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推荐的是陈瑞华教授作序、由徐宗新、武广轶等23位刑事律师合著的《刑事辩护全流程质量控制与十项技能解析》,这本书能帮助你走向精细化辩护。
陈瑞华教授读完这本书,不禁感慨:在大多数刑事律师都陷入办案工作之中的情况下,宗新及其所带领的律师团队却有如此的公益情怀,将自己以及诸多律师精英的辩护经验倾囊相授,这的确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部书稿记载着“靖霖刑辩的全套技能”,属于靖霖“压箱底的辩护技能”。
本书既可以作为年轻律师学习和训练刑事辩护技能的基本教材,也可以成为法科学生研习刑事辩护业务的重要参考书。
新书
推荐
+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法律出版社官方正品保证)
刑事辩护全流程质量控制与十项技能解析
徐宗新 等著
陈瑞华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全面解析刑事辩护全流程中的
接待 会见 阅卷 检索
文书撰写 沟通 庭审发问
举证质证 法庭辩论 认罪认罚
十项技能
构筑刑事辩护过程中的
辩护流程标准化 具体操作精细化
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服务过程完美化 服务内容可视化
(目录是一本书的精华)
━ ━ ━ ━ ━
第一章 刑事辩护接待技能
第一节 首次接待
第二节 提请批准逮捕前的接待
第三节 批捕前的接待
第四节 批捕后的接待
第五节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接待
第六节 移送审查起诉前的接待
第七节 阅卷后的接待
第八节 辩护意见及法律方案商讨的接待
第九节 审查起诉时间到期前接待家属
第十节 审判阶段拿到起诉书后的接待
第十一节 审判阶段与家属商讨辩护意见的接待
第十二节 庭审前接待
第十三节 判决前的接待
第十四节 收到判决书后的接待
第十五节 上诉案件接案接待
第十六节 二审辩护意见与方案的探讨
第十七节 二审裁判前的家属接待
第二章 刑事辩护会见技能
第一节 首次会见传统“四步法”
第二节 首次会见“七步法”
第三节 报捕前会见
第四节 审查批捕阶段会见
第五节 逮捕后会见
第六节 商讨羁押必要性审查问题的会见
第七节 侦查终结前的会见
第八节 审查起诉阶段第一次会见
第九节 审查起诉阶段核实证据的会见
第十节 商讨辩护意见与辩护方案的会见
第十一节 检察官提审前的律师会见
第十二节 审判阶段第一次会见
第十三节 审判阶段核实证据的会见
第十四节 审判阶段商讨辩护方案的会见
第十五节 庭前辅导
第十六节 庭后会见
第十七节 判决前的会见
第十八节 判决后会见
第十九节 二审阶段第一次会见
第二十节 二审阶段商讨辩护方案的会见
第二十一节 二审阶段庭前或提审前辅导
第二十二节 裁判送达前的会见
第三章 刑事辩护阅卷技能
第一节 阅卷基本要求与证据审查思路
第二节 质证的基本要领
第三节 审查报告的制作
第四节 死刑案件的审查和辩护
第五节 言词证据的审查
第六节 鉴定意见的审查——以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的鉴定意见为视角
第七节 物证的审查——以毒品犯罪案件为视角
第八节 法医类鉴定的审查
第九节 刑事电子数据的基本审查方法
第十节 污染环境罪鉴定意见的审查之危险废物篇
第十一节 污染环境罪鉴定意见审查之污水与废渣篇
第四章 刑事辩护检索技能
第一节 刑事检索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刑事案件法律检索技巧
第三节 检索报告的格式及示例
第五章 刑事辩护文书撰写技能
第一节 辩护意见的撰写
第二节 申请类辩护文书的制作
第三节 刑事辩护法律文书标准化文本
第四节 刑事法律文书常见的47个问题
第六章 刑辩律师沟通技能
第一节 刑辩律师与公安人员的沟通
第二节 刑辩律师与检察官的沟通
第三节 刑辩律师与法官的沟通
第七章 刑事辩护庭审发问技能
第一节 我国目前的刑事案件庭审发问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庭审发问的原则
第三节 对于庭审发问的准备
第四节 对被害人发问的规则
第五节 对证人发问的规则
第六节 对侦查人员发问的规则
第七节 对鉴定人员发问的规则
第八节 辩护人庭审发问的规则
第九节 辩护人庭审发问的风险控制
第十节 发问策略
第八章 刑事辩护举证质证技能
第一节 质证的准备
第二节 庭前会议发表质证意见
第三节 正式开庭时发表质证意见
第四节 举证的具体动作
第五节 辩护人对公诉人质证意见的答辩准备
第九章 刑事辩护法庭辩论技能
第一节 做好充分的庭前准备工作
第二节 注意聆听他人意见
第三节 发表第一轮辩论意见
第四节 发表第二轮辩论意见
第五节 发表辩论意见时遇到的常见问题应对
第十章 认罪认罚的量刑辩护技能
第一节 认罪认罚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侦查阶段的认罪认罚工作
第三节 审查起诉阶段的认罪认罚辩护
第四节 审判阶段的认罪认罚辩护
第五节 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的演练与点评
第六节 审判阶段认罪认罚的演练
跋 有效辩护之“五化”服务
后 记
附 录 案卷材料
《刑事辩护全流程质量控制与十项技能解析》
原价:98元/本
刑事法律事务粉丝福利价:73元/本
法律出版社正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