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写的是“陟”字,不算生僻,常见于地名“武陟县”中,你去过这个地方吗?今天来简单学一下,以后去了可不要不认识!
一、读音
陟字的读音为 zhì ,与常见字“至”字同音,《广韵》里对陟字的注音为“竹力切”。
二、武陟县
武陟县,坐落于河南省西北部,犹如黄河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是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馈赠交织的地方。
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脚下是历经沧桑的黄河冲积平原,眼前是蜿蜒流淌的母亲河,耳边仿佛还能听到远古的呼唤,周武王伐纣途经此地,登高望远,会盟诸侯,武陟之名由此而来。
从仰韶文化遗址到龙山文化遗址,再到嘉应观——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理黄河历史的庙观,文化的脉络在这里清晰可见。建筑艺术、语言习惯、饮食习惯,乃至居住环境,都体现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武陟县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赞叹。这里拥有黄河湿地、沁河湿地、大沙河湿地等景点,绿草如茵,水天相接,云霞变幻,美不胜收。而武陟的美食,如武陟油茶、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等,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如果有机会,请来这里转转,感受武陟县的历史韵味,体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陟”的造字本义
“陟”字甲骨文字形:
由步、阜构成。左侧的“步”,甲骨文字形,表示前行;右侧的“阜”,甲骨文字形,表示盘山石阶。
由部件步、阜构成的“陟”字,造字本义为:动词,从山底向山顶行进。
四、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说:陟,登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做了进一步解释,说“陟”字的本义是由低处向高处走,即升、登高。
段玉裁还解释说“陟”字也用于表示晋升,进用,在《诗经》和《书经》中常见,以及用于指代天子升天后的祭祀配享。
五、含义与用法
①动词,表示登高或上升。
《说文》中提到“陟,登也”,表示“陟”字的基本含义是登高或上升。例如,在《诗·周颂·闵予小子》中的“陟降庭止”描述了上下台阶的动作,这里的“陟”字就是用来表达登高的动作。
②动词,表示晋升或进用。
《尔雅》中提到“陟,陞也”,这里的“陞”通“升”,所以“陟”字也有晋升或进用的含义。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指奖惩应该分明,提拔贤能和惩罚不肖都应当公正,这里的“陟”字便是晋升的意思。
③动词,表示上路或出发。
《书·太甲下》中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的句子,意思是如果要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如果要远行,必须从近处起步。这里的“陟遐”即指远行,展现了“陟”字表示上路或出发的用法。
④动词,表示天子升天后的配享。
《书·康王之诰》中提到“惟新陟王,毕协赏罚”,这里的“新陟王”指的是新近升天的天子,而“陟”字在这里表示天子升天后,在祭天时的配享。
小结:“陟”字的读音为“zhì”,本义指登高、上升,引申为晋升、提拔等意,如“陟罚臧否”表示奖惩升降。在古文中,“陟”也常用于描述山路的攀登,象征着克服困难、向更高处进发。
本篇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你能对“陟”字有新的认识,也能重新认识美丽的“武陟县”,下篇笔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