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科研,就是为了真正发现我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未来的专业方向,并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大学。”
来自福建某县城的W同学自学AP课程,通过科研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且凭借在联合国组织做项目的丰富履历斩获总计270W奖学金。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没有课程,那就自学
学校不设AP/IB课程,但是想申请美本,那该怎么办?
自学。
在福建某县城读书的我,在9年级就萌生了出国读书的想法,这是因为想要了解更多样的文化,而且未来想在国际组织工作,例如在NGO组织为社会公益出一份力。
但是学校并没有AP或者IB课程,我只能自学。了解到文理学院有许多有趣的课程,为了在大学期间多一些选择,我在高中阶段把能学的AP课程全部自学了,例如微积分、化学、心理学等等,就当做未雨绸缪。于是我就开始了在学校学文化课,在家自学AP、准备考试的双线作战生活。
W同学的AP和自学法语、日语的笔记
学习之余,我还报名了联合国组织的科研项目。通过选拔之后,我接触到了难民、LGBTQ群体,并作了一些研究:
疫情之下,贫困国家如何抗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讨论了委内瑞拉难民抗疫的解决方案;LGBTQ群体在受到歧视的同时,还有6种性向没有受到公平对待,因此我写了一份关于LGBTQ+的倡议书,以呼吁大众正视这个群体。
W同学做的倡议书
这些研究让原本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我,发现了社会学的独特之处,认识到社会现实比文字和数据更真实、更残酷,但也因此陷入了矛盾——未来到底是学经济学还是社会学?
让科研服务社会
出现了问题就要解决。既然我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无法确定哪个专业更适合我,那我就通过更“难”的方式来判断——翻过了高山才能知道那边的风景是否适合我。于是我报名了盐趣的科研项目,希望通过做研究来找到我更喜欢的学科。
我第一个项目做的是和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班课,讲解了行为经济学与行为决策分析的知识。此外,我们每个人还要研究自己的课题,目的是深化我们对经济学领域的认知,于是我研究了医疗领域和货币领域、会计师工作中的认知偏误。
W同学的问卷及收集结果
但是认知偏误领域文献较少,我只找到20几篇论文。在班班的帮助下,我开始拓展数据库,放大到多种语言的文献。这个过程对我最直观的帮助就是学会了更多种检索论文的方法,并且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当我发现找到的论文不能佐证我的观点时,我就去现实生活中寻找“证据”:咨询行业人士,调查是否真实存在认知偏误;调整实验方法,通过分发问卷获得答案。
做这项研究,我并不是想通过一次调查就搞个“大新闻”,而是希望通过行业研究,可以促进这个社会更加平等,而不是受到偏见和刻板印象带来的一些困扰。我觉得做这些社科研究最后都是为了整个社会服务,而不只是为了产出一篇在学术界能够产生影响的论文。
通过科研找准方向
第一个科研项目是一个跨学科研究,因此在研究经济学的时候也涉猎了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我就联想到因为心理上的偏见,我们的日常行为都戴上了有色眼镜。加上我所生活的地区较为偏僻,愈发能感受到偏见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科研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社会学。
因此我在跟导师做第二个课题的时候,选择从职场招聘中的性别问题入手。我在4个行业的21个职位中制作了42份由不同性别组成的简历,然后向几千家公司投放。有一个特殊之处是,我是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香港、内地的市民对这些方面的固有印象,然后跟我收到的公司回应进行对比。
W同学制作的简历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想在未来把这个调查扩展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我想成为一个比较全面关注全球社区问题的人,而不是单单为了学术成果而做研究。这次研究就是通过一个地区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后面的研究做一个前期铺垫。
这次的一对一指导不同于前面的班课,因为现在我正在把这次研究写成学术论文。导师会在写作过程中把需要注意的知识点、经常出现问题一一指出,规范写作。此外,这次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统计,即使问卷平台可以整理,但是我仍需要进行比较分析,就算我学过统计学的知识,可对数据收集软件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于是导师在邮件中一步一步进行指导,终于让我解决了数据的难题。
W同学看的文献
回顾两次学习经历,在班课学习中,个人参与度比较低,更多的是靠自觉,但是当大家一起做报告的时候,就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研究方法,发现自己忽略的变量,找到自己的缺陷,在下一次研究中更加注意。在一对一学习中,自己完全投入到科研状态之中,研究的课题也更加深刻、专业且具体。这样无论是个人参与度还是和导师的互动都会更高,这种教学体验更好。
而且这两次学习也纠正了我对科研的认知:原来觉得科研是学术界科研人的“专利”,但科研并不能局限在实验室里,尤其是社会科学,必须走到生活中去,把科研和社会结合起来,而不是在电脑前统计数据。我在这两次学习中也是这样做的,因为我希望不是通过喊口号这些形式来影响社会,而是通过科研走进社会实际,去收集各个方面的问题再汇集成报告,进而影响这个社会。
丰富的履历让我手握百万奖学金
为了获得奖学金,我申请了很多院校,目前收到了14封offer,包括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之一的曼荷莲文理学院,其中包含了150W人民币奖学金和6W的生活费;另外还收到了伍斯特学院的offer,包含114W的奖学金。我过去3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未来正在向我招手。
我猜测是我的经历和思考打动了招生官。我在文书中,从边界问题引入,谈及了我的高中,因为政策问题我无法离开县城去大城市读书,这是地缘上的边界。而后谈及生活中的LGBTQ群体及为他们发声的人,被泼牛奶且被恶语相向,这是思想上的壁垒。所以边界不只是地理上的,还存在于人性、刻板印象中,由此引出文书的主题——社会不平等。
W同学的研究经历
此外,我把在联合国和盐趣的有关不平等的研究进行介绍,也写下了自己通过这些活动和家乡的和解,以及把对社会正义的希望带到新社区的一种信念。就像村上春树所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总要有人为人类的福祉发声,而我愿意成为其中一员。
在W同学身上,我们看到了通过做科研找到自己兴趣的过程,丰富的经历帮助学生斩获270万元的奖学金。相比于上了大学才发现选错了方向,做科研可以更快地帮你找到方向,降低时间成本。
如果你也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通过科研为申请加分,拿到奖学金,欢迎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盐趣学术顾问微信,进行一对一免费学术咨询。
盐趣不仅能够帮助你提升科研背景,增加申请竞争力,更能成为每一位同学的科研引路人,带领大家去探索这个世界。
(扫码可咨询一对一定制服务)
科研讲解
往期回顾
《宁可不去双一流也要选它,这所学校到底有什么魔力?》
《今天和地球人一起赏月的,还有马斯克的1000多颗trouble maker》
《30年后,每年将有300万中国人不用过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