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协同发力 让基层治理细“治”入“微”——红古区海石湾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
文摘
2024-10-12 09:18
甘肃
近年来,红古区海石湾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组织建设、协商议事、为民服务”等治理范畴,积极探索推行基层治理“点线面”工作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是紧扣党建引领“核心点”,织密基层治理体系规范。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做实网格治理,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夯实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5个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协同的治理思路,深化“1+5+N”模式,积极打造西苑社区“善美星河 红色港湾”党群服务阵地示范点,重点培树“六微”(微网格、微党课、微力量、微走访、微典型、微服务)“通万家”(文化“通万家”、宣传“通万家”、关爱“通万家”、平安“通万家”、宜居“通万家”)等基层治理特色品牌,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建强基层队伍。以建强队伍体系赋能乡村治理,积极实施村级队伍培育计划,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和村级后备干部库,打造“党支部+合作社”2个。并加强对后备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导师帮带”“擂台比武”“党建观摩”等活动,实现基层工作业务“精准灌输”,激活基层治理队伍“源动力”。精细网格管理。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建立“六级”网格组织体系,将辖区5个村(社区)科学划分调整为31个网格,整合吸纳8家社会组织、151名志愿者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特别是针对海石城中村外来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建立了“党支部+机关干部+房东+租户”四级管理队伍,构建涵盖652户农房、2583名村民、17条巷道的“民生地图”,形成了“同题共答”推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议事法治“联动线”,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紧紧围绕“发展和顺、环境和美、乡风和睦、治理和谐、服务和享”目标,不断创新协商治理的载体和机制,深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畅通议事渠道。充分发挥镇党委“轴心”作用,创新实施“田埂说事”“庭院座谈”“相约星期五 有事大家说”等议事模式,健全“一事一议”议事规则,让群众“话有地方说、苦有地方诉、理有地方讲”,协调解决供水供电管网改造、物业收费、长者食堂建设等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老大难”问题46件,划出民心民愿“最大同心圆”。抓实平安建设。积极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运行机制,采取“人民调解+”模式,认真分析研判各类矛盾纠纷,分门别类、因案施策。并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扎实开展各类普法活动。截至目前,开展法律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32件,调解率达100%,有效推动基层治理从“有力”向“有效”转变。深化移风易俗。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充分发挥下辖海石村“全省村规民约先进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德治自治深度融合,设立村规民约长廊、“二十四孝”文化墙等展示区域,积极完善道德红黑榜、信用积分等制度,实现村级“一约四会”全覆盖,探索开展“0”彩礼倡导行动,选树“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乡风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三是拓宽为民服务“覆盖面”,打通基层治理关键环节。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居民群众、辖区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回应民生关切。大力践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反映最集中的教育、出行、人居环境等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推动实施独立高中、农贸市场改造等6个民生工程建设,有效打通海石湾滨河路、川海大桥连接道路等5条城区断头路,加快建设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细化志愿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一特一弱”等重点人群不同需求,依托全镇“五福”文明实践品牌,培育“翰墨书香”“星火育苗”“老年人工坊”特色工作室,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建成立24支志愿服务队伍,将民警、医务工作者、司法队伍、机关干部等下沉“微网格”,细化服务内容,凝聚服务合力。累计开展雷锋义剪、爱心义诊、银杏宣讲、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329次,真正让志愿服务活动画出最大“半径”。兜牢民生底线。坚持“点线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累计帮办实事172件。针对辖区老年人群基数大、困难需求多的实际问题,聚合区社会福利救助中心、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7个机构资源,全力做好社会养老、“爸妈食堂”等15项服务保障,切实做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贯穿到基层治理单元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