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泽
2006年,谍战小说《暗算》首次被搬上电视荧幕,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谍战剧的开山之作”。
随后,小说又改编成电影《听风者》,同样大获成功。
有人说,《暗算》是麦家创作的一部另辟蹊径的英雄史诗,更是“最好读的茅盾文学奖作品”。
来源:豆瓣影视
小说描写了一群拥有特殊禀赋的天才故事,从仅凭一双耳朵破获敌方电台的盲人阿炳,到具备天才数学头脑的黄依依,再到破解无数密码的破译大师陈二湖。
他们不仅是谍报战线上当之无愧的天才,更是有着脆弱、不堪和迷失的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命运与人性之间的博弈与较量。
诚如小说封面上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可以解开敌人的密码,却难解人心的密码。”
读懂书中英雄的悲剧,方才顿悟:
学会成全自己,才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密码。
放下偏执,方得洒脱
阿炳是一个生于兵荒马乱时代里的“遗腹子”,天生又瞎又傻,受尽村里人的冷嘲和白眼。
可是,阿炳却有一双神奇的耳朵,能无所不知地听到村子里的一切,甚至能够凭声音分辨出狗的性别与血缘。
后来,阿炳被选入国家特别情报机构——701,成为一名“听风者”,负责侦破敌方电台。
当时,苏联突然全面改变了发报频道,使我方多年侦听成果化为泡影。
阿炳临危受命,接受了搜寻新电台的任务。
在无线电海洋里寻找特定电台,困难程度不亚于在森林里找一片特定的树叶。
然而,阿炳仅用25天,就找到了所有敌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艰巨任务。
来源:豆瓣影视
一“战”成名,阿炳成为701的传奇英雄。为表彰阿炳的战绩,组织特意颁发了荣誉和勋章,还帮他介绍了媳妇。
上天给了阿炳天才的耳朵,让他捍卫了国家利益,获得了无上荣耀;同时,命运也给了阿炳极致的执拗和脆弱。
他对自己的判断十分执着,受不得一点质疑。
在村里,孩子们捉弄他猜错了,他马上咬牙切齿地咒骂,疯癫抽搐;
初进701,同事们刚说他听错了狗的性别,他就歇斯底里地自虐咆哮。
执拗和脆弱,让阿炳的天才,变成了致命的缺陷。
婚后,阿炳不能生育,又一心想要儿子传宗接代,妻子没有怀孕,他就扬言休妻。
无奈,妻子选择“借种”来完成阿炳的“任务”,阿炳听到儿子的第一声啼哭后,断定儿子不是他亲生的,触电自杀。
来源:豆瓣影视
因为固守着“唯我独尊”的执念,阿炳局限于自己耳朵“看到”的世界,拒绝外部的一切意见,最终导致悲剧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阿炳一样偏执。
遇到事情,一意孤行,死守着自己的认知,听不进去别人的声音;
犯了错误,过分自尊,抗拒着有益的反省,认为都是别人针对自己。
殊不知,一味固执地较劲,只会事与愿违,最终自食苦果。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人一豁达便觉岁月澄明,一偏执就会认为世界不怀好意。”
人一偏执,天地就小了。
执迷不悟,只会让自己撞得头破血流,走上绝境。
放下偏执,学会接纳,才能发现自己的盲视与短视,找到内心的平和与洒脱。
爱而不得,不如悦己
黄依依是一位被国家领导人亲自召回的留美博士,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做过美国顶级破译家冯.诺伊曼的助手。
仅两支烟的工夫,她就轻松解开其他数学家苦思三天的难题,从而获得701的青睐。
破译密码过程中,黄依依各种不干正事,看闲书,谈男人,甚至满山谷里摘野果、喂小动物。
然而,她却在不务正业中,完成了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壮举——成功破解了当时敌方最难破解的“乌密1号”密码,让我国直接窥见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底牌。
于是,黄依依成了701当之无愧的“神”,只是,是一个有严重瑕疵的神。
她之所以选择加入701,不是出于家国大义,而是因为对安在天的爱意。
来源:豆瓣影视
她深爱着这个引领自己加入破译事业的领导,毫不顾忌地倾注所有心思和感情,却始终遭到坚定地拒绝。
一次次义正辞严地拒绝,让黄依依的心逐渐枯萎,最终陷入崩溃。
她试图移情别恋。只是,这种嫁接的爱情,让她一次次“所托非人”。
她先后“爱”上了两位已有家室的男同事,甚至怀上了第二位男同事的孩子,而这也成了她命运的伏笔。
最终,黄依依被这个男人的前妻袭击而亡。
黄依依为爱破译,也为爱消亡。她破解了最难的密码,却看不透爱情的密码,最终飞蛾扑火,粉身碎骨。
来源:豆瓣影视
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黄依依一样,深陷于一头热的爱情里,无法自拔。
却忘记了,让自己成为爱的囚徒,才是对爱情最大的误解。
卑微乞爱,终会被爱所伤、为情所困;
独立自爱,最好的爱情便会如约而至。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爱而不得,不如悦己。唯有悦己,方可成己。
当你做自己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放过自己,方获自由
陈二湖,701公认的破译大师,终其一生,破译了7部中级密码和3部高级密码。
这样的实力,让陈二湖备受破译部门的尊重。
荣誉等身的陈二湖,却始终被一桩“抢功”事件困扰着,成了他至死难解的心结。
当时,陈二湖与徒弟合力破译一个超高难度的密码——“火密”,一时陷入僵局。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解密的钥匙,竟然藏在陈二湖的梦呓中。
陈二湖在梦中说:“乱石的地表之下藏着一条地下河流。”
破译密码是一项孤独的工作,除了知识、经验和天赋外,幸运也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豆瓣影视
而陈二湖的梦话,就成了破译“火密”的“超凡运气”。
自此,徒弟开始有意识地记录陈二湖的梦话,为陷入僵局的破译工作带来新的线索与活力。
终于,他们成功破解“火密”。
待到上报功劳时,陈二湖认为徒弟功劳大过自己;而徒弟坚持是受师父梦话的启发,才得以成功。
面对真相,陈二湖误以为是徒弟在安慰他,坚持“功劳不是我的”,深信是自己抢了徒弟的功劳。
“抢功”一事最终成为陈二湖的心头巨石,至死无法释怀。
陈二湖,这位破解了无数密码的大师,放不下对自己实力的质疑,一辈子背负着“抢功”的包袱,遗憾终生。
亚里士多德曾说:“没有谁能折磨一个人,除了他自己。”
来源:视觉中国
人这一生,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遗憾,而最难开解的,是自己的心。
很多时候,面对已然的遗憾,我们可能也像陈二湖一样,沉浸在过去的“泥潭里”,放不下,走不出,总是作茧自缚,将自己困在心结里。
一味沉溺其中,给心房打了结上了锁,就只能一辈子背着包袱,走不出自设的人生阴影。
放下心结,学会释怀,接纳一切错失与遗憾,才能迎来人生的宽广与自由。
放过自己,是此生最大的清醒。
稻盛和夫说:“世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小说中的阿炳、黄依依和陈二湖,能识破敌人最精密的密码和暗算,却困于各自的执念,终究没能躲过命运的暗算。
人生这场修行,总有伤痛与困境,能将我们从中拖离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境由心转,命由己造。”
平和接纳,便不会为偏执所缚;选择悦己,就不会因爱而伤;学会放下,就不再为心结所困。
点亮“在看”,愿你学会成全自己,笑纳命运抛来的任何剧本,与幸福未来撞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