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傻”小子到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育   2024-10-15 22:34   上海  

本文来源:阅读第一

ID:Readfirst

圈圈说

这两天,马斯克频频上热搜,先是发布了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接着又实现了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发射升空,并成功做到了机械臂夹住助推器的设想。今天圈圈就分享一部关于马斯克的纪录片


及时接收优质教育信息将我们设为星标🌟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马斯克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他和他麾下那些先锋公司,每一个单独拎出来说都是一部好戏。


但近几年,重头戏还是他的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2022年,网飞上映了一部关于马斯克和他的SpaceX的纪录片《回到太空》(Return to Space)。这部由夫妻档、奥斯卡获奖导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和金国威(《徒手攀岩》的导演)操刀的纪录片,讲述了 SpaceX 鼓舞人心的崛起历程,以及伊隆·马斯克 20 年来为重振美国太空旅行野心所做的努力。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商业尬吹的纪录片,没想到居然把我看哭了。

作为地球上79亿人口的一份子,看到未来我们人人都有漫游太空、迁居火星的可能,我的向往和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但更重要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在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唱赞歌,透过镜头,你能看到SpaceX在这20年中迈向太空的每一寸里,承载了多少付出、代价和失败。

追随初心、拥抱失败、从行动中孕育机会”,是这部纪录片最让我动容的三点。

👆

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少儿素质教育】内容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你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

2002年2月,伊隆·马斯克等3人去俄罗斯,尝试购买3枚火箭,未能如愿。同年5月,马斯克与火箭发动机天才汤姆·穆勒(SpaceX第0001号员工)便在加利福尼亚州埃尔贡多的一间仓库创建了SpaceX公司,准备自研火箭。

影片就从20年前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开始讲起。

每年,马斯克都会浏览NASA网站,希望看到一个能把人类送到火星上的计划或日期。

很可惜,这个日期一直没有出现。所以,他决定自己来操办这件事。


为什么马斯克如此执着于太空探索、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把人类迁居到火星上去?

要知道,火箭是无情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引来它最坏的结局——爆炸。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大气层时因为事故,机上所有7名宇航员遇难。

火箭发射失败虽然糟糕,但当一枚载有宇航员的火箭发射或返回失败时,这其中的损失就不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了。20年过去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的阴影至今犹在。

况且,探索太空不仅风险极高,还很昂贵。

2011年7月,因为成本过于高昂,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了最后一次载人任务,同时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不易成功、风险极高、还极为烧钱,为什么马斯克还要做这件事?

这和他的初心有关。

地球,我们的家园很美,但它并不能永远地保护我们。

现代人走出非洲、称霸世界,是不到十万年发生的事。我们至少用了500万年的才使人类进化出高级文明。但这个得来不易的人类文明犹如一支小小的蜡烛,极端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大战等事件的发生,很容易让它消失不见。

因此,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将生命延伸到地球之外,来保护人类来之不易的意识与文明。

正如影片中马斯克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你不能永远待在摇篮里。是时候前进了,去往星际之间,拓展人类意识的范围和规模。


这是马斯克的考量与初衷,他希望成为一名开拓者、先锋者。


为了离开摇篮,需要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那便是拥有靠谱的交通工具——物美价廉、且可以重复利用的火箭。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阿波罗计划以来,几十年来美国在人类太空飞行上的花费大概是3500亿美元。这些钱将350名美国宇航员送入了太空,平均一个人的成本大概是10亿美元

如果想有朝一日迁移火星,如此费用显然太过高昂,为了提高性价比,必须依托像SpaceX这样的太空技术公司,将火箭载人技术商业化、降低成本。

这不仅是马斯克的初心——让20年前的他几乎奉上全部身家去追随,也是所有SpaceX的员工以及合作方NASA的梦想。

比如,宇航员船鲍勃和道格。他们是第一批搭乘龙飞船实现太空飞行、进入空间站并实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龙飞船,SpaceX Dragon,由SpaceX公司开发的宇宙飞船,是第一款由私人企业开发并发射进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

鲍勃·班肯(左) 道格·赫利(右)

日常训练的艰辛自不必说。


更关键的是在这项冒着巨大生命风险的事业中,他们要如何获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所幸鲍勃和道格的另一半也是宇航员。


相同的梦想和经历,让妻子们完全理解丈夫的选择。

即便如此,对于留在地球等待丈夫归来的伴侣来说,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

道格的妻子凯伦

影片中有一幕让身为父母的人很容易泪目。

龙飞船第一次准备飞行的时候,由于天气不理想,等待多时未果,只能另定时间再飞行。道格的儿子备受打击。因为他已经鼓起勇气和父亲告别过一次了,现在却要再来一次告别。这对一名十来岁的小朋友来说太过残忍。


当你想要实现的梦想在“上面”(太空),但你了解和喜爱的一切却都在“下面”(地球)时,对宇航员来说,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切顺利,能够让自己重回地球,见到自己的家人。


也许,这就是follow your heart所付出的代价。

道格夫妇想让孩子明白,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是有风险的。但如果这件事能带来一个更好的世界,这样的冒险就是值得的。


除了宇航员,其他技术人员也为“走出摇篮”这个梦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比如,“风险控制员”巴拉,他负责评估飞行当天的整体环境,确保是否为发射放行。巴拉必须拥有出色的决断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因为当他说出“发射吧”这句话时,如果准备不充分,整个项目可能因此而毁于一旦。


还有汉斯,他是SpaceX的副总裁。

汉斯和马斯克相识于2002年的一次火箭爱好者发射聚会,二人就火箭的技术问题聊得火热,然后马斯克问汉斯,你是否愿意在一家制造火箭去火星的公司工作?

这么不靠谱的口头offer,汉斯花了十毫秒就答应了。


因为共同的理想、初衷,凝聚起了一批人。这些人理解、顺从了自己的人性和内心召唤。他们喜欢这件事,认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愿意持续去做这个事,而非完成了,功成名就赚钱了就结束。

他们要走的不是敲钟上市、跻身富豪榜的路,而是一条星辰大海的路,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冒险、等待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他们享受整个过程,虽然其中充满痛苦。这大概就是追随内心初衷和内心的力量。

想想马斯克,虽然他的首要身份是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但他完全可以在创建Space X之前就过上奢华的富人生活。只是他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选择了投身自己的理想、创造价值。若无绝对的热爱,是无法到达彼岸的。

“你永远不会了解你的系统,
除非你把它推到极致、让它崩溃”

有了初衷、follow your heart、凭借一腔热情就能成事么?

当然不是!其中最大的难关是你要接受失败、失败和无数次的失败,要把自己训练到能够拥抱失败的境界。

SpaceX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让火箭着陆,实现了火箭的重复利用。这件事有多难呢?相当于把一个重大30吨的东西以高速精准降落在大海中央的一个小区域上。因为海洋平台着陆可以节省更多的燃料。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无法瞄准继而导致爆炸,几乎是所有火箭回收时的宿命。而SpaceX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轨道级火箭首次重复利用的私营公司,它彻底改变了太空技术。

有人说,SpaceX就是一家“从爆炸中学到东西”的公司,他们不害怕失败、拥抱失败,从爆炸中找到问题所在、然后修正、进步、最终成功。


你永远不会了解你的系统,除非你把它推到极限,让它崩溃。”这是SpaceX做事的策略。

这些话说起来漂亮、轻松,但马斯克和他的员工们难道有金刚不坏之身,能轻松抵抗、消解失败吗?

当然不是!他们也是凡人之躯,失败的滋味对他们一样痛苦。

汉斯说,第一次失败后,他回到家两个月没怎么说话,花了很长时间才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然后继续研究为第二次发射做准备。


而马斯克呢,他从一开始就对发射成功、回收成功这些事没有多大的信心,但还是赌上当时自己的全部身家,来做这件事。他告诉大家,我们的机会只有三次,三次后钱烧尽还不行,咱们就终止这件事吧。


所以,当第三次发射也以失败告终时,那是马斯克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几近崩溃边缘。


马斯克把大家叫进会议室,他没有层层问责,只是提出了要求,希望大家把一切都修好,以最快的速度再发射另一枚火箭。

看到这里,我真的非常敬佩他。

中国古语云:胜败乃兵家常事。行军打仗、两军对垒也许如此,但挑战自己去尝试一件前无古人之事,败,才是常事,胜,几乎是一息微弱的烛光。

可就是为了抓住这一息微弱的烛光,马斯克堵上了几乎全部的身家、背负着外界的质疑与嘲讽。普通人也许已然崩溃或者迁怒下属是稀疏平常的事。而他只是收敛起自己的情绪,继续埋头做事,力争完成目标。


还好,大家没有放弃。

9月28日,在第三次发射失败仅仅两个月后,第四支猎鹰一号便被架到发射台上,这一次,SpaceX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发射约3分钟后,一二级成功分离,发射约六分钟后,成功入轨。

虽然我们可以笼统的把第四次的成功归咎为“幸运”,但其实这是前三次失败积累后、做出改进的必然结果。

SpaceX从前三次灾难性发射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第四次发射之所以能成功是他们升级了引擎,让第四次猎鹰1号任务到达轨道并留在水面上继续存活下来。

同年12月,SpaceX获得了NASA高达15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货运巨额合同,


自那以后,SpaceX就像开挂般发展,多次发射成功、实现太空货物运输、成功发射卫星……


在迄今为止的宇宙飞行的历史上,只有四次将太空舱送入轨道并成功回到地球的创举,他们分别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伊隆·马斯克。


汉斯说,“马斯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明白失败是发展的一部分”。

马斯克的初心与热爱是他能坚持下来的源泉,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充分认清了发展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必不可少的失败和淘汰。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被质疑和逼入绝境之后,最终没有放弃的SpaceX载入了史册。

好运气
是从行动中孕育出来的

2002年成立太空探索公司;2013年实现火箭回收技术;2022年拥有2200颗的星链... SpaceX只用20年时间就颠覆了这个行业的传统做法,以曾经NASA十分之一的成本价发射火箭。

马斯克认为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运气使然,他说,“运气就是最大的超能力”。


不可否认“运气”在成事中占有重要比重,但我更愿意将马斯克口中的“运气”归结为因为超强行动力而孕育出的机遇,然后他们抓住了机遇、把事情推向成功。

为什么NASA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人力想要做的事没做到,却被SpaceX做成了?

NASA首席科学家吉姆·格林说,NASA是在纸上解决所有问题,通过笔头上验证无疑后,在付诸行动。而SpaceX的做法很不同,他们一直建造东西,看看有什么突破,然后从那里迭代。

正是这种超强的行动力,使得SpaceX一次次创造了历史。

当宇航员鲍勃和道格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并且开始在太空行走时,他们拍到了我们的家园——地球在宇宙中动人的景象,

绝美的日出日落、黑白交替,周遭广袤无际的延伸,这一切都会你意识到,我们的世界是美妙而珍贵的,能生在地球这个家园,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激。


从饮血茹毛到步入太空,我们人类靠的正是踏踏实实的行动力。没有背后那些行动力卓绝的人,我们看不到宇宙的无垠、意识不到自身的渺小与危机,也不可能一步步距离太空家园的理想更近。

宇航员鲍勃从太空返回后,他的妻子梅根在第二年作为第二批宇航员,将搭乘龙飞船进入太空执行任务。


这次她要在空间站里待六个月。每一次火箭发射、进入太空、与空间站对接、返回地球步步都充满着巨大风险,可能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旅程”,作为宇航员夫妻档,这种风险是加倍的。

可即便如此,梅根想让儿子明白,“探索和突破我们所能到达的极限是很重要的”。

“探索和突破自身极限”,这是行动力的最佳验证。不仅宇航员们身上有,行动力也是掌舵人马斯克的DNA。


在影片最后,马斯克说过这样一段话:

“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进步)并不是必然的,当人们认为技术会自动改进时,那他们就错了,技术不会自动改进。

如果你看看像古埃及这样的伟大文明,看到他们之前能够建造金字塔,但他们现在忘记了如何去做;还有罗马,他们之前建造了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沟渠,但他们忘记如何去做了。1969年,我们能够把人送上月球,然后我们忘记如何去做了。

机会之窗现在敞开着,但我们不能指望它能敞开很久,我们需要趁那扇窗还开着的时候好好加以利用。

叔本华曾说过“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马斯克的钟摆在摆向“痛苦”时,并没有滑向“倦怠”,他太明白摘取成功果实的路上没有“容易”二字。所以,他用铭记初衷、知难不退,行动卓绝来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砝码。

最终,他赢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分享使用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源:阅读第一(ID:Readfirst),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甜甜圈伐木累已获转载授权~



- END -


特别推荐

《小小城市探索家金字塔之巅特展》

跟团走快速进

👇仅剩少量名额👇


👆

欢迎扫码咨询




延伸阅读

甜甜圈伐木累
打开父母视野,回归养育本真!做有趣的爹妈,养会玩的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