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资讯】妙手生花,青海文创实力出圈!

旅行   2024-12-16 17:47   青海  

踏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青海大地,这片土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与震撼?从河湟地区的剪纸刺绣,到热贡地区的热贡艺术,每一项非遗都凝结着青海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承载着世代相传的记忆与情感。

皮影展示。


农闲时节刺绣忙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青绣(盘绣)基地,一场青绣高级绣娘研学培训正在开展。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里,来自互助县各乡镇非遗工坊的20位绣娘将通过实地参观、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等方式,将学习的触角延伸至无锡、苏州等地,让传统青绣展现更多魅力。
在化隆回族自治县阿河滩村,非遗工坊内一派繁忙景象,精美的撒拉族“女儿绣”作品琳琅满目,香包、枕头、挂件等无不展现出细腻的针法和精湛的技艺。绣娘们正埋头赶制冬季订单,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撒拉绣以花草风景为主,色彩鲜艳,体现了撒拉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阿河滩村非遗工坊负责人介绍,如今,非遗工坊订单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在北京、无锡的青绣非遗馆也能看到出自化隆绣娘之手的作品。自工坊建立以来,通过“公司+加工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本村及周边200余户刺绣艺人投身刺绣行业。
在青海这片土地上,古老的文化瑰宝异彩纷呈,它们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的匠心与智慧。一根根小巧的银针,不仅织就了精美的图案,更承载着青海各地刺绣艺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老手艺遇上新匠人
在一代代非遗手艺人的坚守、探索、创新中,这些岁月沉淀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着青海人的故事。在传承与创新的浪潮中,一群90后、00后正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力量,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传统文化技艺得以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绽放。
在青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投身非遗传承保护的行列,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传习所的学生次成贡布,便是传承人中的一员。2019年,大学毕业后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石雕技艺的学习之中。经过5年的刻苦钻研与不懈努力,次成贡布的作品已经远销至四川等地。
次成贡布说,现在越来越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被这些传统手工技艺所吸引,纷纷慕名前来学习。这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保护,更为学艺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90后的柳晴雯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她致力于堆绣技艺的传承。自幼受母亲影响,柳晴雯对民间技艺充满热爱。大学时,她意识到要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毕业后,她毅然回乡,成为文化志愿者深入调研。
为了传承堆绣,柳晴雯开通网销渠道,利用自媒体推广。在文创开发中,她坚守传统精髓,追求与现代审美的结合,努力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光彩。在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非遗小院,负责人柳晴雯与团队开发了堆绣研学课程,让更多游客在体验中了解堆绣的魅力。非遗小院开放以来,接待游客达5700多人次。
随着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度的不断提升、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传统文化产品买单,青海制造的手工艺产品走向大市场。

文创产品“绣”出青海底蕴
在青海各地,文旅企业与手工艺人携手,深挖青海丰富的非遗资源,将古老技艺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打造出一系列既传统又时尚的文创产品,让青海文化以别样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这些文创产品,无论是精美的湟源皮绣,还是匠心独运的饰品,再或是生动的河湟剪纸、皮影等,都讲述着青海的历史故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精髓,成为了传播青海文化、展示青海形象的新名片。
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源排灯与湟源皮绣结合,它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海萍带领她的团队深入挖掘青海及湟源的历史文化,巧妙地将排灯与皮绣相结合,再融入青海的壮丽风光与悠久历史,打造出一件件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的文创精品。
“青海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独特的文创产品,讲述青海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青海的非遗。”冯海萍感慨,作为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旅企业负责人,她见证了青海文创产品越来越重视内涵挖掘、创意构思与特色展现的转变。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青海文旅企业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深刻认识,也展现了他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决心。

青海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4245名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青海省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16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项(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88项(含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项),省级非遗335项,市州级非遗888项,县区级非遗1705项。
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4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8名,省级传承人342名,市州级传承人1185名,县区级传承人2630名。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8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家、省级非遗传承基地42个、省级非遗工坊15家,青绣就业工坊40家、省级青绣培育工坊70家。
近年来,青海省在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工坊能力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非遗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传承能力显著提升。
非遗已经成为青海文化的重要标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省文化繁荣兴盛、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省注重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与激励,通过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


—END—

监制:张海霞| 责任编辑:马萍 | 图文编辑:张润娟

稿件来源:源点新闻

投稿邮箱:1172864425@QQ.com



【免责声明】

西宁文旅之声微信公众号未标有来源“西宁文旅之声”或“西宁文旅之声标识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为转载。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西宁文旅之声。



西宁文旅之声
西宁文化旅游品牌推广、文化旅游资讯、信息、政策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