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在《铁道兵志在四方》嘹亮的军歌中
一支英雄的部队,一段光荣的历史
始终让人挂怀
从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师
到如今中国铁建大桥局
铁道兵这支“特殊”的兵种
在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中诞生
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跟随历史的脉络
一起追忆铁三师的光辉事迹!
炮火硝烟中
铁道兵浴血奋战
为保卫祖国,铺设胜利之路
踏千山,蹚万水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肩负建设祖国新使命
抢架粤汉铁路耒河大桥
1948年8月,为配合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成立不久的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第三、四支队奉命抢修陶赖昭松花江大桥,经过84个昼夜奋战,大桥胜利竣工。这是部队诞生后修建的第一座大桥。随后,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三、四支队南下转战大半个中国,经历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的洗礼,抢修了津浦线、京汉线、陇海线、湘桂线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告别祖国,奔赴朝鲜战场
1953年12月25日,毛泽东主席为《铁道兵》报题写报头。
鹰厦铁路施工现场
凯旋回国后,铁三师于1954年6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师,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参与鹰厦、贵昆、湘黔、襄渝等铁路干线修建,为祖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进军林海雪原,挑战“高寒禁区“
斗严寒破冰架桥
不畏沼泽,倒扣塔头,开辟新路
从茫茫林海到云贵高原
从戈壁天山到东海南江
从青藏高原到酷暑南国
到处留下你的辉煌业绩
你是曾经的铁道兵
你是永远的铁道兵
图:1976年元旦,耿占华(后排左一)在吉林省桦甸火车站前与铁道兵第三师十三团仓库连队部分战友合影留念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三公司职工耿占华,于1974年12月入伍,1984年1月随铁三师兵改工。1994年,耿占华以政工干部的身份任项目负责人,开始管理工程项目,一干就是25年。作为战线最长的项目——贵广铁路项目,从项目建设初期到竣工通车,再到提质改造工程,他足足坚持了15年。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三公司职工陈朝忠,于1980年11月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塔河县铁三师十三团汽车一连,曾担任汽车修理工、司机。在参与大秦铁路和青藏铁路等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作为司机的他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不仅要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道路,还要通行悬崖峭壁旁的乡间小道,细微的疏忽就可能造成危险。但他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和非凡的勇气,成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与战友们打通一条条康庄大道。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二公司职工郑海清,作为一名报务员,常年负责国家、军队等重大活动的电台转接。他和战友们,把每一次执勤都当作重要使命去完成,始终做到精准高效。1984年兵改工之后,郑海清一直在工程项目上从事党群保障工作,参与了多项铁路、公路、城轨等工程建设。他常说,“年轻的时候能够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是让自己自豪一辈子的事情。”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三公司职工张诗才,1981年10月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被编入89313部队。在黑龙江省塔河县进行三个月集训后,被分到四营十三连,便迅速投入到塔河县的建设中。1982年4月,张诗才参与了加格达奇至塔河县铁路及火车库的建设。在北国边陲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寒流至极,全年只有三个月无霜期,他们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硬是把钢铁轨道铺进了千年沉寂、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他们是大兴安岭开发的功臣。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建筑分公司)职工陶德明,于1981年10月应征入伍,经过两天三夜的旅程,到达了大兴安岭深处的塔河县89311部队的新兵训练营。训练营地是在一处方圆几十里毫无人烟的河边,当时气温在零下三四十度,抬头望去,除了一望无际的森林外,剩下的只有皑皑白雪。即使是穿着棉衣,再加上皮大衣、羊皮军帽、羊皮毛内里的大头鞋还有皮手套,依然可能冻伤。当时住的是帆布帐篷,睡的是用木板搭起的通铺,吃的水是河里刨来的冰化成的,吃的菜时常是冻的,就连洗脸的水,有时冰还没完全融化,洗完后脸和手都冻麻了。就是在这样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和战友们始终坚持如一,为开发大兴安岭坚守阵地,练就了铁道兵战士的铮铮铁骨。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西北公司职工于洪发,1981年光荣地成为一名铁道兵,被编入89313部队2营17连。入伍第二年,他参与到辽宁省盘山县十三团基地工程建设。基地建设初期,条件异常艰苦,物资匮乏,环境简陋,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于洪发和他的战友们退缩。有一次于洪发在工作时不小心砸伤了脚,鲜血直流,但是他只是简单包扎处理,便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战友们都劝他休息,可他却坚定地说:“这点伤不算什么,进度不能耽误!”就这样,于洪发和他的战友你一铲子,我一铁锹,不分寒冬酷暑,稳步推进基地建设工作。
1981年10月,原中国铁建大桥局六公司(建筑分公司)职工张启山怀揣着热血与梦想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随后便参与到塔河县工程施工建设中。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挥舞着工具,每一次敲击都仿佛是与自然的抗争;每一滴汗水的洒落,都凝结着对使命的执着。他们用双手开辟道路,用脊梁扛起责任,将铁道延伸向远方。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三公司职工逄凤禄,于1982年入伍,原籍是吉林省东丰县,但他认为黑龙江省塔河县是人生的第二故乡。逄凤禄入伍后,便来到黑龙江省塔河县塔十线永安隧道服役,负责铺设轨枕中的碎石。在工作的43年里,他既为自己是一名铁道兵而荣耀,也为自己是一名筑路人而自豪。
原中国铁建大桥局四公司职工曾凡武,1982至1987年在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参与建设塔河到韩家园子铁路线(塔韩支线)。曾凡武到铁道兵部队后,不畏环境艰苦,坚持自主学习,了解到试验室需要人才,便利用空余时间参加培训、钻研技术,通过层层考试与选拔进入到团部实验室。军改工后,他选择继续坚持自己所热爱的工作,在塔韩支线建设完成后又投入到各个项目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1983年元旦,苗永清(后排右六)与89203部队战友在大兴安岭合影
来源: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