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川二线项目办公室内,计划控制工程师张维正全神贯注地审核着手中图纸,时而俯身标注,时而对比数据......在他心中,精准审核图纸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不容有一丝差错。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与专注,贯穿了他在项目工程建设领域的每一步。
蒙西深耕,夯实基础
“张工,这次施工变更涉及到阀室地下基础加固,时间又紧,我担心咱们没法按时完成相应资料的整理和申报。”同事小马面露难色。
“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我先和你梳理下变更的核心要点,你负责收集现场实际数据,我去和设计、监理沟通确认细节,咱们分工合作,一定能按时完成。”张维说。
在蒙西项目进入阀室施工攻坚阶段时,作为项目部的技术工程师,张维遇到了一个关键的变更——阀室地下基础加固工程。原设计要求使用特定类型的钢筋混凝土,但经过地质勘探后,发现地下存在未预见的软土层,这可能影响到阀室基础的长期稳定性。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张维立即行动起来,与设计团队紧密合作,重新评估了地质条件,提出了改用水泥土搅拌桩法以增强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同时,还将详细的变更申请文件提交给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批。通过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地下基础加固工程的变更难题,还为整个项目的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雄商攻坚,突破险阻
雄商高铁迁改项目动火连头时间紧,地下水位高,现场情况复杂,还涉及到管线权属方的协调,万一出点岔子,停产影响的范围可就难以控制了。
当团队成员担心这一问题时,张维沉稳地回应:“咱们多次去现场实地踏勘,不是白跑的。而且在方案里对每一个工序衔接、流程操作细节都做了详细规划,就是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为确保动火连头任务按时完成,张维带领团队多次到现场实地踏勘。那段时间,张维几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白天,他们在施工现场忙碌奔波,积极与管线权属方沟通,对接工序衔接、流程操作细节,解决各种难题。晚上,回到办公室继续整理资料,反复论证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控制了站区管线放空、氮气置换停产影响区。这一方案减少了施工资源投入,保障了动火连头安全顺利完成。
川二创新,与时俱进
2024年下半年至今,张维担任川二线川渝鄂段(铜梁-潜江)项目部计划控制工程师。面对新岗位的挑战,他与时俱进,采用P6软件建立项目进度管理制度,制订进度管理目标,落实进度计划责任。
“这P6软件可不简单。以往咱们用Excel表格做进度计划,各环节关联不直观,调整一个节点,其他相关部分得手动一个个改,特别麻烦。P6软件能构建一个动态的可视化模型,各个施工环节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张维说。
为使P6软件发挥出高效率,他建立了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可视化动态施工甘特图以及作业、资源使用刨析表,把每个施工任务精确到天,分配好责任人。通过实施进度计划跟踪、检查、纠偏、调整,编制进度报告等措施来实施对项目建设的控制。同时,利用软件的预警功能,一旦某个环节进度出现偏差,系统自动提醒,就能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每个项目对张维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他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项目施工。
——推荐阅读——
图文|谢乐江
编辑|沈毅芹
排版|马亮
审核|劳火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