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一个在疫情期间,身居武汉的作家写的日记,读了一篇觉得有想读下去的冲动,就找到日记合集,大概翻看了一遍,其中内容大概如下方截图所示:
然后像所有的热点出来后一样,大家总是会分成两派,褒贬不一。有些人觉得这样的作家最酷,太真实了,就需要这样的力量!也有的人,觉得太夸大其词,觉得我们的“学校”自己说破可以,但是你就是不能说!
看完后,我不知道听谁的了……每一个曾是青年的我们,都会在这样的话题下发表最“愤青”的意见。但是随着新闻的多“源”化,我们已经很难分清一个热点出来后,我们该信哪一头的。很多热点出来,我们刚骂完就打了自己的脸。要么就是努力想说话,但又不敢肯定自己的见解,于是纠结不知站在哪边,犹豫几天,发现自己连帮好人说话的机会都没了 。网络时代,无论是抬手就打的“愣头青”,还是深思熟虑的“老油条”,每个人都不敢乱下定论。当我读完那些日记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心中复杂的情感,甚至有一瞬间,我望向路边的一个建筑,觉得里面没一个好人。直到我读到了这篇文章时,才缓和了下自己的情绪 !
文章来自《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微博,他对这些日记做了评论,原文如下:读完之后,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但我觉得舒服了。记录美好应该与记录伤痕并存,如此才能真正呈现时代的复杂性,生长于时代的个体生命的复杂性。
我们或许还在题海遨游,或许已经步入中年,又或已是白发飘飘,但我们永远不要做一个只图嘴嗨的键盘侠,也不能因为吃喝不愁,就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能自己生活还过得去,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常问自己,活得真实吗?永远不要不要忘记那年夏天,教室里的那位白衣少年……文首送歌一首,晚安各位文章作者简介:读书时摆过摊,当过民工,现在毕业有了工作,工资刚够吃饱,别人说是白领,我们知道,这就是换了一个环境,和父辈一样在不同的年代下继续搬砖罢了。信奉“以中庸之道处世,以逍遥之道处心”!痴想财务自由&精神自由,最不愿看到善与善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