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若能新增4亿农民进城 城乡二元结构将发生质变

财富   2024-12-12 09:19   北京  

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城乡二元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发表大会演讲,围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推进城乡融合的内容进行了深度解析。

《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一系列举措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黄奇帆认为,这些举措预计将促进4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

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约为9.33亿,城镇化率达66.16%。黄奇帆表示,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8%,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18个百分点的差距,涉及约2.5亿在城市务工常住但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

黄奇帆认为,如果解决农民工落户的问题,就能把这2亿多人变成真正的城市居民。他预计,再过数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应该提高到至少75%甚至80%,还有2亿左右现在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将在进一步城市化后进城。

他进一步谈道,新增4亿农民进城,将带来三方面利好。

一是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将具备条件。“如果实现上述目标,到2035年或2040年,现有农户数量会减少到7000万户左右,户均可达到30亩地。”由此,农业机械应用、农业科技推广将有成熟的条件,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田撂荒化等风险也能得以有效规避。未来,专业务农户均年收入有望提升到10万多元,与进城务工的收入大体相当。

二是将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动能。“如果在未来十年内持续推进近4亿人口进入城镇落户,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城镇劳动力供给,消化相对过剩的房地产库存,摊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还将为推动形成一批新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打下基础。”黄奇帆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还是要靠以城带乡,“超级大城市的齿轮带动各类中小城市的齿轮运转,中国经济这个超级大机器才会越转越稳、越转越好”。

三是数千年来中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文明占主导的现象将成为历史。他认为,如果能够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体一样的水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将出现质的变化,即由过去由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真正转化为工业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乡村新政知见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汇聚“三农”大政要论,在这里,读懂中国农业农村。 投稿与交流邮箱:dynjnc@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