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知恩方能尽责,感恩方思奋进。
结草原文: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宣公十五年》
衔环原文:
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后汉书·杨震列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
讲述人:杨娇
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中国古代,有两个美丽的传说,它们传递着感恩与报恩的美德,它们不仅温暖人心,更启示我们如何以行动回报他人的善意。
故事一叫“结草”,故事二叫“衔环”,后世将这两个典故合成一句——“结草衔环”,用来形容那些心怀感激,永不忘恩的人。
其实,“结草”和“衔环”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感恩、报恩的强调和尊重,表达了对那些行善并受到相应回报的人的赞扬。“结草衔环”的典故虽然源于古代,但其所蕴含的感恩、报恩、善良和诚信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感恩是一粒种子,会在心中生根发芽。要常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培养奉献精神,自觉肩负起职责使命。
来源 | 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
排版 | 吴茂林
审核 | 张一飞 陶孝芳
投稿邮箱 | whudjyjh@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