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都已经看到过巴黎奥运会上那些记者提问的视频了。那些问题实在是让人无语,要么幼稚得可笑,要么故意挑起对立、激化矛盾。像是:
“你们四个谁最帅?”
“你最像什么动物?”
“有没有想去看的演唱会?”
“两次输给同一个人,你甘心吗?”
“别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实际上你累吗?”
“你和李娜谁更厉害?”
这些问题水平实在是低得离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来试着分析分析,可能和其他人的看法不太一样。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今记者的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在帝都,记者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千元。随着品牌预算的削减,投入到媒体广告的资金也大幅减少,很多品牌方甚至连车马费都不给了,记者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为了生存,不少传统媒体不得不向自媒体学习,迎合大众口味。新闻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和制造对立,因为只有这类内容才能带来流量,有了流量才能转化为收益。想必各个媒体也会将流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这就迫使记者去问一些弱智的问题。
而且,升职也没什么希望。几个记者对应一个编辑,几个编辑对应一个总编,晋升通道狭窄,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记者们也就缺乏提升专业技能的动力。
同时,对记者的限制也很多,很多话不能说,敏感问题必须按照统一的部署来,不然可不只是丢工作那么简单。
虽说我已经不做记者很久了,但在奥运期间,还是依照以前的习惯,研究了自己喜欢的运动员的过往经历,提前准备好稿子,通过这种方式在公众号做出了几个爆款。我相信很多奥运记者并非没有水平,只是没有经济方面的驱动,所以他们不这么做。
我为自己写稿,腾讯会给流量和报酬,这让我有动力去查资料、做研究。而媒体记者能拿到的稿费很少,把新闻做好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们要么选择躺平,要么想着如何利用媒体平台给自己的账号涨粉,为日后转行做自媒体做准备,对公的采访只是他们为自己引流的机会。
所以会发现,以前的新闻现场,记者会第一时间把新闻制作好传给编辑部,现在他们先在自己的微博、视频号和小红书上发布,然后才准备单位的稿件。采访外国运动员时,还没搞清楚对方意思就匆忙在自己账号上发布,问的都是社交媒体化的问题。
大家可能听说过“昭和男儿、平成废柴”这个说法。意思是日本昭和年间出生的男子,因机会众多,以建功立业为荣;而平成年代出生的人,由于经济泡沫,工作论资排辈严重,看不到前途,认为努力无用,只能啃老,类似于现在的躺平观念。
很多记者都选择了躺平。因为会出镜,记者的业务能力更容易暴露在大众面前,但各个行业的年轻人不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吗?工作安排不动,躺平反而更轻松,明知业务能力不足,提升似乎也没太大必要。所以,这并非仅仅是记者的问题,本质上是经济下行导致的躺平文化所致,每个行业都难以幸免。
要是地位高、收入好、晋升有望、工作有成就感,相信任何一位记者都会愿意精心打磨自己的业务能力。毕竟,我那个时代曾经有过众多优秀的记者。
单纯指责记者是容易的,但也是一种偷懒。个别记者提问不当可以理解,但当一大批记者都表现不佳时,一定是某些系统层面出现了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再从采访对象的角度来说,这是记者对 00 后的误判。
00 后的运动员富有个性、有棱有角,不服就怼,直言不讳。他们出生在自媒体时代,不会刻意区分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记者也没有特殊的滤镜。记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职业,孩子们不一定有问必答,他们和媒体是平等的关系,这就让记者那些未经深思熟虑的常规提问显得愚蠢和过时。
举个例子,如果记者问有没有想去看的演唱会,假设潘展乐愿意配合记者,说非常喜欢周杰伦,从而迎合了粉丝,引发共鸣,那这也不算一个失败的问题。
又比如,问全红婵累不累,如果全红婵眼圈一红,回答多年付出确实辛苦。这样的提问能触及深层情感,达到记者想要的煽情效果。
但偏偏 00 后不按套路出牌。记者还是老思路,以为还能像以前那样掌控采访对象,没有认真准备,拿着个框架就来了。结果 00 后根本不把记者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