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归隐,灵蛇出洞,新春至,祥气盈
当岁月的车轮辗转至蛇年
古老的华夏大地再次沉浸在
传统新年习俗的温馨与欢乐之中
这些习俗宛如熠熠星辰
照亮了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
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那沉淀在
岁月长河中的铜陵年俗吧~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帷幕。在腊八这天,铜陵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的风俗,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粥是我国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在腊月初八这一天食用。腊八粥通常包括大米、小米、红豆、绿豆、花生、红枣、莲子等,寓意着 “合聚万物、调和千灵”。制作时,将这些食材混合熬煮,煮出的粥香甜软糯、营养丰富。在这一天,人们会早起熬制腊八粥,先敬神祭祖,然后全家共同享用,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丰收平安。
腊味是中国春节习俗中极具代表性的食物。腊味通常指在冬天将肉类用盐或酱腌渍后风干或熏干的食品,包括腊鱼、腊肉、腊肠等。腊月初八过后,一串串腊肠、一块块腊肉挂在屋檐下,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除夕夜,餐桌上必有腊味。腊味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象征着生活富足,它是年味儿的重要体现,承载着团圆、丰收的美好寓意。
腊月是过年的开篇,腌腊味则是一道冬藏的陈酿。在铜陵,腊味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常年可食菜肴。走进铜陵,或多或少都已腌上、挂上一些“腊味”,装点出“未曾过年,先肥屋檐”的人间烟火景象。铜陵腊味的种类多、味道美,咸鱼、腊肉、灌香肠则是每年的必备年味。到了年后,各种腊味就会陆续上阵,成为餐桌上令人垂涎的美味。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就是南方的“小年”,这一天要送神上天。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腊月二十四(又有: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明朝铜陵县志史迹曾清晰记载,铜陵地区的百姓于腊月二十四这日祭祀“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每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上天”汇报,让“玉皇大帝”赏罚。为了让“灶神”为自己家“说好话”,人们于是在厨房锅灶边的墙上贴上“灶神”画像,而且画像要斜着贴,寓意“灶神一边倒,金银向家跑”。
春联,起源于桃符,又叫“春贴”、“门对”,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平仄协调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极具艺术性。
一般人家都会在年三十前备好过年要贴的对联和大小各异的红纸条。写春联,贴春联,是汉族民间庆祝春节的重要事情,上联在右,下联在左,鲜艳喜庆而又不失稳重。如今,手写春联渐难觅。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难怪有人说:“除夕年夜饭是国人一年最隆重的一顿饭。其意义之重,饭菜之排场,吃饭时间之长,都可谓是‘一餐独秀’。”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团圆饭,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不仅是美食的集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体现出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铜陵年夜饭特色鲜明,菜品丰富且寓意美好。
竹马灯起于明末,兴于清代,在铜陵市钟鸣镇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年,百姓就自行组织竹马灯活动,祈祷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健康。
竹马灯用竹子做支骨,扎成马首马尾的形状,糊上纸,内燃烛火。马首和马尾固定在人身上,类如骑马状。舞蹈表演骑马时,或徐行,或疾驰,或跳跃,轻松活泼,热烈奔放,惟妙惟肖。
铜陵牛歌,流行于安徽沿江地区,属于民间童歌。2006年被列入首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又成为安徽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项目。铜陵牛歌艺术特色突出合辙上口,是生活的悠然闲恬,演唱嬉戏,却不嬉闹。过年期间,闲暇时刻三两好友聚在一起,以牛歌迎新年、贺新岁,不失为一场别样的年俗活动!
每年新春佳节,铜陵人都要玩各色各样的龙灯。铜陵的板龙灯是在一张张板凳扎上龙灯,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进行的祭祀祈祷活动。
农户家家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人背一条板块,前面摇头,后面摆尾,跚跚而行,过村串户,各家各户,烧香跪拜,祈福讨彩。
每逢新春佳节,各自然村都组织本村的青壮年,通过舞龙灯的形式来庆贺新年,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月11日15:00
来永泉小镇
一起感受铜陵的年俗吧~
更多消息点这里 ⬇⬇⬇ | 转发! 扩散! 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