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小到县文联、到河南省文学院,再到北京市作协,她凭借着惊人的天赋和对文学的热爱,一步步迈向更广阔的世界。
2023年,70后作家乔叶以聚焦乡土中国现代化的长篇小说《宝水》斩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乔叶文学生涯中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几十年耕耘与探索给予她的奖赏。
“写作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内心的自由感是非常迷人的。”乔叶对南都记者说,虽然文学之路道阻且长,但在乔叶这里,“热爱大于一切”,即便艰难“也是自己喜欢的那份艰难”。8月18日,在2024南国书香节期间,“此心安处是吾乡——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读者见面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1号会议室举行,乔叶与羊城读者一起畅聊了故乡、人情和文学中的自我成长。
南都:来聊聊你的写作道路。你是从散文起步的,很年轻的时候就给报纸副刊投稿,写了十几年,也出版了很多散文集。为什么喜欢散文这种文体?
乔叶:这还是跟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系。我因为上的是中师,毕业后就回到了我们那个乡村小学教书。在基层小学,我算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什么都教。相当于你是长城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其实在乡下那个时候比较孤独。为什么给报纸投稿?因为只能看到报纸,那时候的我没有读过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没有读过很好的文学期刊。看到报纸副刊,觉得就是文学了,就投稿。
我的投稿和发表之路是很顺利的,最开始在我们市一级的报纸副刊发,因为看我们的地方报纸最方便。后来发得挺多的,编辑建议我可以往更大的报纸投。我1993年开始在《中国青年报》发东西。从1990年毕业到2000年左右,其实我一直都在写散文,写得挺多的。我到河南省文学院工作之前已经出了七本散文集。
乔叶文章《创作改变命运》
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2年12月25日06版)
南都:你是因为什么契机调到河南省文学院的?
乔叶:因为写散文、出书,在地方上来说也还比较显眼,省里的文学前辈看到了我的一些才华,同时省里可能也是为了文学人才梯队建设,在全省选拔好苗子,我算是其中一个。
我调到河南省文学院是29岁。其实我当老师四年之后就去县里工作了。因为县里觉得我是个笔杆子,先是县委宣传部把我借调过去几年,后来因为我出书什么的,觉得我还挺突出,就直接给我提拔到县文联副主席,也算在基层有一定的级别,属于科级干部。
现在看来,写作还是给我开拓了很多可能性,因为我要是在村小教书,一个乡村女教师,在乡里也很体面,但是一眼看到底的生活我觉得没意思,写作还是有意思。后来发现写作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到县里也是这样,其实在县里也很安稳,大家都说你去省里干嘛,写也不一定能写出来,但是我觉得县里的体面和安稳跟我在乡村当老师是一样的,一眼看到头的。我还是喜欢有各种可能性的生活。所以当时没有任何犹豫就去省里了。还是因为喜欢写作,我觉得真是热爱大于一切。
南都:你是从调到河南省文学院以后开始尝试写小说的吗?怎么实现的从散文到小说的文体跨越?
乔叶:河南省文学院里的前辈们基本上都在写小说,李佩甫老师、李洱老师当时都在文学院,我们的传统很强大的。大家老在一块儿开会、研讨,说的都是小说的事儿。我当时还是很年轻,其实就是一个小白,接受了前辈们的影响,很自然地开始学习。
但“跨越”这个词用得比较猛,它不是一个那么大的跨越,其实文体之间是可以互相串门的,它们不是隔着一堵墙的关系,墙和墙之间,领地和领地之间的边界是非常友好的、敞开的。我以前读散文的时候其实也会偶尔读点小说,所以不是说我以前朝东,突然又朝西了。类似于在一个大的园地里,它们之间是敞开和流动的关系。
当然我觉得我还是有自觉的学习意识。比如以前读散文多,现在偏重于读小说。因为前辈们的影响,自己的阅读,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慢慢地就开始写小说。也还是蛮自然的一个过程。
南都:之前的十几年的散文写作为后来写小说打下了哪些基础?
乔叶:我从开始写小说之后就决定,我不要依赖于自己的散文经验,我要当个小说家,我不能躺在过去的散文经验上。我学习态度还是蛮认真的,分析小说文本也挺多的,希望自己一出手就是个小说家,而不是让大家觉得,看,她本来是写散文的,现在开始写小说了。我不希望被看出这种痕迹,所以当时非常努力。相当于我自动地把自己的散文经验冻结了。
但到了后来,我发表了许多小说,得到了许多肯定之后,我才回头去看,觉得我的散文经验其实也是可以用的。比如也有沈从文、汪曾祺这样的前辈们,他们也都是散文家,但是小说也写得很棒。对我个人来说,文体之间的这种经验是可以流动的。我的散文给了我什么东西呢?散文给了我日常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因为我写了大量的散文,写的时候还是蛮年轻的,自己身上可以产出的细节非常少,主要是捕捉别人的,我又很爱写,自己身上没啥料可挖,主要挖别人身上的料。总而言之,培养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细节的能力也是一个自我训练的过程。这些其实是可以用在小说里面的。
另外我早期写小说特别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我希望自己的小说看起来特别有小说的样子。我记得2006年我去广州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新人奖,那时候正是我努力训练自己小说技术的时候。2006年还获了一个年度作家奖,是《人民文学》和《南方文坛》联合办的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每年选一个年度作家。还有,我早期的小说上过多次“中国小说学会”的年度排行榜,这些都让我获得了很大的鼓励。就这样慢慢建立了信心之后,我的心态才放松下来,开始松弛,才把我的散文经验慢慢地释放进小说里。
南都:到底是融入散文经验的小说写作好,还是以前那种很小说化的小说好?
乔叶:各有各的好。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路径或方式。有的人起手就是小说家,不写散文,也特别棒。我的个人经验是,我刚开始写小说的心态是一个学生心态,比较紧张。但我一旦树立了一个目标要学习,就会非常努力地学。
二十年前刚开始的时候,比如《人民文学》《收获》《小说选刊》上的小说我都拿过来自己做文本分析。好的小说能提供的营养是很丰富的。不管是它的立意上、思想性上、技术性上,还是语言上、情绪上、逻辑上,好的小说就像一个漂亮的人,哪儿都匀称,它的美感是非常均匀的。
南都:你调到河南省文学院以后就决定要做一个职业作家了吗?对你来说,当作家这条道路艰难吗?
乔叶:对,到那时候可能才明确。以前在县里的时候也出了几本书,大家也叫我作家,但我自己内心也不是很笃定。到了文学院有了那样一个氛围,走上小说创作的道路之后,我才觉得,可能我这辈子要很专注地做这样一件事了。
所以我2006年在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时候有一个获奖感言,我现在还挺喜欢的,叫《小说是一个广袤的世界》。
你问这条路是否艰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有艰难的部分,但是因为喜欢,所以这个艰难也是自己喜欢的那份艰难。因为你知道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我其实做过一段行政,我在河南省作协当过秘书长,是正处级,但是所谓的权力从来没带给我快感。我也有朋友跟我的境遇差不多,为什么我们都享受不到权力的快乐?好像一旦这个事情由我负责,就开始神经紧绷。我不觉得让别人听命于我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而写作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内心的自由感是非常迷人的。这件事情本身很迷人,还有稿费和版税,它带给我精神回馈的同时,还有物质的奖赏。我自从开始写作,我的稿费都比我的工资要高。上世纪90年代在乡下教书的时候,刚开始我的工资是一两百块钱,但我每个月的稿费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就已经很好了,还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写作带给人的幸福指数很高的。
本文节选发表于《南方都市报》2024年08月18日GA14版
相关阅读
200元/千字 |《工人日报》文化家园-开卷两版副刊收散文、小说、诗歌、书评
70元/千字北京市总工会《劳动午报》新时代奋斗者征文(附副刊投稿攻略)
50元/千字《昌平报》副刊最全上稿攻略→有稿费易上稿,你还等什么呢?
70元/千字有稿酬《通辽日报》书香版征稿(另附文学副刊投稿攻略)
40元/千字丨《荆门日报》文学副刊用外稿(独家发表经验分享)
《西安日报》西岳副刊发文一篇:牧童归去横牛背(欢迎荐稿)*附投稿邮箱
值得一投的《松原日报》,给我一个惊喜,还附赠一个让人挠头的谜题
原创发表:不 完 美 也 很 美(吉 林 日 报首发)投稿分享
云南省级《春城晚报》首发丨屡遭打压的刀郎成为乐坛传奇(附:春晓副刊投稿攻略)
投稿秘籍
投稿神器丨综合副刊QQ投稿邮箱500+(一键投稿模式)
《天池小小说》2023年第23期目录(附收稿邮箱和一封退稿信)
投稿秘籍丨关于投稿,你做好准备了吗?(赠实用报刊编辑QQ号)
150元/千字《西安日报》“阅读与思考”长期征集书评、阅读故事、阅读感悟等稿件
小编这么辛苦地分享,点赞、在看,分享给你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