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笔记,写的是“陉”字,不算生僻,常见于地名“井陉”中,你去过这个地方吗?今天来简单学一下,以后去了可不要不认识!
一、读音
陉字的读音为 xíng ,与常见字“行”字同音,《说文解字》里对陉字的注音为“从阜,巠声。户经切”。
二、井陉
井陉,位于河北省西陲的太行山东麓,其名源自地形,“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
站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脚下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眼前是清澈见底的绵河、冶河,四季绿水长流,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古代战马的嘶鸣,早在3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井陉”之名。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井陉县,到如今的千年古县,历史的车轮在这片土地上滚滚向前。
井陉之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的文化融合。这里,燕赵文化与三晋文化自然融合,兼容并蓄。井陉窑传统烧制技艺在隋代已完全成熟,唐、五代时与邢、定同时生产着“官”字款白瓷,成为河朔三镇之一。
其装饰技法多样,有点彩、划花、刻花、印花等,其中金代印花娴熟、精细,颇具典型性。井陉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井陉拉花、井陉民歌等,都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
井陉的美,还在于它那独特的地理位置。作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井陉自古以来就是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这里的古驿道,将蔓葭城、矿区天护城、天长古城等三座古老的城池一线相穿,成为中国最为驰名的古驿道之一。
井陉的自然景观也令人叹为观止。苍岩山、挂云山等山峰高耸入云,仙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冶河省级生态湿地等更是自然赋予的瑰宝。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6%,是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四季分明的气候更是赋予了这片土地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如有机会,请来井陉转转,感受这里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
三、“陉”的造字本义
“陉”字由“阜”和“巠”两个部件构成。其中,“阜”在金文中象形为山地、山脉,是形旁;“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径”之省笔,表示直的小道、小路。
由“阜”和“巠”组成的“陉”字,造字本义为山脉中间断陷而形成的横穿山脉的捷径。
在连绵的山脉中,有一条因断陷而产生的通道,人们可以借此快速穿过山脉,这条通道就是“陉”。
四、说文解字
陉,山絕坎也。从𨸏巠聲。戶經切。
五、含义与用法
①山脉中断的地方。
《尔雅·释山》中有“山绝陉”的记载,意思是连绵的山脉在某处突然中断,形成了一个峡谷或山口,一条通道一样,这就是“陉”的本义。
例如太行山首始于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是山凡中断皆曰陉,这些陉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对于军事、商贸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②灶边承放器物处的形状、样子。
《礼记·月令》郑玄注中提到“祀灶之礼,设主于灶陉”,意思是祭祀灶神的时候,要把神主牌位放在灶台边缘用来承放器物的地方,这个“灶陉”就是指灶台边的这个部位,类似于现代厨房灶台上的置物架。
③斜坡。
马融《长笛赋》中有“膺峭袘,腹陉阻”的句子,这里的“腹陉阻”是指腹部像斜坡一样险峻,形象地描绘了某种事物的形状特点,其中“陉”就是斜坡的意思。
古地名用法:
①春秋楚地,在河南省郾城县境。
《春秋·僖四年》记载“遂伐楚,次于陉”,这里的“陉”就是指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郾城县境内,当时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②战国韩地,在今山西省曲沃县境。
《战国策》中提到“秦攻韩,围陉”,这个“陉”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个地名,位于现在的山西省曲沃县境内,是当时各国争夺的焦点之一。
③春秋周地,在今河南省沈阳县西北三十里。
《左传·成二年》有“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的记载,其中的“马陉”就是春秋时期周朝的一个地名,位置在今天河南省沈阳县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战场之一。
小结:“陉”字的读音为“xíng”,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常用于地名,如井陉,在中国河北省,也泛指狭窄的山道或通道,表示一种地理特征,是山间可以通行的狭窄地带。
本篇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你能对“陉”字有新的认识,也能重新认识美丽的“井陉”,下篇笔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