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
麻风病的基本知识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麻风病的症状包括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晚期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丧失,甚至导致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等畸残。
麻风病的为危害:
麻风病的危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是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
预防麻风病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麻风病患者是控制传染的关键。
②个人卫生: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③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④定期检查:与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应定期就医检查,治疗麻风病主要依靠系统药物治疗,尤其是利用联合化疗(MDT)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畸残,规范治疗可以完全治愈。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美王稳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