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班的三个“一”

文摘   2024-10-17 20:08   甘肃  
今天学校举行德育研讨会,在会上我把在弘毅班(酒泉市第二中学2024届九年级一班)做过的一些小事情分享给同事们,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写完这篇故事,弘毅班就彻底成为过去了,我将开始写少侠班的故事,我期盼少侠班的孩子们也成为我的骄傲!

下面是发言稿原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回首过去的三年岁月,我所陪伴的孩子们,如同繁星点点,各具特色,有时让我哭笑不得,有时又让我深感欣慰。在这漫长的班级管理中,我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看到了他们在矛盾与谅解、失败与成功中摸索前行的身影。从最初的严格管理,到最后的放手信任,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今天,围绕班级管理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感悟,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弘毅班的三个“一”》

一、每日“一”成语

从七年级入学开始,我便要求弘毅班同学们每天讲一个成语故事。具体办法是:课间操结束后选一个同学,站在台前就给大家讲故事。一开始,大部分孩子都磕磕巴巴,一个成语故事被他们讲得干巴巴,一点没味道,甚至有人还会讲错!我至今还记得一位同学所讲故事“掩耳挡铃”,乍一听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结束后便继续追问他,你讲的是什么意思?他说“挡”就是把耳朵挡住。那一刻,我的心瞬间就凉了!这个孩子无疑学习很弱了……但很快,我告诉自己,不必着急,这才是开始。

后来,孩子们一轮一轮地讲,渐渐我发现他们都上道了,一次比一次生动,一次比一次精彩!弘毅班的成语从“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上升到“宫门蘧车”,“敝帚千金”等等从典籍里跳出来的故事。紧接着,有些同学也不再局限于四字成语,他们讲“二桃杀三士”,他们讲“单丝不成线”,有些故事我自己也没听过。八年级,我增加了难度,换个主题,开始让他们讲历史上的今天!我以为能难住他们,然而事实证明,讲解一年故事的他们,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心都提高了不少,站在讲台上更加挺拔了不少。然时光流逝,九年级课间操开始练习体育后,这项活动就停止了。

虽然只坚持了两年,但这两年的每日“一”成语活动无疑成为了我和孩子们初中生涯极为美丽的一抹亮色!

二、每周“一”总结

在弘毅班,周记是必须要写的!一般都是周二下发本子周四收,题目不限,我建议写的题目有:一周班级记事,一周学习总结,三件好事。后来到九年级第二学期,大家统一写一个题目,弘毅班的故事。三件好事是塞利格曼和彼得森教授设计的让自己变得幸福快乐的一种方法。通过记录“三件好事”的方法,来帮助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体会其中的快乐。这一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只需每天晚上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以及做好事的原因即可,不需长篇大论,也没有固定格式,唯一的标准是你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
通过书写总结,我想让孩子们明白:学习的真谛是反思和总结。通过班级琐事了解班级动态和舆论方向,通过写三件好事来对抗抑郁情绪。三年厚厚的六本周记,记录了他们在二中的青春岁月,我坚信,不同的孩子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每月“一”致谢

除了每日“一”成语,每周“一”总结,每月快结束时,我还会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感谢这个月对他帮助最大的人!对于这项活动,我往往会牺牲一节自习课,让孩子们站在讲台上,把感谢大声说出来,我们都亲切的成为“弘毅班的致谢会”。

有些同学会感谢妈妈为他做早餐,她说妈妈特别辛苦很心疼她。有些同学会写到最感谢他的同桌为他讲题,他一出口同桌也很惊讶,啊,我成了他最想感谢的人,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我记得周亮说,他想感谢一位陌生人,因为他帮助自己修理自行车链条,上学才没有迟到。初中三年,孩子们表达感谢最多的还是为他们传道授业的各位老师!通过书写感恩卡,以及上台讲述他们最感谢的人,我发现弘毅班越来越温暖!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觉得学生经常说谢谢,一定会成为一个温和敦厚的人,就这样,弘毅班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和谐,都得益于此。

秋阳高照,秋风轻语。弘毅班三个“一”的故事,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在这三年里,非常感谢与我携手同行的伙伴们 。带完这届学生,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有一些做法不成熟,希望下次有机会再与大家分享。谢谢!



失眠的收音机
与文字为伴,读书,读生活,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