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生命教育助推香港晚期照顾发展

文摘   2024-07-15 17:06   中国香港  
《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周嘉俊 | 团结香港基金医疗及社会创新研究主管
杨乐思 | 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张思洁 | 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随着社会发展,“死亡”在许多人心中不再被视为一个禁忌性的话题。我国各地亦早有先行者主动发起各种关于“生死”的讨论。科学、现代、充分的学习和讨论“生死”,使病人、家人、社会在面对生死议题时都更加从容和平和。然而,现时香港生死教育欠缺系统性规划。本文从香港生死教育的现状、问题、改进方向、改进措施几方面入手,探讨香港生死教育的发展路径,让去者善终,留者善别,能者善生。
随着社会发展,“死亡”在许多人心中不再被视为一个禁忌性的话题。我国各地亦早有先行者主动发起各种关于“生死”的讨论,如“死亡咖啡馆”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可以公开讨论生死的场合,以相对轻松的方式,在一杯咖啡的陪伴下谈论死亡理念、葬礼规划等关于身后事的想法。尽管“死亡咖啡馆”未必能直接为人们提供与晚期照顾相关的服务,但它接纳了正步入其中的人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契机或场合,以最个性化的方式思考死亡,在谈论中接纳关于死亡的各种观点,让“死亡”不再被视为“不祥的禁忌”。让大众接受并面对人生晚期的种种需要,这是推动晚期照顾长远发展的基础。
开展讨论是推广晚期照顾服务的第一步,能够推动市民与家人自在谈论关于人生晚期安排的议题。早前有本地研究指出,超过七成五的受访者表示,在参与谈论生死话题的过程中没有感觉不自在。然而,由于社会文化普遍对“死亡”有所顾忌,香港的生命教育亦有不足,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或与家人沟通有关晚期照顾以及生死的议题,亦担心家人的反应。因此,香港各界有必要加强对公众的生死教育,为未来预设医疗指示和照顾计划、为其他晚期照顾服务的推广和落实营造有利环境。
然而,现时香港生死教育欠缺系统性规划。不论是校园亦或是社会,关于如何正确看待生死的思考仍停留于自发讨论的阶段。因此,政府应在学校和社会系统地传递“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直接面对并规划死亡是尊重生命的一种方式”等现代观点。具体而言,校园内的生死教育可为今后的社会尽早播种正确看待生死的观念;而社会层面的推广则能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令市民了解到订立预设医疗指示及照顾计划的重要性,提前为人生晚期作好生活规划。
生死教育系统化 校社齐推育全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香港生命教育仅作为“德育、公民与国民教育”价值观教育中的一个部分,由学校自行开展课程及设计教材,并仅以生活经历为本开展相关活动。因其自发性及融于价值观教育中的模糊地位,本港生命教育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框架。在缺乏统一课程纲要指导的情况下,学校大多采用渗透的方式,透过隐蔽的课程知识点及学校活动来推动包含生命教育在内的价值观教育。
同时,教育局仅在生命教育的资源网站中提供较零散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参考,但并未包含对死亡的系统性讨论。例如,该资源网站可找到有关认识生命、舍己救人、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材,但各主题之间缺乏联系,亦缺乏对资料及教学方向的清晰说明,导致教师难以有效地设计课程和评估教学效果,学生亦无法循序渐进地对生死议题建立正确的认知。
要推动更全面的校园生命教育,台湾的全周期生命教育体系值得香港参考借鉴。台湾从1997年开始推广学校生命教育计划,由浅入深将生命教育贯穿至小学到大学的各个学习阶段。各中小学生必须修习有关生死教育的课程,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需学习有关老龄化、丧亲和晚期照顾的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台湾的生命教育涵盖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人学探索、终极关怀、价值思辨及灵性修养,培养学习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坦然面对死亡的能力,达至全人教育的目的。
2022年,台湾进一步检讨生命教育推广进程,并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方案”,以六个方向为目标,确保学校生命教育的广度及深度:一是政策发展与方案推动;二是课程教学与多元活动;三是师资培育与知能精进;四是社会实践与家庭推广;五是研究发展与学科建构;六是跨境交流与教育国际化。
在此六个目标上,台湾亦组织有关部门及各级学校明确分工,在不同层面规划策略,实施各项目标。例如“教育部”负责建设生命教育学科发展历史资料、补助教师进行生死教育培训等;各级学校则通过分析在校学生特质、学校资源、在地环境并结合学校特征,建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及特色课程。通过上下通力合作的方式,台湾教育界致力让生命教育陪伴不同成长阶段的学子,将生死议题系统化地融入教育场景。
综合分析香港生命教育的现状及与我们文化同根同源的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成果,香港应尽快开始检视现有生命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清晰的课程框架,譬如列明生死教育相关内容可纳入哪些学科领域及课堂活动中,以便教师在教授既有课程时加入探讨死亡、哀恸等议题,帮助教师按学生的成长阶段设计学习内容,加深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同时,香港亦可编订生命教育相关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令教师在传道解惑时有据可依。
除课程框架及课堂内容外,培训教师亦是推广生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步。现时,香港中小学教师未必能在生死观尚未成熟的氛围下熟练且自然地与学生展开有关生死的讨论。因此,政府应考虑在本科及在职培训中纳入生死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让教师好好充实自身,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对生死议题进行更深入的对话和交流。
走出教室及课堂,进入社会实践领域,政府可以推动学校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提供更多由社工带领参观有关生死议题的展览、墓园等活动和场所的机会。针对较为成熟的中学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成为长者照顾者,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从不同的视角体悟善生、善别和善终。这些体验式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脱离上课的刻板学习方式,确切感受生死议题关乎每一个个体及其家庭,引发更多思考。

完善多层级生死教育

普及价值覆盖全层面
要改变社会的整体风气和氛围,生死教育不应只面向某一特定群体,而应该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童年时期的生命教育,到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培养、生死哲学思考,再到成年后面对亲人患病以致离世的历程和省思,以及老年时期的生命回顾和护理规划,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对应的生死教育内容。香港应根据不同年龄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生死教育课程和活动,确保生死教育能够完整地覆盖不同社会群体。
同时,在推动生死教育时亦应考虑受众群体的独特需求。相比于学生培养正确的生死价值观的需求,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市民、长者、晚期病人及其家人对生死教育则有着不同的诉求。
对于市民和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病者,我们应该向他们传达一个关键讯息:照顾计划应该及早规划,以便融入自己的意愿和价值取向,制定个人化的照顾计划;对于长者和晚期病人,生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更实际的议题,如获得晚期照顾服务的途径、预设医疗指示的签署,以及遗嘱的订立。此外,“生老病死”是病人、家庭、以至照顾者需要共同面对和准备的议题,但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及忌惮,家庭成员之间不知从何谈起,也不知该向谁咨询。他们需要得到认知、情绪和心理上的支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哀伤和压力。
对于长者和晚期病人,医护和社康专业人员可以与他们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他们对晚期照顾的价值观、期望和需求,协助他们落实个人化的照顾计划。同时,医护和社康专业人员应向他们提供关于晚期照顾的选项和相关资源的资讯,帮助他们在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决策。例如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解释病情的发展,提供治疗选项,并与病人一起探讨预设照顾计划和医疗选择;另一方面,社康专业人员则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病人和家属处理情绪压力和心理压力,提供关于晚期照顾和哀伤过程的相关资讯。社福机构可与医护人员合作,举办讲解晚期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及处理方法的讲座,在提高病人晚期生活质量之余,亦为家属、照顾者、院舍员工设立分享小组,开展不同的活动,如静观、手工艺创作等,促进病人及其家人自我照顾的意识,减轻压力,更从容地面对哀伤。
要达致构建一个多层级、系统化的生死教育系统及社会氛围,香港应在服务领域加强生死教育的渗透。对于市民和健康状况日益恶化者,可以透过工作坊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推动病人思考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意愿和价值观。同时,医护和社康专业人员可以提供相关资讯和指导。例如社福机构可以和医护、社康专业人员及义工在社区、日间护理中心和安老院舍等,举办认识平安三宝及预设照顾计划的讲座、表达对晚期照顾意愿的工作坊等,以增进市民理解预设照顾计划的重要性,促进病人与家人和医疗团队进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设诱因加强社区医疗培训

范围涵盖义工和非专业人士
现时,不少社区机构通过研讨会、讲座、互动性主题活动(如艺术创作、桌上游戏)等方式重塑公众对生命、预早计划、善别和临终关怀的思考。这些活动主要为加强病人及其照顾者对死亡的认识,并冀能帮助公众为其晚期照顾安排早作准备。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中的生死教育,首要任务是强化对社区医疗及社康专业人员和义工的培训。政府应提供诱因,鼓励他们接受有关预设照顾计划的培训,并担当计划辅导员的角色。这些辅导员之后可于不同服务环境中为各年龄层的市民提供预设照顾计划咨询服务,从而广泛地传达晚期照顾资讯。考虑到市民往往更期望从社区医护人员和亲友处(包括照顾者)获取晚期照顾资讯,普及计划培训亦将有助于建立以社区医护人员和亲友为媒介的晚期照顾资讯传播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培训不应仅面向专业人士,还应涵盖义工和非专业人士。以美国的“Respecting Choices”项目为例,它为不同背景的参加者提供培训,教授他们如何与不同健康状况的市民讨论预设照顾计划;新加坡的全国预设照顾计划“Living Matters”亦采用上述培训模式,为医疗和社福服务机构培训预设照顾计划辅导员,从而构建一个广泛的晚期照顾资讯网络,确保公众能够接收到准确的晚期照顾讯息。特区政府可借鉴这些成功案例,在香港推广预设照顾计划培训。
此外,提升专业人士对晚期照顾的全面认识亦至关重要。目前,医疗专业人员在大学课程和在职培训中对晚期照顾的认识往往较为浅薄,可能只限于安宁病房的探访,导致他们无法提供全面有质素的晚期照顾服务,有时甚至会过度侧重治疗护理而牺牲病人的整体生活品质。因此,有关医疗机构应于大学课程及在职培训中增设晚期照顾的内容,强调疾病管理与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之间的平衡。
与此同时,医疗和社康专业人员还需进一步提升沟通技巧,尤其是在与病人讨论临终议题之时。另外,医护人员的伦理培训也应将治疗焦点从疾病本身转向患者的整体福祉,加入更具人性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式。除医护人员以外,加强对其他社康专业人员的培训也相当重要,这样可以确保跨专业团队有能力提供全人护理,推动关于死亡的讨论,满足临终患者及其家人的需求。
考虑到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不同文化对生死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亦存在差异。政府在推动生死教育时,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并提供相应的资讯和支援。通过与跨文化专业人员合作、提供多语言资源和文化敏感培训活动等方式,我们可确保生死教育的内容和服务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市民的需求,促进市民接受生死议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病人与家属相互支持的社会氛围。
一个完善的生死教育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市民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还能够促进社会整体对生命晚期的尊重和关怀。随着晚期照顾在法律和服务领域的迅速发展,我们期望政府能建构更完善的分层生死教育,满足不同服务使用者的诉求。当每个人都能够以更为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死问题时,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充满爱和温暖,让去者善终,留者善别,能者善生——这不仅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推动生死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4年5-6月号

编辑:郭孟琦
校对:赵欣
监制:张晶晶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新版紫荆客户端

紫荆
《紫荆》杂志,立足香港,报道重要时政大事,关注香港的经济、民生和文化,展现给你一个真实的香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