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向业务管理要生产力,推动数字检察“破局”出新

政务   2024-10-15 18:05   青海  


今年以来,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紧紧围绕最高检要求,主动融入全省数字检察工作大局,按照“扩应用、抓特色、促联通”的总体思路,依托全国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向内挖掘数字检察业务管理动能,以高水平管理服务促推数字检察工作提能升级,推动形成“融合检察履职、融入日常办案、融通上下内外”的“融合履职”监督格局。目前,新建法律监督模型2件,迭代升级监督模型1件,应用全国法律监督模型平台监督模型9件,应用淘宝站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5件。

一、深化组织牵引,

聚焦目标准发力

深化数字思维。创新开展数字模型“台账式”管理,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导向,聚合部门潜力,健全数字检察工作机制。

重塑体系,搭建管理“一盘棋”。始终把数字检察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经常性研判、常态化推进、实质性提升。抽调业务骨干、信息技术骨干扩充到本院工作数字检察专班,在疑难复杂案情汇报、业务指标分析中挖掘监督点,直接参与模型思路设计、流程组建,促进监督线索规模增长、质效提升。及时召开数字检察工作例会,持续强化院党组在方向引导与过程把关上的作用,充分凝聚共识合力,为搭建数字检察最优路径提供保障。

凝聚智力,激发思维“刻度尺”。加强关键岗位人力配备,以点带面提升队伍数字应用素能。技术骨干定期领讲领学数字化领域知识,补强数字检察技能短板,常态化参与业务部门内部研讨,就思路提炼、数据采集和模型搭建提出建议,领导干部带头,通过点评分析全院部门优势和干警优点深化鼓劲赋能,利用专班内部分工各有侧重又互有穿插的特点和优势,统筹部署模型研发、案件办理和竞赛筹备等事项。

多维发力,构建应用“压舱石”。依托数字检察专班,由检察长靠前指挥,统筹推进监督模型日常培育和监督专项常态督办,实现流程管控实质化。强化全国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应用,积极组织数检办成员和全体员额检察官认真参加全国法律监督平台应用培训,深入了解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建设思路、各模块功能作用和应用操作方法。构建“一本账管理+清单化运作”模式,各业务部门提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由数检办每周形成应用台账有序推进工作。

二、优化体系支撑,

紧扣需要强应用

紧紧围绕业务运行重点需求,以“数字革命”驱动检察履职“由案到治”新跨越,强化由单兵作战向集成作战的能力,促进监督规则转化为系统治理、社会治理规则,完善管理、攻坚、深化的递进举措,集聚提升监督新质效。

强化数字检察应用落地。紧盯模型研发、落地和推广三个关键环节,强化模型动态管理,持续大力攻坚,确保模型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一是实行模型“台账式”管理。对现有模型进行归类、梳理,建立管理台账,逐个模型记录数据来源、建模步骤、碰撞规则、取得成效和责任人员,动态掌握模型进展,定期督促模型升级,通过“台账式”管理,数检专班清晰掌握模型应用特点、难点,有针对性协调解决,目前,已协助推动9个模型深化应用,多个模型进入落地攻坚阶段,有力提高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质效。二是抓好模型“攻坚式”落地。针对区院技术条件和人才资源欠缺导致部分优质模型无法真正落地落实的实际,在常态化向上级院请示汇报的基础上,借力上级院专人点对点指导机制,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及时争取指导。特别是在模型研发初期,线上、线下多请教、勤沟通,围绕建模找准碰撞点,防止盲目发力、做无用功。在模型推广过程中,不断完善规则、深化场景应用,借智解决模型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提升模型实用价值。通过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院指导模型深化2个,应用淘宝站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4个。

机制优化贯穿工作始终。一是做实“案件化+模型应用”,深入调研固定证据。深化政协提案和公益诉讼间双向转化,收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线索12条,先后走访文体旅游科技局和规划局、文物保护单位等,实地勘验现场,制作笔录,深入了解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情况,夯实数据建模与“案件化”办理前期调研基础,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类案监督模型,针对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禅寺存在年久失修、自然风化较严重的问题,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1份,督促其积极履职,及时有效对文物主体进行修缮保护,与区文体旅游科技局签订《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检察院 西宁市城中区文体旅游科技局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协作配合工作办法》,进一步提升依法监督与依法行政水平,共同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模型获评青海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应用成果精品模型。该模型被西宁市人民检察院提级办理后,在全市范围内已办理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5件,制发检察建议14份。二是畅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机制,实现反向审视实效。我院针对调取近十年来本院办理的刑事案件数据,对比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暴力犯罪刑事案件数据,酒驾、吸毒行政案件数据,与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信息,筛选出四大监督点,将所有碰撞结果整合,确定未撤销从业资格证、违规申领从业资格证、未吊销驾驶证、违规重新申领驾驶证等线索,迭代升级道路交通安全行政违法行为类案监督模型,向西宁市交通运输局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份,建议对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刑行双罚” 案件进行排查,梳理、补正应撤销从业资格证而未撤销的行为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西宁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积极落实整改,会同市司法、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签订《交通运输部门与司法机关信息互通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行刑衔接”制度。

三、强化融合履职,

多措并举添动力

一是聚焦监督薄弱环节,丰富完善法律监督模型路径。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法律监督薄弱环节和机制性漏洞,坚持审查、调查、侦查“三查融合”的思维和方法,自主建立模型2个。比如,在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中发现,有部分执行案件存在法院已通过财产查控系统查询到被执行人购买了投资型保险,但仍以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为由终本执行的情况,建立投资型保险民事强制执行类案监督模型,发现可移送公安机关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犯罪线索5条,向法院发出类案检察建议1份,追回执行款60余万元;针对特殊人群制定法律援助权利不力问题,应用特殊人群指定法律援助权利监督模型,成功发现线索5条,制发检察建议1份。

二是注重模型研发总结,努力培树高质效监督模型场域。依托数字检察工作专班,由数检办动态初筛,坚持每周跟进整理最高检平台已上架模型,重点分析新上架模型,标注每个模型类别,形成方向清单,对属于“小切口原始型”模型优先推荐使用,避免因模型上架或下架等原因失去应用先机。在动态掌握模型进展基础上,定期分析现有模型建模经验,梳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请教指导帮助解决。在数字检察典型案例的培育和筛选方面,创新设置上级院意见前置环节,将上级院认为操作简便且具有推广价值作为筛选典型案例的必要条件,提高案例标准,努力培树高质效数字监督模型及典型案例。在数字检察档案进行规范归集运用方面,数检办系统收集、整理和保存与数字检察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典型案例等资料,为数字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

三是推进责任制度落实,保障提升数字检察成效显色。持续推进业务数据会商机制,定期组织业务部门和数检专班开展业务数据会商,深入分析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和趋势,以“三个结构比”为指标风向,充分发挥数字检察系统性、智能性、普适性优势,牵引优化依程序办案与依职权监督的案件结构比,着力破解信息不畅、线索不多、刚性不足等瓶颈梗阻,实现由“案”到“治”的根本转变。持续强化融合监督履职,建立检务督察、业务部门和数字办融合督察制度,加强对数字检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来源: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

编辑:李辉

制作:何玉蕊

审核:马会平

(2024年第765期)

青海检察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平台。发布检察动态,深化检务公开,加强检察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