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龚正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3个2024年和民生相关的数据引起我的注意:公园总数达到973座,全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近900公里,开设小学生爱心寒暑托班928个。这3个900,和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密切相关,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密切相关。
今年龚正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3个和2024年民生相关的数据:公园总数达到973座,全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近900公里,开设小学生爱心寒暑托班928个。显然,这3个“900”,和老百姓的高品质生活密切相关,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密切相关。
先说公园。上海正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距离“到2025年底公园总数超过1000座”的“千园之城”目标仅一步之遥。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最便捷的地方。这几年,上海不仅新公园越来越多,老公园也迭代升级,游客体验越来越好。
比如,“无界公园”越来越多,中山公园、世纪公园、长寿公园等陆续拆墙透绿,让公园与城市无界融合;越来越多的公园不仅24小时开放,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和活动空间,还提供热水等贴心服务,使公园不再只是一个休闲的去处,更像一个城市的公共客厅,随时欢迎市民的到来;赋能“公园+”建设也越来越多,延展自然教育、体育、康养等丰富功能,让城市中的新空间新场域承载起新业态、新发展。
再说轨道交通。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的6.6公里建成通车,实现上海轨道交通零的突破。2024年,建成机场联络线、17号线西延伸共67公里轨道交通线,20号线一期东段、上海示范区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开工建设。1993年至2024年,上海地铁从单线到成网,从观光运营到交通主干,便利了乘客的出行,也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
市民生活离不开轨道交通。上下班、生活娱乐、购物办事……只要一出门,地铁绝对是第一选择。地铁四通八达,不用考虑早晚高峰道路拥堵、市中心停车难题,节约了很多时间和费用。地铁还有很多人性化服务,比如去年推出的行李寄存服务需求量就很大,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
最后说小学生爱心寒暑托班。《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持续办好“爱心暑(寒)托班”,每年开办不少于500个爱心暑托班、不少于100个爱心寒托班。
爱心寒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公益性看护,为上班族解忧,缓解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多元活动。但爱心寒暑托班的名额都靠“秒杀”,一位难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里的3个“900”,成绩来之不易,是政府心系群众,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缩影。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为民办实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日益广泛。为民办实事要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实事有量也要保质,要多在服务上下功夫,多在细节上做文章,要把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屠瑜
编辑 | 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