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钟楼体检 大学教授研发新技术让文物焕新

民生   2024-11-06 13:49   陕西  

在西安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个科研团队,他们给西安钟楼做“体检”、在城墙安装“稳定器”、为榆林卫城“打封闭”……他们研发的新技术能够为古老文化遗产带来“新生”。



钟楼作为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但随着岁月的侵蚀,裂缝、渗水、结构老化等这些病害问题,让600多岁的它渐显疲态。管理单位就曾经发现钟楼基座结构出现水渍、返碱、砖块掉皮等现象,为此他们找到了专家寻求答案。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朱才辉:“他们认为这个是因为钟楼外侧基座的花坛的浇灌,水进到钟楼基座里面,我们到现场去做了很多监测,基于无损探测技术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最后认为这个基座的渗水原因,主要是因为是降雨引起的,跟这个花坛的浇灌没有关系。”


如何在不损害古建原貌的基础上,精确监测病害,有效修复古建,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朱教授带领的文物科技保护团队研发出了无损探测技术,相当于给钟楼基座做了一次“CT扫描”。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朱才辉:“我们通过现场的无损探测技术,包括比如说地质雷达、面波仪或者声波探测技术,主要是探测它内部的一些结构病害,或者是它内部的一些裂缝空洞,或者含水体,通过相应的建模技术 可以把它的病害进行3D重构,能够反映现役状态下的病害特性,可以对未来的病害扩展规律,进行进一步的预测预警。”


作为一名在西理工土生土长的“80后”教授,朱才辉主要从事黄土力学与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古建筑、砖土古遗址病害的研究修复,则纯粹出于爱好。目前,这一技术获得了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也应用在西安钟楼、阿房宫遗址、榆林卫城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中。如今,朱教授团队还在钻研新的目标。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彭森:“我们发现全国现存有70多万处砖土古遗址,40%存在重度病害,像塌落、深部裂缝这种病害,目前我们针对这些土遗址也在进行改性材料的研究,主要做的是植物材料的研发,它具有很好的粘结效能,抗雨水冲刷,和素土进行对比之后发现,素土可能就一天就会溶解,但是改性材料可以达到200多天左右,我们后面准备把它用到现场进行实验,看它的一个修复效果。”
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记者:王晶
编辑:孙雨
审核:林强 张旭辉
终审:侯璟
大家都在看

噩耗传来!9人遗体已找到


致敬科研工作者

↓↓↓  ↓↓↓

陕西都市快报
一档王牌民生新闻栏目,西北地区唯一的全国电视百佳栏目,西安地区收视率名列前茅的优秀栏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