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心科技上新!青羊“智”造守护大国粮仓

文摘   2024-11-04 21:10   四川  



日前

“用科技创新守护大国粮仓——

2024中储粮科技创新产品发布会”

中储粮推出了多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产品

其中,架空式粮食气膜仓、

粮食扦检控制系统、

AI虫情监测分析终端

三项的核心技术

均来自青羊区园区企业——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

👏👏👏




新型粮仓
确保优粮优储


白白胖胖的外观,内里暗藏乾坤,让粮食储存质量更高。中储粮与中煤集团合作研发的架空式粮食气膜仓是仓型创新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该仓型先后突破20余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实现了“绿色、高效、节能、安全”的目标,有效确保“优粮优储、常储常新”。



“这是我们粮食气膜仓的模型,气密性达到了相关要求的6倍以上,与浅圆仓相比,保温隔热性能也提升了3倍。”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江孝龙介绍。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的提升,大大促进了粮食保鲜效果的提升,不仅“存得多”,更要“存得好”。


据了解,新型的粮食气膜仓已经在多地投入使用。全球首创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在成都投运,共4座,每座高36.1米、直径23米,单仓储量达7500吨。按每个成年人每天消耗半斤口粮计算,一仓粮可供应7万人一年的粮食需求。


气膜仓不仅为粮食提供了更好的“住处”,在施工工艺上也有多项技术提升。“我们修建气膜仓是先拉起气膜,成型之后再在内部建设,这样就不会受外部天气的影响,建设效率更高。气膜的防水性能也很好,使得后续的运维成本可以节约30%以上。”江孝龙说道。



“架空式粮食气膜仓的出现,从经济效益上来说,能达到保质增效、降本增效的目的。”江孝龙举例,以稻谷为例,采用低温储粮技术,每吨粮食在市场上可以多卖100元,氮气气调储粮,每吨粮可以多卖60元,以一个10万吨的粮库来算的话,每一个轮换周期可以增效600万元到1000万元。同时,因为气膜仓有着天然的隔热性和气密性,免去了仓房维修改造的成本,如果按照10万吨储备规模的粮库计算,省下的维修改造费用,可以达到500万到1000万元,对粮食仓储行业是非常可观的降本增效的做法。


除了经济效益,架空式粮食气膜仓从社会效益来说,绿色储粮技术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粮食,吃得更好更安全。




AI虫情监测
让害虫无处遁形


众所周知,粮面害虫发生的频率和数量,是衡量粮仓害虫发生发展情况的关键指标,也是粮库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重点。然而,传统的日常检查依赖人工巡检,采用逐仓筛虫和肉眼观察的方法,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发现虫害。



“这些都是粮仓中容易出现的害虫,传统的检查方法耗时耗力,且检测范围小,巡检效率低,往往无法及时发现虫害,导致粮食损失。”在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的昆虫实验室内,陈列着一排排昆虫标本,技术研发部负责人陈晋莹博士取出一瓶瓶专门喂养的害虫样本,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储粮成都储藏院成功研发了储粮害虫视觉AI识别算法,结合海康威视的物联感知能力,联合推出“AI虫情监测分析终端”。它既可作为独立的害虫监测预警设备运行,也可整合到粮库视频网络,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监测系统。


“这套系统就是一款强大的害虫监测‘雷达’,采用嵌入式设计,融合深度学习算法模块,可多路监控分析粮库虫情。”陈晋莹博士介绍,该系统基于400万像素白光补光球机监测,范围覆盖球机周围半径6米的区域,能够同时监测多路视频并实时反馈害虫发生数量,及时推送给平台生成告警事件,展示虫害发生发展趋势曲线,实现粮面害虫信息远程采集、识别与预警一体化。



“从人工识别到AI智能检测,工作效率提高了10到20倍。”陈晋莹博士说,以往采用人工巡检时,粮库保管员一次进仓工作需要几个小时,而“智慧测重AI重型监测分析系统”不仅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还能侦查并识别20余种主要储粮害虫。“目前储粮害虫视觉AI识别算法已经实现对害虫数量和状态的监测,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实现对害虫的精准分类。”


据悉,“AI虫情监测分析终端”这一科技成果已入选国资委首批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名单。该系统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有效推动了储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智能扦检
实现无人化质检


扦样和检验,是粮食入库储存的第一道关卡,扦检的准确性关系着粮食质量,更关系着老百姓舌尖上的健康。今年10月中旬以来,在中储粮各地直属库处,一套全新升级的智能设备,让粮食扦捡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



“经过智能化升级的扦样设备,可自动识别车辆的长、宽和粮食品种,随机多点进行取样。”江孝龙介绍道,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由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研发,主要以机器人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模块化集成实现智能扦样、分样及检验,可实现稻谷、小麦、大豆、玉米四大粮种的智能扦样和全部22项质量指标的无人化检验。“过去给粮食取样需要扦样员手动选取扦样点,而经过智能化升级的扦样设备,整个扦样过程用时不超过3分钟,不需要人员参与。”


选出的粮食样品,将自动送往智能检验室,粮食自动检验仪、不完善粒自动检验仪、水分容重自动检验仪等多个智能化检测设备,只需要10分钟就能对一份粮食样本的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指标进行一体化自动检测。


智能化检验的数据,会自动生成、汇总,上传到收购系统中,同步推送给送粮客户,不仅提升了效率,提高了准确率,而且避免了人为偏差,也有效防止了粮食收购过程中发生“人情粮”的腐败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客观公正,也开启了粮食收购入库新模式。



“我们粮食行业的研发和应用,没有那么多高大上,但通过在绿色储粮技术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开发上不断发力,成果将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颠覆之前的方法,希望未来把这些技术带给更多的粮食仓储企业。”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月曾在采访中表示,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自控技术的助力下,越来越智慧化的“大国粮仓”将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


未来,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将继续努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强化新质生产力在粮食仓储行业的发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锦绣青羊


- end -


青羊组工
传递党建资讯,开展在线教育,为全区党员、干部、人才提供服务,推动组工工作创新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