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十大计算公式汇总(附不用背诵的秘籍)

教育   2025-02-02 19:01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临床工作中,如何应对大量的医学计算公式?

「背」!

今天,我们整理了「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一起来看看吧~


十大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1.平均动脉压(MAP)

MAP=舒张压(DBP) + 1/3(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2. 踝肱血压指数(ABI)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3.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 = 心率(b/min)/收缩压(mmHg)指数为 0.5:血容量正常;指数为 1:约丢失 20~30% 血容量;指数>1:约丢失 30~50% 血容量

4. 心输出量(CO)

心输出量(mL/min) = 每搏输出量(mL/次) × 心率(次/min)静息时正常值:3.5~5.5 L/min

5. 肾衰指数(RFI)

肾衰指数 = 尿钠 × 血肌酐/尿肌酐RFI < 1,提示肾衰由肾前性氮质血症;RFI > 2 提示肾衰由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


6. 肌酐清除率(Ccr)

男性:肌酐清除率 = (140 - 年龄) × 体重(kg)/72 × 肌酐浓度(mg/dL)女性:肌酐清除率 = (140 - 年龄) × 体重(kg) × 0.85/72 × 肌酐浓度 (mg/dL)


7. 肾小球滤过率估测(eGFR)

eGFR(MORD) = 186 × [血清肌酐 (μmol/L)/]^-1.154 × 年龄^-0.203 × 0.742(如果是女性)


8. 成人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m^2) = 0.0061 × 身高(cm) + 0.0128×体重(kg) - 0.1529


9. 小儿药物计算 — 体表面积

小儿用药剂量 =(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3

10. 小儿体表面积

(1)体重 ≤ 30 kg 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m^2) = 体重 (kg)×0.035 + 0.1

(2)体重 >30 kg 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

儿童体表面积(m^2) = 1.05 + (体重 - 30) × 0.02

经验上体重每增加 5 kg,体表面积增加 0.1m^2,体重>50 kg,体重每增加 10 kg,体表面积增加 0.1m^2。

35 kg,体表面积 = 1.15m^2 (经验上 1.10 + 0.10 = 1.20m^2)
40 kg,体表面积 = 1.25m^2 (经验上 1.10 + 0.20 = 1.30m^2)

50 kg,体表面积 = 1.45m^2 (经验上 1.10 + 0.40 = 1.50m^2)

60 kg,体表面积 = 1.60m^2(固定值)

70 kg,体表面积 = 1.70m^2(固定值)


这么多公式,大家都记住了吗?不妨先收藏!

来源:内容转载自网络

相关文章推荐

请牢记这些致命的心电图,临床医生必备!

医生须牢记的10条铁律!!!

临床必备 | 临床补钾基础“五”问

天呐~这下终于把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记住了!

分级防护标准,医护工作者必备!

医学电子书包
从属于医视界旗下,秉承“学习强医、陪伴医生成长”的宗旨,定位于卫生行业的热点实事、政策法规、会议报道等内容的价值输出;专注于住培、执医、主治、同等学力等考试类别的信息传达与干货分享,是广大医学类考生、医务工作者的自学工具和备考参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