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真是谈笑有鸿儒,却言往来无白丁!

文摘   2024-09-07 14:51   广东  

昨天,娃儿问了我一个问题,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长城?又是翻书又是查资料,折腾一个多小时才对付过去。接着看到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新闻,我就陷入了思鹜八极,神游物外的状态,真是应了古人的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全球化与多极化不断交织的时代,我们似乎总能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前人留下的足迹。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卷中,万里长城是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代表着古老文明的坚韧与防御,而当年的秦始皇更是这个象征的缔造者。然而,万里长城今犹在,秦始皇却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这句引人深思的话语,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地缘政治与文化历史的深意?

从表面上看,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道屏障,象征着国家的防御和边界的稳固。它屹立在北方边疆,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防线,把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挡在中华大地之外。它似乎传递着一种安全感:只要这座“墙”还在,我们的国土就不会被外敌侵扰。

然而,这种安全感只是表象。实际上,历史证明,任何单一的防御手段都不足以保护一个国家的持久安全。秦始皇以铁血手段修筑长城,以为能永久保住帝国的疆域,但长城并没有阻止后来的战乱与王朝更替。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真正的安全并非来源于“长城”这样的物理屏障,而是内外合一的战略眼光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我们不妨将视线从历史中的长城转移到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这四极(大国)分别在不同的地域上进行着无休止的博弈,今天世界上所有的热点冲突都离不开这四方力量的较量。回顾历史,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外部威胁,而这与当今国家之间的地缘博弈如出一辙。每个国家都在寻找或构建自己的“长城”,通过外交、军事、经济等多种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利益。

从文化上讲,秦始皇所建的长城代表着一种防御思维,这与中国长期的“中原中心主义”息息相关——以稳固内政、抵御外来侵略为主要目标。而当今中国的战略则更加开放,国家安全的构建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长城思维”,而是通过“一带一路”等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经济联系与战略伙伴关系,将威胁消弭于“墙外”甚至“墙内”,所谓“上兵伐谋”,追求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我们看向西南的印度、中亚的资源争夺、东北的朝鲜半岛局势,以及东南亚的战略纵深,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地缘板块的紧张与互动,正是全球秩序重新洗牌的关键。如今的国际政治局势犹如一个巨大的棋盘,所有大国都在为争夺战略资源、市场和技术主导权而角力。而这些,恰恰是古代长城无法防御到的。


秦始皇所代表的“防御型国家”思维,如今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当年秦始皇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筑长城防御外敌,但这套模式在当今世界已然过时。现代社会对国家安全的定义更为广泛,不再局限于物理上的国土防御,而是囊括了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等多维度的考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逐步从“长城式”的防御心态转向更加开放的外交和经济战略。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中国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与贸易,构建起了一张全球化的安全网络。这是一种超越传统地缘政治思维的模式,以互联互通和经济共赢取代了封闭与防御的战略布局。

这种转变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深远的。第一,全球化促使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国家迅速转型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制造中心。第二,开放的政策也让中国在文化上更具包容性和吸引力。第三,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视野也因这一转变而大幅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中国正在摒弃“长城”象征的保守封闭,走向更加包容和开放的世界。

放眼未来,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将继续打破国家间的地理边界。信息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安全不再仅仅依赖于物理边界的保护,而更多地依靠信息流动的控制与技术的领先。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长城”模式将彻底被淘汰,国家安全的构建将依赖于更复杂、更广泛的网络化结构。中国的未来,不仅仅是继续保持强大的经济实力,还需要在科技、文化、国际话语权等领域不断突破。秦始皇所代表的“铁腕统治+物理防御”的模式,已经被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和国际合作所取代。

未来的中国,将更加注重在全球范围内的规则制定和技术标准的引领。长城将不再只是一个历史遗迹,而是国家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提醒我们不要固步自封,而是勇于打破封闭,走向世界。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话揭示了历史的一个重要规律:历史的建筑可以永存,但时代的精神却在不断变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真正的安全与强盛,不是通过“筑墙”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开放、包容与合作。

长城象征的是过去,未来的中国必须超越它,用智慧与力量,走出属于自己的新路,风物长宜放眼量啊!

职涯猫
一只最懂职场的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