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徐州 | 解析汉画里的“理想家园”

政务   2024-12-18 17:15   江苏  


在汉代,人们在生时就为自己造墓的做法蔚然成风,贵族的墓葬被布置得像生前居所,其中存储着应有尽有的食物、饮料和各种奢饰品,以保证死后生活得安逸。

汉代的石椁画像尤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主题,石椁上雕刻着丰盛的宴席食物、乐舞娱乐和神仙境界、各种保护神,守护死者来世中的“理想家园”。









汉代人的理想“仙界”

汉代石椁墓系仿木椁墓发展而来。据考古发现,带有画像的石椁墓最早可能出现在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十字穿环图,“永平十八年二月二日成也,石郭关好牢坚。”

西汉早期,在石椁板左右两侧上会刻有简单的门阙、穿璧、常青树、鸟、楼阁、人物等内容。到了晚期,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如狩猎、出行、神仙、西王母、伏羲女娲、老子、伯乐相马等图像。

石椁墓中常见的题材有
常青树、穿璧纹、铺首衔环等。


01 常青树

常青树,一般刻成等腰三角形、桃形,实则为侧柏的造型。例如铜山檀山汉画像石椁墓和沛县栖山汉画像石椁墓。汉代人常在墓地上种植松柏,称之为“墓树”和“冢树”,如《后汉书 王符传》:“今京师贵戚,郡县豪杰,生不极养,死乃崇丧……起造大冢,广种松柏”。

沛县栖山汉画像石墓——常青树、鸟

古人之所以多用柏,认为其有药用价值,饮用柏叶浸泡的酒水可以去病辟邪。崔寔《四民月令》:“元旦进椒、柏酒。椒是玉树星精,服之令人却老。柏是仙药,能驻年却病。”从去病到辟邪,并进而为驱鬼,于是柏木被用作死者的棺椁,送葬之路又为“柏路”,墓地又被称之为“柏陵”等等。

02 穿璧纹

穿璧纹,又称十字穿环图,是早期石椁画像的主要题材。据《说文解字》称:“璧,瑞玉环也。朝、觐、宗、遇、会用璧。”

十字穿环图,出土于徐州青山泉。

汉代人认为玉可以防止尸体的腐败,保护尸体,聚拢灵魂,具有促使死者重新复活的作用。因为在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玉璧随葬,所以石椁墓中将玉璧的图像刻在棺椁头、足部挡板上,来代替玉璧的功能。

03 铺首衔环

铺首衔环,亦称作金铺、金鲁。它是我国古代一种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为一体、具有特殊寓意的附件,常见于商周时期以及汉代的陶器、铜器的腹部,在东汉的画像石及东周秦汉魏晋时期墓葬的墓门或棺椁上都有使用。

铺首衔环图,东汉,徐州沛县栖山镇出土。画面中间刻铺首衔环,环系绶带,左右站立二门吏。

铺首衔环最初只是门户的装饰,《说文》:“铺,著门铺首也。”铺首衔环的图像意义一方面是门户的象征,代表着墓门,同时因为铺首的形象狰狞厉烈,在墓中起到镇墓的作用。



狩猎,东汉,徐州沛县栖山镇出土,画面分为五格,中间一格刻狩猎场面,两面对称刻有玉璧、常青树。

可以看出,在棺椁上刻画仙界的环境、神仙的住宅,使其生前向往的生活在死后得以实现,这是汉代人的“理想家园”。笔者认为它更是一种象征性符号,集中反映了汉代人的精神意识和信仰。







在“象生环境”中永生

中国古人并不把死亡看作生命的完全终结,而相信死亡标志着人在另一世界继续存在的开端。“象生环境”就是把现实生活的场景一一搬到石椁四壁当中,再把想象的仙界也刻上。

古代文学作品对追求长生多有描述,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战国、秦、汉的一些方士也同样用生动的语言大肆扩散着仙境的传说,以激起人们对这种神奇之境的幻想。“死而不亡”,汉代人相信生命在死后会继续延续。人们的愿望是享受世间荣华富贵,并将世间快乐延伸到来世,因此在墓葬的图像艺术中,尽显墓主人生前所享受的各种社会生活。




大约始于西汉中期,日常起居必需品,如灶、仓与房屋等的陶制模型开始出现在墓葬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器物的种类日益丰富。

门阙,东汉,徐州沛县栖山镇出土。画面正中刻重檐双阙,阙中两旁二门吏执棒相对躬立;阙前一人捧盾作迎候状;阙上方刻二犬逐兔,前后有二人执网捕捉。


汉代墓葬建筑构成了“象生环境”和“死而不亡”的理想境界,因而导致“死后升仙”的观念以及墓葬中仙境图像的滥觞。汉代以前,死后世界的最高理想形式归根到底是死前生活的镜像,而汉代以后,仙境图像的出现将墓中的内部空间表述为一个象征性的宇宙,图画的装饰已经完全融入到墓葬中了。

双阙 乐舞 庖厨,东汉,徐州沛县栖山镇出土。画面左侧刻一楼阁,楼上有二人对博,楼下有侍者,楼的右面刻一对门阙。

在幽冥之地,日月仍然普照,阴阳和谐运转,死者的灵魂将永不挨饿,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穿越了死亡的凶险界限之后,死者将享受永恒的幸福。这些界域在墓葬的不同部分以不同的图像与器物来表现,建墓者为死者提供了一个死后的理想世界——天界、仙境或黄泉中的“幸福家园”。







刻在石上的“生死观”


汉代墓室建筑及其画像是汉代人生死观和宇宙观的体现。汉代民众对生与死的认识尤其反映在汉墓石椁上,在什么方位配置何种图像都有一定的规矩,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反映了中国早期各种思想和民间信仰的影响。

从宗教而论,巫祝的活跃、若干庙的兴建、厉鬼信仰的炽盛、新兴道教团体的崛起、佛教在中国的勃兴,都和疾疫冲击下人心格外忧惧疾病、渴求医护的社会现实有紧密的关系。

秦汉之际,不死观念颇为流行。《汉书·郊祀志》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由此观之,秦汉时人对不死的信念在民间中广泛流传。

拜见西王母,东汉,徐州沛县栖山出土。

通过以上对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民间宗教信仰在汉代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十分流行,石椁画像中的“象生环境”和“死而不亡”的理想是汉代《太平经》和董仲舒哲学思想的结合。

将这些关系
与汉人思想观念相联系,
可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
汉画像石这种特定的艺术形式。


综合 | 徐州杂记
作者 | 杨孝军
一审 | 梁玮钢 褚浩
二审 | 杨波 雷增虎
三审 | 张慧 苏北

徐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为您介绍徐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荐实用的旅游攻略,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和贴心服务。畅游江苏,先到徐州。真诚欢迎您到徐州观光旅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