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我校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委将持续展示苏大学子的暑期社会实践风采,本期编发的是来自文学院、传媒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红十字国际学院的五支团队。
文学院
感知一方乡土,触动一颗心灵
“筑梦‘黔’行”实践团
7月10日至15日,文学院“筑梦‘黔’行”实践团跨域千里来到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将传承红色文化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为语言文字推广和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值“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90周年之际,团队成员重走红军长征路,亲身感受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团队指导老师陆亚桢表示:“我们会当好困牛山红色文化的聆听者、记录者与讲述者,让‘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的革命精神走出石阡、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在村党支部书记鞠华国的介绍下,团队成员走进困牛山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实地了解当地村民增收渠道;通过入户宣讲、问卷调查、对话访谈等方式,深入调研乡村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感受近年来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显著成效;将学习普通话与书写规范字相结合,引导乡村孩子们在以娱促学、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领略汉语文化的魅力,提升“共习华夏文,共续中华情”的民族凝聚力。
此外,团队成员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智育、体育、美育全过程,精心设计一系列主题课程,带领孩子们在“知行合一”中感受吴地文化与国学之美。团队成员黄芯瑶同学表示,她将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以实际行动“获得一次历练、改变一方现状、触动一颗心灵”。
筑梦“黔”行,不仅是一次跨域千里的青春奔赴,更是身体力行赓续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团队将继续以专业优势赋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为构建黔苏协作新篇章贡献青年力量。
传媒学院
爱心家访路,教育关怀情
“朋辈薪火接力,筑梦情暖人心”社会实践团
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家校合作的实效性,8月3日至18日,传媒学院“朋辈薪火接力,筑梦情暖人心”暑期社会实践团分赴烟台、曲靖、常德、贵阳等15户学生家庭开展实地家访工作,在实践中共筑家校桥梁。
面对酷暑炎热,家访团成员不畏艰难。受访家庭陈设简单,但墙上贴满了同学从小到大的奖状。在与同学及其家人的交谈中,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但家长依然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中姐妹三人的学业,以辛勤的汗水为孩子们铺就通往梦想的道路。
团队成员为受访学生家长细致解读相关政策,并分析学生上一学年的学习成果;成员还针对学生的薄弱科目提出了学习建议。在家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收获了无数个感动瞬间,家长眼中的欣慰与期待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家访的意义。
此外,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还根据受访同学的专业精选了相关书目,例如《黑塞三部曲》、《万历十五年》与《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等,旨在以书香陪伴学生度过一个充实而有价值的暑假。团队成员还针对电子产品使用问题与受访进行了交流探讨,制定了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规划,帮助同学们做好假期预习及论文写作等学习计划。
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最暖的教育,是家校共育的互动。在此次家访团实践中,团队成员们触摸到了教育的土壤,传递着跨越山海的关怀。未来,团队将不断丰富育人途径,持续凝聚家校共同育人的力量,让爱在家访路上延伸,搭起一座座家校联系的暖心桥。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夏日科普风,“科学商店”科普服务活动
“科学商店”科普公益团
7月8日至7月20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商店”科普公益团为苏州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多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
在百步街社区的宣讲中,空气炮科普展示成为全场的焦点,随着空气炮的一声巨响,孩子们的惊讶声此起彼伏。成员们邀请孩子们上台操作空气炮,体验科学的乐趣。孩子们争先恐后,纷纷上台尝试。
在孩子们的热情参与中,团队成员缓缓揭开了空气炮神秘的面纱:空气炮原理是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力量将空气压缩后迅速释放,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气流。同时,团队成员还巧妙地穿插讲解了气压的概念,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影响。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闪烁着对科学奥秘的好奇与渴望。这个实验不仅让孩子们对气压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
在葑溪社区,志愿者以辉光球实验为媒介,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科学探索之旅。“空气是由电子组成的,在强电流下空气会发生电离,是我们的手和球间产生电弧。”这是成员陈耀杰在解释辉光球的工作原理。他基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空气的存在,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辉光球和空气两个有趣的小实验,分别从空气中的电子和压强特征两方面引领小朋友们去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记忆金属花的实验更是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这朵金属花在热水中缓缓展开,复原其初始形态,宛如生命之花在眼前重生。团队成员由此介绍了记忆金属的独特属性——即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恢复原形,并强调了这一特性在高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前景。
孩子们被这神奇的现象深深吸引,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宣讲员的讲解,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宣讲员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一一解答困惑,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此次实验不仅展示了材料科学的奇妙,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渴望。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科学商店”团队秉持“两弹一星”精神,将物理带出大学校园,走进寻常百姓家,为社区的小朋友们提供了一把打开物理世界的钥匙。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科学普及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高质量的科普体验,努力为孩子们未来的科学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技术学院
情与湖北柴湖共,乡村振兴青年为
“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
7月10日至8月2日,应用技术学院“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赴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围绕留守儿童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及农村发展等问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探访红色教育基地与特色发展企业,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与校地共建项目落地。
走上讲台,爱心支教播撒知识种苗。实践团走进钟祥市柴湖镇第一中学,为200名学生精心设计了190余课时的素质拓展课程。为确保课程质量,提升授课水平,4月起,志愿服务团便组织开展多轮集体备课,不断打磨丰富课程内容。同时,志愿者们积极与当地教师交流,细致了解学生情况,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在团队成员们生动、有趣的讲解中,孩子们感悟党史百年的波澜壮阔,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掌握防暑防汛的实用技巧,探索物理实验的神奇奥秘,描绘未来人生的梦想蓝图……成员们用心用情打造一堂堂充满知识与趣味的课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走近学生,暖润留守儿童心灵成长。着眼乡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培育,实践团创新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趣味团辅、技巧传授等多种形式,将“护心”之技、“励志”之举融入专题课程。同时,团队成员们认真梳理并更新“爱心库”学生档案,走访留守儿童,以爱心和关怀为留守儿童带去温暖与希望。
打开镜头,直播推广特色农副产品。翠冠梨、水仙梨、白红掌盆栽、……直播间里,同学们卖力介绍着钟祥市的各种特产,用课堂所学的直播技能为农产品插上“数字翅膀”。此次“一苇益航”团队携手共青团钟祥市委、柴湖镇团委及多家合作伙伴,举办了6场多品类农副产品专场直播,将地方的好产品、好品牌推广到千家万户。
走进企业,实地访学提升就业技能。志愿服务团师生走进湖北钟格塑料管、文峰酒业、聚瑞生物、英特利电器等多家企业单位,观摩生产流程、学习品牌文化,感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校企双方围绕专业研究、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市场发展等实际问题开展研讨,希望能够结合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院专业的科研实力,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交流过程中,同学们也对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与个人成长方向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与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不光要将专业知识的理论方面学得更广、研得更深,也要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拓视野、增强素养,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志愿服务团成员支梦悦说道。
校地联学,展望共建共进创新局面。今年,是“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依托钟祥市“希望家园”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四个年头。7月23日,钟祥市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校地共建”仪式在柴湖镇第一中学举行,校地双方就共聚人才、共享平台、共谋机遇深入磋商,以期进一步在乡村教育、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深化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钟祥市委组织部邀请苏州大学商学院工管系主任孙文基、经贸系主任顾建清开展专题讲座。两位教授分别围绕“当前财经领域热点问题研究”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新战略”两大主题,结合钟祥市当前发展实况进行分析讲解。
校地共建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探索,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未来,共建双方将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企业发展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打造携手共进的样板力量。“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也将秉承志愿精神,用智慧、勇气与责任、担当吹响乡村振兴的青春“集结号”。
红十字国际学院
水韵编织童梦,乐行共绘成长
“乐予乐行”实践团
7月29日至8月2日,“乐予乐行”实践团在苏州市吴中区水乡社区开展“水韵梦乡 欢乐童享”夏令营活动,带领孩子们共同探索自然与文化的奥秘,绘制了一幅幅充满欢笑与成长的夏日画卷。
活动回眸:水韵之旅,童梦启航
夏令营课程涵盖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体验、自然科学探索、哲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从“安全第一课”打下安全基石,到心理健康讲座与诗词鉴赏滋润心灵;从生物多样性的整体认识到水下生物探索激发科学兴趣,再到DIY动手实践与实用救援知识,“乐予乐行”实践团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此外,本次夏令营活动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除了知识的传授,“乐予乐行”实践团同样注重快乐的传播。小朋友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如何在挑战中寻找快乐。小朋友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乐予乐行”的真谛——在给予中收获快乐,在行走中传播希望。这不仅是“乐予乐行”实践团对初心的坚守与践行,更是团队推动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愿景。
回响连连:多方赞誉,共筑美好
随着暑期夏令营的圆满落幕,“乐予乐行”实践团不仅收获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欢笑,也收到了来自多方的积极反馈。这些反馈也为实践团未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水乡社区关工委对“乐予乐行”实践团在暑期夏令营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在未来能够继续与实践团深化合作,共同为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青少年是夏令营最直接的受益者,孩子们的反馈更是洋溢着童真与喜悦。多名小朋友纷纷表示,心肺复苏课程是让孩子们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大的课程,这堂课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也让他们掌握了急救技能。还有小朋友提到,在包扎课程中自己通过不断地练习,包扎手法越来越熟练,包扎效果也越来越好,自己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增强了信心与勇气。
而团队成员们则表示,在与团队共同面对挑战、解决问题、创新教学方法与活动形式的过程中,在与小朋友的亲密接触中,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与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小朋友建立信任,提高了自己的沟通交往能力。
未来,实践团也将继续秉承“乐予乐行”的理念,将知识的光芒播撒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探索更多有益于孩子们成长与发展的公益项目,努力推动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苏大青年利用暑期奔赴贵州山村,推广普通话和红色文化;走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工作,加强家校合作;进入社区中心,开展科普公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深入湖北柴湖镇,开展支教与直播推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去到水乡社区,举办夏令营,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爱。未来,苏大青年将继续在知行合一中磨砺自我、砥砺前行,让青春之花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绚丽绽放。
图文 / “筑梦‘黔’行”实践团
“朋辈薪火接力,筑梦情暖人心”社会实践团
“科学商店”科普公益团
“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
“乐予乐行”实践团
美编 / 黄晔
责编 / 林晨
审核 / 严韵致 张伶 王芊雅
刘志有 刘馨怡 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