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栏 | 每周一鸟:红脚鲣鸟

2024-10-15 14:36   河北  


红脚鲣鸟


红脚鲣鸟(学名:Sula sula)黑白色或烟褐色鲣鸟。以红脚白尾为其特征,具浅、深及中间3种色型。鲣鸟科鲣鸟属动物,是典型的热带海洋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结构

红脚鲣鸟是大型海鸟,体长约为68-75厘米。身体的羽毛洁白无瑕,仅有部分飞羽为黑色。头部和颈部有黄色的光泽,头顶上缀有少许红色;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上下嘴缘均呈锯齿状;眼黑色,眼周裸露皮肤淡蓝色,喉囊为肉色或红色。一双红色的脚上,具有发达的脚蹼,又使它在水中畅游时得心应手。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飞翔能力极强,也善于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也很有力。栖息时大多在岛屿的灌丛间或乔木枝上,将头部缩在两肩之间。它的喉部疏松呈囊袋状,所以可以吞食体形较大的鱼,并能长时间地贮存。

食性:主要以鱼类为食,特别是鲅鲛鱼,也吃乌贼和甲壳类等。

迁徙:居留性鸟类,不作长距离迁徙。

繁殖方式

红脚鲣鸟在海岸和海岛上繁殖,时间因地区不同而有异,常常从3月开始,一直到初秋才结束。常成群在一起营巢,孵卵由亲鸟轮流承担,孵卵方式十分有趣,不是像一般鸟类那样伏卧在卵上,而是将卵踩在脚下,通过脚上脉管化的皮肤向卵传递体温。孵化期为42-46天。每窝产1枚卵,偶尔也有产2枚的。卵为白色,表面粗糙,如同涂着一层石灰。

种群现状

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撰稿 | 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庞露寒 张艺腾
编排 | 陈思远
责编 | 杨瑞可
复审 | 孙洋
终审 | 刘汝丰 马坤

CZ生科院
我们将帮助您了解更多关于我学院的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