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 75载风雨同舟,老同事、老朋友还在身边

政务   2024-10-05 15:01   四川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从1949年到2024年,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有一群人,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同祖国一起成长,一道走过栉风沐雨却光辉灿烂的75年。他们见证了“中国号”巍巍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亲历了75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0月1日起,成华发布推出“共和国同龄人”系列报道,听6位生于1949年的老人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看今朝的辉煌巨变,展望未来的幸福生活。


本期,一起走进周玉萍的故事。


往期链接↓
①生日快乐!给祖国,也给我自己。
②一生执墨,他教书,更以书法育人
③共和国同龄人|从医30余年,她的年龄比建院年龄还大
共和国同龄人|扎根社区,他在双桥子干了几十年






75载,

与共和国同成长




早上8点,家住万年场街道槐树店路的75岁老人周玉萍准时出现在小区楼下的广场上,锻炼身体、和邻居一块儿散步、谈论着今天买的白菜捡到了“相因”……她和多数老年人一样,平凡且规律的生活贯穿了她的日常,但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她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叹着如今生活的安逸与舒适。



“每当我听见《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这首歌时,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因为我跟共和国同岁。”1949年6月,周玉萍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正值祖国“知青下乡”热潮,为顺应时代发展,她便毅然决然扛起扁担、拿起锄头,走进农村响应号召,修建房屋、开凿水渠、担水送饭……田间地头处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由于父亲是当地盐厂工人,1972年,待到父亲退休之际,她便“顺理成章”地“接班”进入云阳盐厂;结婚之后,因为配偶李伯祥的缘故,她被重新分配至原四川省电力建设二公司,成为了一名后勤部门主管出纳的会计。而这一干,就是几十年的光阴。


▲周玉萍全家福照片


“那时候不像现在,生活必需品基本都要凭‘票’购买,粮票、肉票、油票……小小的一张‘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吃穿用行。”据周玉萍回忆,当时她的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票据管理工作,由于关系到“温饱”,因此周玉萍的工作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那个年代的家庭,家里孩子都比较多,我们就尽量和情况相对好一点的家庭商量,看能不能稍微匀一匀给别的困难家庭,毕竟都是一个公司的。”周玉萍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每一笔账,每一张票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不敢有任何的差池。


如今,粮票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国家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年轻时的周玉萍


工作严谨认真、分配公平合理,让许多同事对周玉萍的评价都很高。其中,同事张礼清便是在和周玉萍多年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她的无私与责任心,和她成为了朋友,再到后来,两人结为了儿女亲家。“老周不仅是我工作上的好榜样,更是生活中的知己。”张礼清说道。




享受退休生活,

见证社区越变越好




1991年,由于工作的调动,周玉萍跟随配偶一同来到成都,居住在目前的槐树店路38号,也就是原四川省电力建设二公司的职工宿舍。


▲周玉萍探访公司老办公楼


“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工作、生活,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汇聚于此,更何况院里还有那么多我从前的老同事、老朋友,我就更舍不得了!”周玉萍打趣地告诉华仔。



退休后,周玉萍经常会参与街道、社区所组织的各类活动。网格员王以周这样评价她,平时开展活动,周孃总是积极乐观参与其中,甚至有时还主动帮助社区号召院落的老年人一块儿参与,大家都叫她“热心肠”。


说到小区这些年来的变化,周玉萍回忆,以前门口的马路还是一条泥泞的羊肠小道,出行不太方便,后来,一条又宽又整洁的柏油马路修到了小区门口,出门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地铁口,小区内的休闲设施也增加了不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同时,她还听说,离家不远处的槐庭路社区综合体明年就能投入使用了,届时,公交车两站路的距离便能抵达,看病、买药什么的就更方便了!


谈起自己的这75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5周年,周玉萍感叹时间流逝太快、生活越变越好。“希望广大年轻人能珍惜当下,紧跟时代发展,挥洒青春与汗水,为时代宏伟的篇章加入浓墨重彩的一笔。”周玉萍表示。

成华发布
发布最权威的成华声音、最新的新闻资讯、最实用的民生信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