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重磅发声:医生的编制与薪酬,终于要迎来调整了!

教育   2025-02-06 19:01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众所周知,国家卫健委将2025-2027年划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国家卫健委的这一决策旨在通过三年的努力,集中力量解决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同时,通过对院内编制、薪酬待遇等政策合理倾斜,以弥补这两个领域的短板,为儿科和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加大儿科和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近年来卫健委着力引导医疗资源流向基层、预防及中医领域,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


上述这些重点改革方向,自然离不开医生编制与薪酬政策的同步改革。


编制改革的“三大突破”

突破一:“编制池”制度全国推广

在浙江、广东试点基础上,2024年全面推行区域编制统筹管理。地市级卫健委可跨机构调配5%-15%的编制资源,基层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编制动态补充机制。


突破二:“备案制”扩围

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公共卫生机构新聘人员全面实行备案管理,与传统事业编制形成“双轨并行”格局。


突破三:“县管乡用”深化

县域医共体内编制打通使用,乡镇卫生院医生可保留县级医院编制,破解基层“招人难”困局。


薪酬体系再重构

近年来,卫健委在医生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一,完善薪酬制度

卫健委强调要完善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制度,确保他们的收入能够真正反映其辛勤付出。这涉及到提高基本工资、优化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积极性和满意度。


其二,强化薪酬监管

为了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卫健委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薪酬的监管。这一举措旨在避免薪酬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确保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其三,提升基层薪酬

针对目前医疗卫生人员薪酬普遍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和一线医务人员,卫健委提出要逐步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通过增加对基层和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支持,以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其四,推广年薪制

年薪制改革试点最早在福建省三明市展开,随后迅速扩展至全国。该制度旨在解构医务人员薪资与科室收入的直接联系,为薪酬增添稳定性与公平性。通过实施年薪制,医务人员的平均年薪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稳定和清晰的收入路径。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4年初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破除以编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这一政策突破标志着我国医疗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生职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编制束缚的解除,将为医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多点执业政策的完善,也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医生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薪酬体系的优化将重塑医疗行业的价值导向。建立以技术难度、工作强度、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薪酬分配机制,将有效激发医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绩效工资制度的完善,也将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综上,医生编制管理的“松绑”和医疗人才生态的重构将成为今年乃至未来几年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趋势。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来源:医学电子书包整理

相关文章推荐

请尊重和祝福春节值班的医务人员,我接力我转发!

人民日报:医生真实的夜班生活!

正式通知:这类医务人员可越级晋升!

国家发文,基层医疗机构要做这9件事

医学电子书包
从属于医视界旗下,秉承“学习强医、陪伴医生成长”的宗旨,定位于卫生行业的热点实事、政策法规、会议报道等内容的价值输出;专注于住培、执医、主治、同等学力等考试类别的信息传达与干货分享,是广大医学类考生、医务工作者的自学工具和备考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