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86年,2007年以来一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振兴中华 繁荣戏曲
中 国 戏 曲 学 会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中华戏曲》第七十辑
目录及摘要
1.金代“散乐人”碑刻考|段飞翔 逯砚秋
2.阳泉南杨家庄村新见元院本演出壁画刍议|陈枫
3.汾阳市刘家堡村关帝庙剧场考述|雷桂萍
4.太行山西麓古村落民间信仰的构建、变迁及演剧习俗——以山西阳泉三都村田野调查为个案|邓星亮
5.重返元曲本色:凌蒙初曲学思想与晚明曲坛风貌|祁雁蓉
6.清代内廷大戏《征西异传》编创考论|李飞杭
7.《安天会》考论|张紫阳
8.福州府旧志所见当地民间演剧文化生态——兼论旧志对文人戏曲史料的忽视|林光钊
9.清代客家山区的演剧传统及其空间建造——以广昌尖峰胡氏文书为中心|彭兴
10.“班园一体”制下的晚清上海梨园纠纷案初探|林秋云
11.陈栩戏曲观念及其创作实践探微|陈美青 乔慧
12.民国上海永安乐社考论|王方好
13.“民间性”的析取与再造——对《三关排宴》经典化机制的省察(1956—1962)|牛婷婷
14.新编昆剧舞台叙事的现代转型|王珮璠
15.日本“伎乐”《金刚力士昆仑曲》与南朝荆楚傩戏|岳俊丽
16.文献东传与异域著录|杨慧
壹
[题目]金代“散乐人”碑刻考
[作者]段飞翔 逯砚秋
[摘要]散乐是中国古代技艺领域中的重要术语,因其内容所指的宽泛性,决定了其与传统音乐、古代戏剧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散乐人”碑刻信息的梳理与分析,发现金代“散乐人”以家庭或家族模式,搭班组成以四、五人制为基础的班底,符合当时的脚色体制,利于当时戏剧的完整呈现;成员间的亲属关系,不仅利于戏班的管理和技艺的传承,同时也可以保证戏班的长期发展与稳定。而“散乐人”乐户的身份也助力了宋金以来祭祀典礼仪式中戏剧的发生。因此,从“散乐人”之间密切的亲属关系、复杂的社会地位、多栖的生存方式以及乐籍制度下的群体心态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对中国古代戏剧史、优伶史、婚姻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散乐人 散乐 乐户 露台 戏班
贰
[题目]阳泉南杨家庄村新见元院本演出壁画刍议
[作者]陈枫
[摘要]阳泉南杨家庄新见大德十年(1306)戏曲演出壁画,其画上共五人,形象特点鲜明,自左起从上到下分别对应末泥、引戏、副净、装孤、副末,完全符合《南村辍耕录》所载院本演出“五花爨弄”的脚色配置。该壁画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戏曲史料价值,首先其是目前首见的具有明确纪年的元院本演出壁画;其次,其填补了阳泉元代壁画类戏曲文物的空白,同早先的平定姜家沟宋墓乐舞壁画、平定西关M1金墓演出壁画一起共同印证了当地宋、金、元时期演剧活动的繁盛和一脉相承;最后结合戏台、碑刻等戏曲文物可知,院本演出广泛流行于当时的神庙演剧当中,而墓葬中戏曲演出壁画的大量发现则是民间事死如生思想观念的体现。
[关键词]戏曲壁画 元院本 民间演剧
叁
[题目]汾阳市刘家堡村关帝庙剧场考述
[作者]雷桂萍
[摘要]汾阳市刘家堡村关帝庙创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坐西向东,现存正殿、献棚、北侧殿、南北配殿、戏台及 20 余通碑刻。庙内正殿彩绘壁画,神龛两侧为描绘供馔献艺的燕乐图,其中女乐尤为珍贵,画风形成当与明代汾阳为庆成王、永和王二郡王府所在地有关,受宫廷文化影响。戏台历经多次重修,留有舞台题记多条,记录了神庙演戏酬神活动。佛道信仰的民俗化、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安定成为剧场发展的助推力量。
[关键词]汾阳 刘家堡 关帝庙 剧场
肆
[题目]太行山西麓古村落民间信仰的构建、变迁及演剧习俗——以山西阳泉三都村田野调查为个案
[作者]邓星亮
[摘要]通过对太行山西麓三都村民间信仰的构建、变迁和演剧习俗的考察,可知三都村民间信仰是由信仰空间构建、信仰空间变迁与信仰实践活动三方面共同组成的整体。其中,三都村演剧习俗实乃当地信仰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受到三都村地方乃至更广阔的区域社会中多重因素的影响,诸如自然经济、地理环境、宗族乡绅、社会变化、文化传播等,并共同推进三都村民间信仰的发展变迁。这种信仰特征虽无法完全涵盖民间信仰与晋东乡村社会互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对我们理解该地区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认识该地区乡村演剧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太行山 古村落 民间信仰 演剧
伍
[题目]重返元曲本色:凌蒙初曲学思想与晚明曲坛风貌
[作者]祁雁蓉
[摘要]凌濛初是明代重要曲论家,针对晚明曲坛日益文人化、骈俪化、案头化、俚俗化的趋向,他主张重返“元曲本色”,以“本色当行”论为核心建立了其曲学思想体系。首先,凌濛初有意将“曲”与“诗”“词”相区别,从音乐性、临场性和通俗性三个方面界定曲体本质特征,意在将“曲”提升至本体地位;其次,凌濛初的曲体流变论伴随着他对晚明曲坛的批评展开,一方面针对高华工丽、徒取藻辞的曲风,另一方面针对不识法律、不遵古法的乱象;最后,凌濛初在继承前人“本色”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本色当行”的外延与内涵,向外指自然古朴的语言风貌和合乎“本腔正调”的体制范式,向内指内容描写的自然写实和情感表达的真实动人。总之,尚自然、重本色、贵本真是凌濛初曲学思想乃至其文艺思想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凌濛初 曲学思想 本色当行 贵真 晚明曲坛
陆
[题目]清代内廷大戏《征西异传》编创考论
[作者]李飞杭
[摘要]清代内廷大戏《征西异传》以讲述薛丁山、樊梨花征西故事为主,目前已知有三个形态的剧本,道光朝上演之《征西异传》与光绪朝上演之《西异传》乃异名同本。通过对现存剧本比较和内容推断可知,戏曲《征西异传》(《西异传》)应改编自小说《说唐三传》第7回至第69回,二者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脉络一致。在以宫廷戏曲为审美主导的基础上,《征西异传》继承了小说的叙事风格,并对小说的部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了增改调整,串头本中记录的戏曲场面调度精致熟练,呈现出的宫廷武戏艺术水准较高。整合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与方向,《征西异传》或为清宫规模超大的隋唐故事连台大戏中的一部分,对该剧的考证可以弥补宫廷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征西异传》 《说唐三传》 编创 樊梨花
柒
[题目]《安天会》考论
[作者]张紫阳
[摘要]《安天会》主要演出孙悟空闹天宫故事,也包含《北饯》等唐僧辞别长安的剧情。它主要从流入民间的康熙旧本《昇平宝筏》中取材并杂取了部分前代西游戏,而非直接截取张照改编的乾嘉本《昇平宝筏》。从演出记载看,其产生时间上限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下限可能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迟为乾隆十年(1745);编创者为民间戏班。《安天会》的编创及流传反映出民间对两种不同版本《昇平宝筏》的接受态度,也意味着“俗气”的旧本西游戏一直持续影响着后世。
[关键词]闹天宫 《安天会》 《昇平宝筏》 西游戏曲
捌
[题目]福州府旧志所见当地民间演剧文化生态——兼论旧志对文人戏曲史料的忽视
[作者]林光钊
[摘要]福州府旧志存在约63条戏曲史料,通过这些史料可见当地民间演剧活动多依于岁俗,演剧场所较为固定,民间多有演剧轶闻的流传等,反映出当地纷繁多样的戏曲生态。基于福州神灵信仰的繁盛,福州府旧志戏曲史料亦呈现出浓厚的信仰特征。同时必须意识到,旧志对文人戏曲史料有所忽视,而这与旧志编纂传统及资政、教化的官方意识与文人演剧多以娱乐为旨归的矛盾有关。
[关键词]福州府旧志 戏曲史料 文化生态 资政 教化
玖
[题目]清代客家山区的演剧传统及其空间建造——以广昌尖峰胡氏文书为中心
[作者]彭兴
[摘要]通过对双湖村中屋下胡氏系列文书尤其是《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合村修戏台行宫各甲捐簿》等民间戏曲文书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以广昌为代表的清代客家山区演剧传统的形成,抑或是作为其物质延伸的演出空间建造也即戏台修建,都离不开区域社会经济的支持。首先,以孟戏为标志、独具特色的演剧传统的形成过程,及其物质延伸的戏台的建造,都与区域内如中寺港制瓷业的发展,以及明清客家移民对山区开发进程的加快息息相关。其次,具体到戏台建造过程中的资金筹集,作为消费者的普通民众通过自愿捐资与带有强制色彩的按甲摊派相结合的戏资筹集模式,有效解决了戏台重建过程中的资金困境。总之,从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到微观的社区集资模式,都是清代广昌客家山区演剧传统形成、演剧空间建造不可或缺的基础。
[关键词]客家山区 胡氏文书 演剧传统 戏台修建
拾
[题目]“班园一体”制下的晚清上海梨园纠纷案初探
[作者]林秋云
[摘要]与清代前中期戏事案件大都发生在行业外部不同,晚清上海的梨园纠纷大都是行业内部伶人和戏园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因工时、薪资、单方面中止合约、跳槽等原因引起的劳资争议。纠纷的发生与上海剧场“班园一体”制下伶人的自由流动有关,同时也是凸显名角价值、伶人身份近代转型的结果,说明了伶人与戏班/戏园之间更为纯粹的雇佣关系。这种异于传统的关系也体现在角色不分资历深浅、不白效力、双方订立合同、戏园按月提前支付薪酬,以及通过诉讼、报上刊登告白来解决争端等颇具现代性的用工模式。
[关键词]班园一体 戏园 伶人 梨园纠纷
拾
壹
[题目]陈栩戏曲观念及其创作实践探微
[作者]陈美青 乔慧
[摘要]陈栩是晚清民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他自觉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理念,但又顺应时代的趋势,遵循原则而不固守。他认为,戏曲创作者应具有识谱、知曲、制曲层进关系的前期经验累积;作品要声律、曲意并举,曲白比重合宜,衬字有度、排场得当;因戏曲有醒世喻人的价值,故内容上应端庄忌猥亵。陈栩身体力行并言传身教,对自己、子女及弟子的作品加以规范和指导,不断实践和反思着自己的戏曲观念。
[关键词]陈栩 《学曲例言》 《文苑导游录》
拾
贰
[题目]民国上海赓春曲社考论
[作者]王方好
[摘要]作为民国上海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曲社之一,赓春曲社成立于1902年,解散于1950年。该曲社受晚清重视国粹思潮的影响,以保护传承昆曲艺术为宗旨,并以“同期”“彩串”“义演”三种形式举办了大量的曲会活动,在沪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赓春曲社在传承昆曲艺术、扶持昆剧传习所、促进昆曲表演形式革新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赓春曲社 发展过程 历史贡献 经验
拾
叁
[题目]“民间性”的析取与再造——对《三关排宴》经典化机制的省察(1956—1962)
[作者]牛婷婷
[摘要]《三关排宴》的经典化是在特定的文艺语境下,由文艺批评、改编实践、文艺传播等多种机制合力促成的。文艺批评和文艺传播作为经典化的外部机制,发挥了引导、阐释评价和价值赋予等功能;改编实践则是以接续传统,析取与整合“民间性”的文艺资源,对其进行现代化的重构与再造为要义。作为替代性经典,《三关排宴》需要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上建立其经典性,既要与先行结构保持接续关系,又要在共时层面具备“范例”的价值。这个过程揭示了传统戏改编和民间文艺资源经典化再造的内部机制及其难题、限度。
[关键词]《三关排宴》 经典化 文艺制度 民间性
拾
肆
[题目]新编昆剧舞台叙事的现代转型
[作者]王珮璠
[摘要]在舞台叙事这一不同于故事原型和戏曲文本的第三重叙事中,新编昆剧一方面继承着传统的情节结构模式、表演程式,另一方面契合于现代人的生命体验,从而创造出具有现代意义的舞台叙事模式。其中,“魂梦”模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灯光、布景、音效等技术手段,着力塑造多重舞台叙事时空;“游殿”模式借两脚色对话的虚拟表演,带作者入戏,替观众吐露生命情感。这两种模式都从传统戏曲文本叙事层面,立体转型为当代戏曲舞台叙事中具有独立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形式结构。这一形式转型与现代戏曲更关注人自身的生命体验、审视人的自我冲突的精神内涵相表里,共同构成了新编昆剧舞台叙事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新编昆剧 舞台叙事 魂梦模式 游殿模式 戏曲现代性
拾
伍
[题目]日本“伎乐”《金刚力士昆仑曲》与南朝荆楚傩戏
[作者]岳俊丽
[摘要]日本今遗存的“伎乐”《金刚力士昆仑曲》由金刚、力士、昆仑三个人物共同参与表演。金刚、力士原为佛教护法神,表演所用假面形象可在南北朝石窟寺造像艺术中寻得其文化渊源。昆仑的名称来自昆仑奴,犬齿兽耳的假面形象是融合佛教中的外道以及中国传统傩仪傩戏中的恶鬼而成。金刚、力士、昆仑三个脚色共属一曲——《金刚力士昆仑曲》,表演的是金刚、力士联手降伏外道昆仑的故事情境。此曲直接源出南朝荆楚傩戏——《金刚力士逐疫》。金刚、力士具有驱邪避秽的职能,是二者得以进入驱傩仪式的基本前提,体现出佛教文化对荆楚民风民俗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金刚力士昆仑曲》 假面形象 荆楚傩戏 佛教文化
拾
陆
[题目]文献东传与异域著录——日本所见戏曲目录的编纂、体例及价值
[作者]杨慧
[摘要]我国戏曲文献在东亚传播甚广,文献的外传促进了域外书贾、学者对戏曲目录的编纂工作。日本近世戏曲目录的编纂与戏曲文献东传密切相关,其编纂初衷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从记录书目信息到属意戏曲专目的发展过程;其著录方式多延续、借鉴我国戏曲目录,相似之处颇多;其编纂体例兼备簿录式目录、提要式目录以及专题目录等多种形式。其价值体现在展现出与中国戏曲目录相似的著录规律,同时也能够为探讨日本戏曲学的发展细节提供重要文献依据。
[关键词]日本 戏曲目录 编纂 体例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