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每周一鸟:海鸬鹚

2024-10-30 09:45   河北  


海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pelagicus Pallas)是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全世界共分化为2个亚种,在我国仅分布有指名亚种,繁殖于辽东半岛及其邻近岛屿,冬季和迁徙期间亦见于绥芬河、北戴河、山东和东南沿海一带,南至福建、广东和台湾。


形态特征

大型水鸟,体长70~79cm。通体黑色,颈具紫色光泽,其余具绿色光泽。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冠羽,两胁各具一大的白斑。喉和眼区裸露皮肤暗红色。嘴较细长、黑褐色。脚短而粗,黑色。幼鸟通体暗褐色,头无羽冠,嘴基两侧和眼周淡红褐色,胁部无白斑。


生活环境与习性

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的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岩突出部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小块岩礁上。

食性: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此外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
迁徙:多数为留居型,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


繁殖方式

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岩岩石和断壁上。通常成群在一起营巢,有数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在一起繁殖的,有时亦见有分散的单对和其他鸟在一起繁殖。繁殖期4~7 月,越往北繁殖期越晚。卵为卵圆形,白色或蓝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6天,幼鸟多在6月末至7月初出飞,在北部迟至8月末至9月初。


种群现状

海鸬鹚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邻近岛屿是较为普遍和常见的,但近来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据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仅见到246只。目前已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二类保护动物。



  
撰稿 | 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庞露寒 马可乐
编排 | 佟佳鹏
责编 | 杨瑞可
复审 | 孙洋
终审 | 刘汝丰 马坤

CZ生科院
我们将帮助您了解更多关于我学院的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