大年初一,拜大年!

文摘   2025-01-29 17:10   天津  


2024年12月

“春节——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今天,农历正月初一

我们迎来了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

从“非一般”到“非遗版”

春节从举国同庆走向举世同庆

我们一起辞“龙”迎“蛇”

迎新春,拜大年




正月初一的重要习俗之一

拜年

中国民间历代传承

是人们辞旧迎新

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

晚辈起床后

要先向长辈拜年

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万事如意

而长辈受拜之后

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发给晚辈

……

从小孩变成家长

从接压岁钱到发压岁钱

传承

就是这样

潜移默化、自然而然



压岁钱始于汉代

是特别铸造的“厌胜钱”

只用来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

唐代宫廷内开始给真正的钱

但是立春日才给,并非春节

宋代该习俗传入民间

到了明清

终于成为了春节的“标配”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

人们外出相遇时

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

互道“新年好”“新年快乐”等吉祥话





“初一饺子初二面”

正月初一这天

北方人有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形如元宝

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而在南方地区
主要吃汤圆和年糕

象征美满团圆

一年更比一年高


古人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

就是饮屠苏酒

屠苏酒,又被称为“岁酒”

据说饮后对预防春瘟

有一定的效果





按照民间的传统习俗

大年初一这天

不能动用扫帚

古人认为

这天动扫帚会破财

会扫走运气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

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而类似的禁忌还有:

不能打碎器皿

不能动刀剪

不能动针线

不能往屋外泼水

……


尽管这些禁忌习俗并不科学
但大过年的

讨个好彩头

总归都是为了新一年

欢欢喜喜

顺顺利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蛇年是十二生肖纪年中的一环

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蛇年有“两头春”

一年“两头春”,春暖一整年


“两头春”即一年中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创造。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以春分点为零点,太阳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共360度。


公历每月都有两个节气,上半年分别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左右交节,下半年则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左右交节,上下差不了一两天。以立春为例,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因此在公历中,不论是平年365天还是闰年366天,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立春节气,24个节气也都只出现一次。


农历闰年是384天或385天,多于公历一年的天数,就可能会出现农历闰年一年中有25个节气,年初一个立春节气,年尾一个立春节气。“乙巳蛇年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年为闰年,全年共有384天,起于2025年1月29日,止于2026年2月16日,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乙巳年的正月初六立春(2025年2月3日)和同年腊月十七立春(2026年2月4日)。”杨婧说。


相对于“两头春”,还有“两头无春”和“单春”,即在农历的一年中没有立春节气或只有一个立春节气。






金蛇至,迎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祝您新的一年

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蛇年大吉、巳巳如意



来源 | 新华社、人民日报、教育之江等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美王稳庄


王稳庄镇信息之窗
为您提供王稳庄镇的时政要闻、生活服务信息,打造王稳庄镇的宣传窗口,塑造本镇综合资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