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国大选决胜局来了,留学生的未来四年,会有多少变数?

教育   2024-11-05 22:27   上海  

文丨张楠,编|Luna

From 外滩教育

微信号:TBEducation

圈圈说

美国大选的结果将会如何影响中国留学生和国际化教育?这届大选后,可能是一个变数更大的未来。


及时接收优质教育内容将我们设为星标🌟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往年美国大选,在选举日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往往就已经没了悬念。

但今年不一样。选情格外胶着,胜负依旧难料。

经历了特朗普中枪、拜登退选、哈里斯匆忙顶上等一系列戏剧化事件后,两位总统候选人,共和党候选人、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党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即将迎来最终的结果。

图源:CNN News 截图

谁先拿下270 张选举人票,谁就赢。“得摇摆州者得天下”,哈里斯需要从摇摆州获得 44 张选举人票才能获胜,特朗普则需要获得 51 张选举人票,但两人现在都没有十足的赢面。


根据民调数据,截止发稿时间,特朗普支持率已经反超哈里斯,但差距不足1%,变数仍然很大。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中国学生压力陡增。签证审查明显趋严,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常常因为"涉密"议题被卡签证。一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生申请更是频频受阻,甚至出现了个别中国学者被突然召回调查的情况。


以哈里斯为代表的民主党,在留学和移民政策上更加温和宽松,作为移民后代,哈里斯也对国际学生更加支持。


拜登政府时期,虽然一些敏感专业的审查对国际学生仍然存在,但总体来说,签证政策对中国留学生更为开放。然而,民主党追求“人人均等”的教育机会和大学校园内的平权议题,又与在美华裔家庭主张“择优录取”的利益相悖。


看起来,特朗普,还是哈里斯,选谁,都难,都不会皆大欢喜。

面对如今的复杂局面,白宫新主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两位候选人的教育政策,又将对中国学生、在美华裔造成什么影响?

面对日益分裂的美国社会,中国留学生又该作何规划?

混乱中的美国大选

要说今年的美国大选有何不同之处,唯有一个“乱”字。

10月30日,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在提前投票点与一名老年妇女发生争执,并挥舞砍刀威胁,随后被捕;

10月28日,俄勒冈州波特兰和华盛顿州温哥华两个投票箱被先后引爆燃烧装置,数百张选票遭到毁坏;

10月23日,亚利桑那州坦佩的一名男子因三次向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开枪而被捕,警方在其住所查获120余支枪支、25万发子弹及一具榴弹发射器......

爆炸、斗殴和邮寄选票被盗等事件频发,2024 年大选,异常混乱。根据全球反对仇恨和极端主义项目(GPAHE)的一份新报告,Telegram等社交平台上,与选举相关的暴力言论正在持续上升。

图源:AP News新闻截图

2020年,美国人目睹了投票中前所未有的暴力威胁,两个月后,国会大厦袭击事件发生,将美国大选直接推向了空前的戏剧化。

现在,吸取了教训的官员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费城的计票仓库现在被顶部带刺的围栏包围。

在底特律和亚特兰大,一些选举办公室受到防弹玻璃的保护。

在威斯康星州,选举站工作人员接受了缓和局势技巧的培训,并重新安排了投票站,以便工作人员在受到抗议者威胁时有逃生路线。

选民乱,选情也乱,两位候选人更是大戏一出接着一出。

“一个将摧毁我们国家的激进左翼疯子”、“精神障碍”、“最差劲”、“反应迟钝”、“智商低下”......竞选几个月,特朗普一直在用他最擅长的那套话术,对他的竞争对手输出人身攻击。

不过,跟他之前的对手希拉里、拜登略有不同,由于哈里斯是女性和少数族裔,他的言论很容易被视为歧视,让自己陷入"厌女"和"种族主义"的指责。

虽然在对选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特朗普并不怎么在意。他本身就反对这些政治正确,也从不掩饰自己的目标,就是要结束多元化、公平和包容项目。

NPR发现,自 2022 年开始准备竞选以来,特朗普已经发出了 100 多次威胁,要调查、起诉、监禁或以其他方式惩罚他的对手。

图源:NPR截图

特朗普前幕僚长约翰·凯利(John Kelly)直呼特朗普是个“法西斯主义者”。

接下来,哈里斯顺势反击,严厉谴责特朗普为“法西斯主义者”,并形容他“不稳定且精神错乱、痴迷于复仇、满腹牢骚、追求不受制约的权力”。

图源:CBS News 截图

两位总统候选人忙着“互撕”,社会撕裂也越来越严重。

一项2020年的研究揭示了美国社会的尴尬现状:政治立场把人们分成了两个阵营,彼此看不顺眼。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更让人意外:近80%的美国人几乎没有持不同政见的朋友。政治观点不同,成了很多人绝交的理由。

单就“是否支持特朗普”这一个问题,就能让朋友反目。很多美国人说,在经济政策上有不同意见是一回事,但现在的分歧是基本道德、核心价值观和性格上的分歧,这是不容忽视的。还有一些人甚至会选择搬家,只为了找到跟他们政见更接近的社区,摆脱不愉快。


今年的竞选更是火上浇油。两位候选人都在打情绪牌:哈里斯主打女权,特朗普反移民,让社会分化更加明显。



明星站台凑热闹,候选人互怼不停歇,像极了网红掐架。选民们刷着各种"垃圾话",看着对骂大戏,政策辩论反倒成了配角。认真讨论政见?不如比比谁骂得更狠、谁的段子更绝。


科技界两代首富的态度也很有意思:


比尔·盖茨虽然从不公开谈政治,却私下给支持哈里斯的组织捐了5000万美元。


马斯克则高调多了:不仅公开支持特朗普,还投入7500万美元助选。到了最后的选举冲刺阶段,他又在摇摆州搞起了抽奖:只要登记选民签署请愿书,承诺支持言论自由和持枪权(两项本身就受宪法保障的权利),就有机会每天抽中100万美元奖励。



大选结果
将如何影响留学生

几个月来,两位总统候选人谈了很多话题,包括经济、移民、以色列和加沙战争等等。



向下滑动查看两位总统候选人政策对比(制图:外滩君)



两位候选人都没有把教育问题放在首位,但两边的政策计划却都与教育息息相关。对于准留学生和华裔家庭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白宫易主,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呢?

01

签证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如何排外的,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咱们已经见识到了:

先是试图严格限制H-1B签证的数量,再有在疫情期间试图迫使国际学生离开美国;

而目标明确的10043号总统令,则直指中国,限制和禁止中国来自敏感专业持F签证(留学生)或J签证(访问学者)进入美国访学。

“强硬排外、美国优先”一直是特朗普的政策核心。有意思的是,今年6 月,特朗普却一反常态,表示“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学生应该直接获得绿卡”。

不过这个“善意”昙花一现——他的竞选团队很快收回这一表态,转而强调要推出“史上最严格的审查”,重点筛查“共产党人和哈马斯支持者”,还补充说,只想留下那些最顶尖、不会“压低美国工资或工人”的毕业生。


9月通过的“中国计划”更令人忧虑。这项始于2018年特朗普时期的政策,目的是调查在美华裔学者,遏制所谓的“学术监视”。虽然拜登政府表示反对,但这一法案还是获得了通过。



民主党这边,哈里斯称支持国际学生,也承诺简化签证流程。拜登政府确实为部分留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但特朗普时期的"中国禁令"至今未撤销。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更直白地表示,美国需要吸引更多STEM领域的国际生,但要排除中国学生。而这个人将很有可能在哈里斯政府中升任国家安全顾问或国务卿,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关键人物。


简言之,无论谁当选,对中国学生来说都不会很友好。

02

平权法案


去年,学生公平录取组织诉哈佛案落定,最高法院裁定,大学的平权计划让大学在录取时可以考虑种族因素。现在,这样做不再合法了。


判决一出,特朗普很高兴。做出这一裁决的六名法官中有三人是他任命的,他一直反对平权。他说要让司法部起诉任何"歧视"的学校。而且,他想限制学校讨论种族和LGBTQ话题。


哈里斯则很不满。她说,这会让校园少了多样性,影响教育质量。拜登政府给出了一个灵活的解释:只要大家都有"平等机会申请和竞争",学校还是可以多招些少数族裔学生。但哈里斯在竞选期间并没有再提到这件事。



最高法院的三位资深大法官可能快退休了。谁当选总统,谁就能任命新法官。这可能会直接影响法院今后的方向。


这个问题在亚裔群体里引起了争议。有人觉得平权政策让亚裔吃亏,想靠实力说话。也有人担心:取消平权可能伤害所有少数族裔,包括亚裔自己。

不过,就结果来看,新规实施后,亚裔学生的录取率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在所有学校都上升。

03

大学债务


哈里斯背后的民主党,支持减免学生贷款。同时,她反对营利性大学。

做参议员时,她还支持让两年制社区大学完全免费,并让年收入低于 12.5 万美元的家庭免费进入公立四年制大学。但竞选时她很少谈这些,只在今年9月透了下口风:“我们不能只看重四年制大学文凭。"


共和党坚决反对减免贷款。他们说这样做只让精英得利,反而伤害了努力还贷的人和没上大学的人。特朗普和他的副手万斯更是公开批评现在的大学体系,想更彻底地改革。


特朗普提出一个新想法:用富裕大学的税收建一所全国性的免费在线大学。但具体怎么做,他没说。保守派智库"2025项目"更激进:他们想取消教育部,把学生贷款全部私有化,还要取消研究生和本科生家长的PLUS贷款计划。


特朗普一直竭力与这份文件撇清关系,但很多人不信——计划的作者多是他的前团队成员,内容也和他的政纲有不少重合之处。如果他再当选,这些想法可能会变成现实。


这些政策对留学生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后果值得关注。比如,有分析称,政府的贷款减免可能会推高大学学费。公立大学如果给本地学生更多补助,很可能会从国际学生这里找补回来。


04

校园抗议


最近,学生抗议活动席卷了美国各大校园。有的学生第一次参与抗议,有的则在一旁观望。校园变成意识形态的角力场,不安和恐惧在蔓延。


民主党在这个问题上很为难。拜登政府一边要支持以色列和犹太学生,一边又要维护和平抗议的权利。哈里斯保持沉默,只在7月时简单表示“理解抗议”。她可能会延续现在的做法:除非抗议升级失控,否则不会干预。


特朗普的态度则强硬直接得多。他在竞选中放话:不守规矩的学生,直接赶出美国。他还说要吊销“反美、反犹太”外国人的学生签证。共和党的口号更响亮:要赶走亲哈马斯分子,让校园"重回安全和爱国"。

大选结束后,
留学生何去何从?

美国政局前景不明,社会分裂加剧,对华政策又不看好,这让中国学生赴美攻读学位的意愿持续下降。

一些人担心陷入两国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另一些人担心签证被拒,还有一些人表示,他们担心可能发生暴力事件。

   数据:美国国务院;
制图:Chronicle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试着多申请几个国家,分散风险。

去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24 学年,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只申请一个国家的学校;

而申请两个国家的学校的学生比例为 37%

申请三个国家的学校的学生比例为 24%

虽然美英仍是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但这两个国家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德国、荷兰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


在德国,除了少数私立大学和艺术院校,公立大学基本不收学费。德国的机械和电子工程教育一直很受认可,而且对留学生就业也很友善,毕业后能拿到18个月的求职签证。综合考量下来,这样的性价比确实很高。


荷兰最近的数据很有意思。荷兰教育中心统计显示,2023-2024学年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创下近二十年的新高。荷兰开设的英语课程是欧洲非英语国家中最多的,学费也比较实惠,毕业后还能申请一年的"搜寻年"签证。


不过,去年6月,荷兰政府提出了一项新规定,计划限制中国学生就读国防和半导体等敏感技术专业。如果通过,这项规定将影响所有非欧盟的博士生。好在这个法案目前在议会遇到了阻力。荷兰教育部长布鲁因斯也表示,政府会谨慎处理,尽量不影响优秀中国学生的入学机会。


匈牙利则是一个更友好的选择。它与中国关系密切,两国高校之间有不少合作项目。而且,匈牙利的大学以其提供的学位种类繁多而闻名,而且提供英语授课专业也比较多,对留学生友好,因此正在成为一个很好的留学新选择。


在就业前景方面,爱尔兰显得格外亮眼。一位国内留学顾问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爱尔兰的就业数据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国际学生,毕业后都能较容易找到工作。



此外,亚洲国家正成为留学新宠。新东方在2023年的调查显示,地理位置和费用成本已经成为留学家庭最关注的两大因素。


选择"离家近"的留学国家的家庭比例从2021年的17%大幅上升到2023年的35%。疫情经历让很多家长更注重安全感,希望孩子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回国。


调查还发现,关注预算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上升:本科生和高中生从13%增至20%,研究生和博士生则从16%涨至23%。

从成本角度来看,亚洲确实更有优势。根据QS 2025年最佳学生城市排名,新加坡、东京、香港、首尔和吉隆坡等亚洲城市的生活成本普遍低于西方主要城市,对留学生来说更经济实惠。


美国大学的金字招牌固然响亮,但留学日趋个性化的今天,综合考虑专业优势、地缘政治风险、就业前景,甚至家庭幸福感再决定一个新的方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留学故事,越来越像一场"反向淘金"。最早的淘金客蜂拥加州,人人都在同一片沙地里淘金。而今天的年轻人,主动也好、无奈也罢,要开辟新的天地。没人能确定哪里是最好的选择,但或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每一条路都充满了可能。

除标注外,图源Pexels、Pixabay。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New York Times: Man Is Arrested After Shootings at Democratic Campaign Office in Arizona,Tim Balk, Oct 23, 2024

New York Times: As Election Nears, Kelly Warns Trump Would Rule Like a Dictator,Michael S. Schmidt, Oct. 22, 2024

Reuters: In U.S. swing states, officials brace for conspiracy theories and violence,Nathan Layne, Joseph Tanfani and Ned Parker, Oct 31, 2024

TheWashington Post:Science is revealing why American politics are so intensely polarized,Joel Achenbach,Jan 20, 2024 

NPR: 'Dude, I'm Done': When Politics Tears Families And Friendships Apart,Tovia Smith, Oct 27, 2020

AIP: House Pushes to Resurrect China Initiative, Lindsay McKenzie, Sep 18, 2024

New York Times: What Is Project 2025, and Why Is Trump Disavowing It? Simon J. Levien, July 11, 2024

China-US Focus: Speculating About Trump vs. Harris China Policies, David Shambaugh, Jul 31, 2024

Context: Visa fear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 U.S vote nears, Avi Asher-Schapiro, Bukola Adebayo, Nov 1, 2024

New York Times: Where Kamala Harris and Donald Trump Stand on Education, Maggie Astor, Oct 24, 2024

The Chronicle of Higer Education: Sharp Decrease in Visas to Indian Students Alarms U.S. Colleges, Karin Fischer and Dan Bauman, Oct 28, 2024

Yale Daily News: ANALYSIS: 2024 election and Supreme Court,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beyond, Chris Tillen & Baala Shakya, Oct 25, 2024

AP News: Harris stays quiet on student loans as cancellation loses its political luster, Collin Binkley and Alia Wong,Oct 27, 2024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s Chinese students forgo US university degrees, the impact on brainpower transcends borders, Ralph Jennings and Ke Hanyan, 20 Aug 2024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Why more Chinese students are looking to Europe – and not the US or UK – for higher education, Dannie Peng,23 Dec 2023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国K12国际化教育。我们致力于专业、前沿、有高度、有温度的内容。帮助学校和家长实现融合、创新、有效、以人为本的教育。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 END -




特别推荐

👇

👆

欢迎扫码咨询



延伸阅读



👆

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甜甜圈伐木累
打开父母视野,回归养育本真!做有趣的爹妈,养会玩的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