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恩师朱晞教授(Ver2.0)

文摘   社会   2024-10-17 05:12   北京  

2014年10月17日,恩师朱晞教授永远离开我们了。转眼间,朱老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

我是1989年考取的朱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要不是朱老师的支持,我就不会继续读书深造了。1989年7月,接到兰州铁道学院的硕士生录取通知书后,我到十七局三处机关办理有关手续时(当时在十七局三处二段五队大秦线二期工作),当时的处长不敢办理,批示:“以前从未遇过此类事情,请局里定夺”,到局里手续办不下来,找局长找了三趟,局长大发脾气,和我讲:“上什么研究生?工地就是最好的学校,你们这些本科生成天想着考研究生,你看人家中专生从来不想考研究生,回工地好好工作吧。”我在太原火车站犹豫不决(去兰州上学还是回工地上班)的时候,看到太原火车站对面的电信局电话亭,通过拨兰州的114,接通了朱老师的电话,朱老师讲:“先上学吧,手续慢慢来。”可以说,这通电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入学后,朱老师要求我们每个星期向他汇报学习进展,给我影响最深的有几件事。

第一件事,有一次上课,朱老师肚子疼,他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板书(我的同学尤昌龙常常提及此事),坚持上完了课程。

第二件事,安排我读大崎顺彦的《地震动反应谱入门》,并要求把书上的程序全部调通。当时用的是VAX机,机房一个星期开三天,这本书涉及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地震动的反演计算等地震工程学最基础的内容,我边看原理、边调试程序,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把程序全部调通。现在回头看,调试这些程序让我终身受益。      

第三件事,安排我调试《塑性力学有限元》中的铁木辛柯梁的程序,实际就是后来通用程序中“纤维梁单元”的前身,这些为后来理解使用通用程序奠定了基础。

第四件事,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朱老师告诉我到甘肃省图书馆找资料。朱老师讲,甘肃省图书馆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在这找到了Fleming斜拉桥平面梁单元分析的论文Nazmy斜拉桥空间梁单元分析的论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崎顺彦《地震动反应谱入门》的程序,按照朱老师的要求编制了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并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朱老师要求,上学期间不得用通用程序(当时SAP5刚刚传入中国)、所有的代码要自己写,通过编制、调试斜拉桥程序,把斜拉桥、悬索桥的几何非线性、地震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等从基本原理到程序实施搞清了,还在VAX 机上绘制出了斜拉桥振型图、反应谱曲线、时程曲线。这些工作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后来用硕士期间的程序分析解决了丰准线黄河桥悬拼过程的振动问题(这一工作是我在铁十二局工作期间,由朱老师的同学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现在的铁五院张增勤总工建议进行的,这项工作在1993年浙江湖州铁路桥梁学术交流会期间得到方秦汉院士的认可和鼓励)。在十二局工作期间还将硕士期间的程序改编成网架程序,和山西省建筑设计院张步成总工合作分析设计了数十座网架结构。

朱老师1994年调到北方交通大学(现在的北京交通大学),1996年又考上朱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在朱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完成了芜湖长江大桥的抗震课题《斜拉桥结构基于模态分析的减震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其间,我把在硕士期间的程序移植到微机上,并增加了振动控制方面的内容。朱老师要求我们上学期间所有的代码自己写,激发了编程的兴趣,有了这些编程基础,才能在同济大学做博士后期间,用VC++加OpenGL开发出振型动画和时程动画程序。由于这些积累,才有了后来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桥梁抗震研究的想法,才得以指导我的学生开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桥梁抗震研究工作。2022年国庆节前,我亲自动手花了三天时间,琢磨出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实现了桥梁的三维显示(动画附后)。朱老师深耕科研、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在桥梁抗震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朱老师治学严谨、板书工整、一丝不苟,而且速度很快。在兰州上学时,我们这一届土木系只有4个研究生(我们那届全校仅招收了12个研究生),朱老师开设的《结构动力学》课程每次上课只有4个学生听课,朱老师给我们4个学生讲课和给几十个人讲课一样认真。那时候没有手机,朱老师想起什么问题来会直接到宿舍找我,把问题讲清楚。

朱老师为人低调、淡泊名利,在桥梁抗震方面成果丰硕。现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里用的桥墩抗震简化公式还是朱老师“文革”期间的研究成果大多数从业人员不知道这套简化公式是朱老师4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

朱老师对我的帮助和谆谆教诲一言难尽,让我终身受益,深切怀念恩师朱晞教授!

作为学生,对朱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将桥梁抗震研究坚持下去、进行到底!


★. 恩师朱晞教授简介 (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 风雨不动“桥”如山(Ver. 1.1)(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摘自师母写的回忆录《宋丽英在线》,看了这段回忆,我敬佩朱老师的科研拼搏精神,也敬佩刘恢先院士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胸怀坦荡、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

摘自师母写的回忆录《宋丽英在线》,笔者切身经历深深地感受到历史会惊人相似地重演,......,
★. 为理想架一座“桥” ——访我国著名桥梁抗震专家朱晞教授(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桥梁抗震专家朱晞:轻轻地来 轻轻地去(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 退休啦(Ver1.0)(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桥墩抗震计算》(左右滑移查看)


★. 为理想架一座“桥” ——访我国著名桥梁抗震专家朱晞教授(2014年7月9日常州日报记者 沈向阳)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点击后面红字查看全文 桥梁抗震专家朱晞:轻轻地来 轻轻地去(2014年11月2日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点击前面红字可查看原文



朱老师手稿(左右滑移)▲(可通过http://zhuxiprofessor.com/下载更多手稿)




自编程序在VAX机上绘制的振型图

硕士论文答辩照片



读博期间自编程序绘制的振型图

博士论文答辩照片


朱老师亲笔写的博士后推荐信

师妹回国师生相聚

朱老师70岁生日相聚

旧金山地震100周年学术会议
韦韩硕士论文答辩合影

课题鉴定验收合影留念

学术会议报告

参加《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细则》立项评审会

兰峰硕士论文答辩合影

参加《公路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细则》编写咨询会
(这次会议仅邀请了朱老师和秦权教授)

参加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评审会

师生相聚

2012年11月12日参加抗震重大专项课题鉴定验收会

2013年4月1日参加常菲菲硕士论文答辩

2014年正月初五师生相聚

笔者用Python的matplotlib库实现的芜湖桥三维模型

↓ 关注“王克海桥梁抗震研究学科组”,阅读更多抗震文章

王克海桥梁抗震研究学科组
王克海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桥梁抗震研究三十多年(2024年8月退休),愿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桥梁与古建筑的震灾防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