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21 岁的中国选手郑钦文把现世界第一、五届大满贯得主以及四届法网冠军斯瓦泰克击败,成功闯入决赛。
想想看,仅仅三年前,郑钦文在世界排名还处于第 108 位,可如今已经跻身世界前十,这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那郑钦文究竟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呢?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郑钦文那“不一般”的家庭。
郑钦文来自湖北十堰,她爸郑建坪曾是田径运动员。当看到小时候活泼好动的郑钦文,郑建坪觉得女儿有运动天赋,便想培养她成为运动员。尝试了羽毛球和乒乓球后,最终选定了网球。
在中国,若想成为顶尖的网球选手,照着李娜的路走准没错。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省队教练余丽桥,外籍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郑建坪挨个去请。
去找省队的余丽桥时,余丽桥觉得郑钦文个头不高,身材偏胖,不太愿意教。郑钦文的爸爸四处找人说情,甚至有一次一家三口直接给余丽桥跪下,让郑钦文认她做干妈。余丽桥这才答应。
然而,费了好大劲请来的教练不到两年就不干了。因为对传统培养模式不满,郑建坪又带着女儿去了北京匠心之轮网球学院,师从曾助力李娜夺得澳网女单冠军的卡洛斯·罗德里格斯。
随着郑钦文逐渐在世界赛场上崭露头角,父亲又联系了西班牙教练佩雷·里巴。但由于没达到郑建坪设定的成绩要求,里巴输掉了对赌协议,教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离开。他在脸书上表达了对郑钦文的不舍,觉得郑钦文并不想换教练,可决定权不在她手中。
没错,父亲就是郑钦文团队的绝对核心,作为一个目标明确且极有决断力的领导者,他频繁为女儿更换更合适的教练。为了请到老师,他想尽办法;为了让女儿喜欢但没达到要求的教练离开,他毫不留情。郑钦文只能服从,但也少了很多烦恼——她只需努力训练,打好比赛。
网球培养有体制内和体制外两条路。体制内花费有国家兜底,家庭负担相对较轻,但发展有上限。体制外可以自主选择教练和训练方式,参加更多商业比赛,但所有费用都得自己承担。
郑建坪选了后者,甚至押上了全部家当。
郑建坪以前做外贸、建材和汽车配件生意,收入还算不错。但当郑钦文离开湖北,成为纯靠家庭投入的职业运动员后,家庭财务压力陡增,有传言说他不得不卖掉老家的房子。
从小到大,郑钦文的教练和训练都是“高配”。在北京匠心之轮俱乐部的四年,教练组每周都会根据她的进展专门开会,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案。如此“优待”,自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在欧洲训练比赛,每年至少得花费 300 万元。整个教练团队的开销都得负担,包括机票和食宿。为了筹钱,郑建坪向湖北省队争取了支持,经纪公司也会承担一部分,但大部分还是得自己掏腰包。
这还不包括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一开始照顾郑钦文饮食起居的是外婆,后来妈妈辞职全面接手。
和郑钦文一起学网球的孩子很多,他们中途要么凭借网球成绩申请了外国学校,要么选择了体制内培养路线。
只有郑爸爸始终不放弃投入。真难想象他为啥能如此坚定,毕竟这就像一场看不到终点的冒险,最难的不是过程中的艰难险阻,而是不知道坚持到底能不能成功。
幸运的是,2019 年,在郑建坪的努力下,郑钦文签约了世界顶级体育经纪公司 IMG,这家公司旗下有谷爱凌、李娜等知名运动员。
2023 年,《福布斯》公布年度体坛收入最高的女运动员榜单。郑钦文以 720 万美元排名第 15 位,其中代言费 500 万美元。
在这个赚钱能力超强的体育项目中,有顶级经纪公司助力,虽说断言郑钦文的网球辉煌时代已经到来为时尚早,但回本肯定是没问题了。1
郑钦文是所有运动员里最刻苦的那一个。她的教练里巴坦言,这辈子没见过像郑钦文那样拼命的人,训练场上永远是最早到、最晚走,哪怕累得精疲力竭,依然渴望继续训练,常常对训练强度不满足。
另一位教练余丽桥也说郑钦文不安分。比如两个人一组轮流打 20 个球该换人了,她经常会偷偷多打 10 个,想尽办法多练。
这种非凡的勤奋,源于严苛的家庭教育。
郑钦文家里没有电视,客厅几乎没什么家具,方便她随时在家挥拍训练。她从来不吃零食,也不能喝饮料。一年 360 天都在吃鸡胸肉和西兰花。这大概是在效仿 C 罗,为了把自己的体脂率保持在 7%,C 罗每天喝一升水,绝对不碰可乐,常年只吃鸡胸肉。
成为顶尖运动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全力模仿。
郑建坪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小时候,郑钦文曾被送去武汉的网球学校。本以为只是短期训练,结束后才发现父亲已经回家,而她不能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分别,她的反应是:“这是我父母的决定,我必须接受。”
虽然她每周只能和父母见一次,每次告别都会伤心,但郑钦文从不沉浸在情绪里,而是专注于在网球中挖掘自身潜力。
还有一次,在一场全国比赛中,由于比分落后,郑钦文表现消极,连输几球。比赛暂停时,郑建坪冲到她面前大发雷霆,当场打了女儿。
“如果水平不如对手,用尽全力还是输了,那是英雄,如果消极比赛,那是对网球、对观众、对自己不负责任”。
郑钦文重新振作起来比赛,独自回到看台上的父亲却哭了。
在爸爸的影响下,此后郑钦文经历过无数次心理上的起伏,都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和坚韧的气质。
2023 年,面对连续几个高级别赛事的不佳表现,以及“打棒球”“伤仲永”的质疑,郑钦文顶住压力,在 WTA250 巴勒莫站夺得冠军,又拿下杭州亚运会的金牌。
2024 年奥运会,尽管有很多声音让她弃赛保铜,她依然坚持与斯瓦泰克对战,在第二局 0:4 落后的局面下,稳住心态,实现逆转。此前,她输给斯瓦泰克 6 次。
任何比赛,她始终面无表情,宠辱不惊。是父亲,塑造了她钢铁般的意志。
郑钦文的家庭故事就讲到这儿。感谢郑爸爸,正是因为他的全力支持,让我们能够看到在白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育项目里,中国女孩突破人种、生理的极限,用球拍征服困难,与顶尖选手展开精彩的对决。
他的投资成功了,真是他应得的。
郑钦文进入决赛,在一定程度上,就像刘翔的跨栏、姚明的篮球、张伟丽的搏击……不仅打破了种族、肤色的固有印象,更为可贵的是,这完全是一个人不懈努力的成果,是郑钦文无数个挥拍的日夜,和每一次在赛场上的全力以赴。
她似乎并不是为了战胜对手,而是为了超越自己。当美国对手纳瓦罗战败后气急败坏地冲她发泄,说不尊重她这个竞争对手,并指责她在更衣室里不够友好时,郑钦文回应:如果她对我的行为不满意,她可以直接来告诉我,我想改正错误,成为一个更好的球员和更好的人。我很高兴她告诉我这件事。我不会因为她输了比赛而认为这是攻击。
真好!历经种种,归来才 21 岁,对于郑钦文来说,这场征程才刚刚起步呀!
综合《三联生活周刊》《纽约时报》《界面新闻》《澎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