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上午,已经连续72小时没有地震灾区病人送到医院,标志着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和‘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第一阶段工作基本进入尾声。”今天上午,上海援藏医疗专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晓彬告诉记者,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重伤人员被紧急送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救治,应急机制随即启动,经全力救治,无一名转诊伤员死亡。
多次模拟演练成为实战
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原本按计划已返沪休假的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和“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立即响应,主动请缨,相继在两天内全部返回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和其他工作岗位。
张晓彬告诉记者,1月7日晚上10时他赶到医院时,整个急诊科已动员起来开展急救。该急诊科作为灾难医学培训中心,对于地震等群伤群发事件已进行了充分的演练和准备。“只要救护车到达门口,30秒内团队就能完成相应准备,将病人送到抢救室。”张晓彬表示,得益于团队平日的训练磨合,整个抢救工作顺利开展。
令张晓彬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5岁的藏族孩子。送到医院时,孩子已意识不清,生命体征非常不平稳,血压基本测不到。“医疗团队在第一时间展开急救,到了复苏室以后,我们对他进行了血管按压以及气管插管,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据了解,随着72小时无地震灾区伤员送至医院,目前急诊科的工作已经转入第二阶段,随时准备收治零散的伤员以及受伤、患病的抢险人员。
取消休假返回医院救治
“如果没有上海医生,我肯定就没命了,非常感谢。”今天上午,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病房,54岁的巴桑顿珠激动地拉着上海援藏医疗专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冯键的手,感谢医生挽救了他的生命。
巴桑顿珠说,地震发生时,他的胸口被砖石砸到,伤势非常严重,被救援人员救出后,从定日县紧急送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他被诊断为右侧血气胸,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就在他被送到医院时,冯键也正好赶到医院。“我原本准备回上海休假,在西安接到了消息,请示后立即返回日喀则,到医院后为巴桑顿珠做了手术,他的伤势是最严重的。”
经过一系列紧急治疗后,巴桑顿珠目前伤势平稳。据了解,当天从定日县转诊送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伤者无一例死亡,上海援藏医疗应急机制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刻,上海就立刻派遣医疗团队赶赴灾区,前后方配合衔接顺畅,使整个救治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巴桑顿珠就是接受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派到现场的藏族医生达娃琼达的初步筛查后,被及时判断为需要立即向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转诊,从而化险为夷。
心理干预也是工作重点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陈佳华告诉记者,目前36名援藏医疗队员涉及骨科、创伤、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基本上地震伤员都能得到妥善有序的治疗。目前,一些难度较高的手术基本完成,后续将完成一些难度较小的手术。
医院目前的重点是上转和下转,有一些病情比较重的伤者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或更丰富的资源救治,将接受评估是否转移到拉萨。对于一些经治疗已基本康复的伤者,将在综合评估后转到当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特派记者 李一能
图片 | 徐程
编辑 | 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