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导师——工热园丁奖”

文摘   2024-10-25 10:17   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生教育,作者教育处


“我最喜爱的导师

——工热园丁奖”

2024年

国科大思政项目——薪火相传系列活动

 “我最喜爱的导师——工热园丁奖”活动旨在通过研究生自主评选,以学生的视角深入挖掘研究所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导师典型,集中展现研究所导师群体崇教爱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在所内深化导师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营造浓厚的师生情谊氛围,激励广大研究生导师以学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引领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




获奖导师(以姓氏拼音排序)
杜强-先进燃气轮机实验室
作为一名导师,杜强老师超常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深深感染着学生们,亦师亦兄的相处方式让学生们受益良多。他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为学生自身发展考虑。杜老师对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方向的重难点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刚入学时,为学生们精细化地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和文献阅读计划;在撰写研究论文时,引导学生们学会对论文进行规划,包括实验前准备、处理怎样的数据、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果等,避免数据与论文研究目标“脱节”。杜老师常告诉学生们,“科研工作急不得,要踏踏实实,严谨认真,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分析流动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他总是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他说,“学生就要和老师待在一起,这样老师能多了解他们,学生也能进步得更快” 。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每一位学生都是我的朋友,“瞄准国家亟需,提高个人和研究团队的研究目标,研究真问题的前提下真研究问题是我们一起奋斗的目标”。


韩巍-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学海无涯师作舟,引领学子渡波涛。韩巍老师以互动式教学为指导,激励学生在学术最前沿探索新知,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创新概念、勇于挑战未知领域、积极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他时刻关怀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细致入微,无论是在科研探索、日常生活还是未来规划上,都给予学生们坚实的支持和深切的关怀。他的辛勤付出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培养的学生多次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院长特别奖、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他的教诲如同春风化雨,激发了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书育人”的深刻内涵,成为了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中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提出并解决问题,提高学术兴趣。


李国庆-轻型动力实验室
李国庆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实验室的成员之一,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在教学和学生指导方面也同样尽心尽责。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他的授课风格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也注重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和工程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科研指导方面,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既给予了充分的学术自由,又提供了细致的指导。他善于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并在每个阶段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学生们普遍认为,李老师不仅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李老师也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在学术上给予帮助,也时常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生活状态,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他的带领下,许多学生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三尺讲台,用粉笔和激光笔留下知识的足迹。千张面孔,用眼神和聚精会神书写对知识的渴求。

果壳代代,人才辈出。教学相长,践行责任,传承使命。


李继超-先进燃气轮机实验室
在科研方面,李继超老师不仅充满科研热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更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研前沿的敏锐洞察,为学生点亮了学术探索的明灯。李老师科研经验丰富、思路清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给予有效的指导。他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对待自己和学生的工作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耐心细致,诲人不倦,从实验设计、进行到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他都全程精心指导。李老师是学生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科研工作中的榜样。除了学术上的指导,李老师也是学生们生活上的良师益友。李老师平易近人,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文体活动,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他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在生活中给予了学生许多帮助。他心系学生个人成长,鼓励学生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尽己所能的帮助。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教师的任务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如何生存,以适应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吕清刚-循环流化床实验室
吕清刚老师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既严厉又和蔼的导师。面对科研工作,他总能保持极大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一张简易书桌,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他那忙碌工作的身影,是学生们每次路过他办公室门口总能看到的画面。他深爱着科研事业,科学研究虽然艰苦,但是他从来都是乐在其中。他的日常工作总是非常繁忙,周末加班更是常态。但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会定期询问研究生课题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科学前沿的敏锐洞察让每一位研究生钦佩,他时常教导研究生们要学会提炼课题中的共性基础科学问题,鼓励大家进行科研创新。此外,他还是一位朴素自律的学者,一身简装和一个双肩背包是他上下班的标配。春风化雨,身教胜于言传,他对自身的严苛和对科研的坚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把对科研的热爱传递给学生,保持好奇心,做创新性的科研、做接地气的科研


隋军-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隋军老师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研工作者,更是学生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工作方面,作为副所长兼博士生导师,他勇于承担起学术、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责任。忙碌的工作使得他经常在路上或者家里深入细致地解答学生们在科研中的困惑。在每一次的讨论、每一次的实验、每一次的思考中,他的陪伴和指导都是学生们最宝贵的财富。由于研究院新成立,他经常关切地询问学生们是否适应新环境。生活上遇到困难,他也会尽全力帮助解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此外,他还关心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叮嘱试验任务重的学生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并且亲自带领学生们去参加各类运动。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智慧的启迪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每一位学生都像是一株渴望成长的树苗,而他则是那辛勤的园丁,用经验和智慧用心培育着每一位学子。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师领进门,行在个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田振玉-燃烧动力学研究中心(筹)
田振玉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赞誉。在课堂上,他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专业知识,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实际案例,还时常引入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热情。此外,他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他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无论是课堂上的即时疑问还是课后的深入思考,都能得到他耐心细致的解答。田老师还非常关心学生的个人发展。他不仅在学业上给予学生指导,还时常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种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以其卓越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和尊敬。他的教学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启迪了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教育工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我深感使命神圣、责任在肩。我将一如既往的在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中展现教师的担当,努力抢占燃烧化学领域科技制高点


张新敬-储能研发中心
张新敬老师在专业领域有着扎实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他致力于储能领域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知识边界,为推动储能行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指导学生时,他耐心而细致。他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想法,给予中肯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意见。他常把“随时交流”挂在嘴边,也确实做到了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培养学生方面,张老师注重全面发展,他积极组织学术交流会,鼓励学生们分享学术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他和蔼可亲,无论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惑,他都会用心倾听并给予恰当的建议。他就像一位引路人,引领学生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又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温暖的鼓励和支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让学生们在他的关爱下茁壮成长,张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科研和教学的热爱,影响着每一个与他接触的学生。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导师,我体会和感受到了的深深的责任感、成就感与幸福感。以师者仁、德为先自我勉励,激励学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郑会龙-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实验室
郑会龙老师在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始终秉持着对科研的无限热忱。他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还时刻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推动行业的创新与进步。在对学生的指导方面,郑老师凭借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清晰的思路,总是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指出当下需要解决的关键点以及后续的研究思路,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他对每位学生的学术进步极为关心,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不仅在研究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更鼓励他们拓宽视野、勇于创新。除了学术上的指导,郑老师在生活中也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常与学生交流谈心,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建议,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他的关怀不仅限于学术,更体现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我想尽我所能培养能够创造未来,引领科学前沿的科技工作者,愿每一个学生都能保持思想活跃、充满浪漫主义情怀,能从生活中的每一丝色彩扩展到科研领域中的更多灵感。真创新、真实践,体味科研的过程,体味修行的过程、体味人生


朱治平-循环流化床实验室
朱治平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位关心学生、懂得倾听的引路人。在指导学生科研工作方面,作为实验室主任兼博士生导师,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仍会抽空和学生们一起深入细致地探讨课题安排。大到学业节点、课题方向把控,小到试验工况设计、试验结果分析,朱老师都能给予清晰的研究思路和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同样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生活状态。作为实验室“年长的”师兄,他经常风趣幽默地分享自己当时的学习及生活经验,叮嘱开展试验任务重的学生劳逸结合、注意锻炼身体。此外,他还能够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朱老师鼓励式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了科研自信,引导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这个充满奋斗和希望的团队里,他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舵手,为学生指引着前进的航线。

——我心目中的老师



























获奖感言:

以身作则,善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指导学生,老师与学生相互成就



END


来源:教育处


编辑:丁昊萱

责编:魏   曼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所重要新闻和科研动态;工程热物理学科前沿和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