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最高检已发布的53批217个指导性案例汇编(2024.8,果断收藏)
入库编号
2025-04-1-222-001
郑某梅诈骗案
案发前已支付的利息应从诈骗犯罪数额中扣减
关键词
刑事 诈骗罪 诈骗金额 诈骗数额
基本案情
被告人郑某梅在欠有大量外债未能偿还、资金断链的情况下,于2022年2月至7月期间以投资网络平台可获得高额收益为幌子,骗取被害人林某雯人民币12000元(币种下同)、李某轩25000元、钟某女30000元、陈某婵345500元。后郑某梅分别于2022年7月5日、7月9日、7月14日、8月8日、8月10日、8月16日向被害人陈某婵支付利息3000元、5000元、6500元、3000元、3500元、6500元。案发后,郑某梅的家属代其赔偿被害人林某雯、李某轩、钟某女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该三名被害人的谅解。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法院于2024年2月28日作出(2024)粤0883刑初434号刑事判决:一、被告人郑某梅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二、对扣押在案的手机一台、银行卡三张予以没收;三、责令被告人郑某梅于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退赔被害人陈某婵人民币345500元。
宣判后,郑某梅提出上诉。
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5月30日作出(2024)粤08刑终291号刑事判决:一、维持广东省吴川市人民法院(2023)粤0883刑初434号刑事判决第一、二项;二、撤销广东省吴川市人民法院(2023)粤0883刑初434号刑事判决第三项;三、责令上诉人郑某梅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一个月内退赔被害人陈某婵人民币318000元。
裁判理由
本案争议焦点为案发前已支付的利息是否应当从诈骗犯罪数额中扣减。犯罪所得数额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取得的财物数额,行为人在侦查机关立案前已归还的部分钱款不应计入诈骗犯罪。
原判认定被告人郑某梅以投资平台可获取高额收益为由骗取被害人陈某某投资款合计345500元正确,但郑某梅于2022年7月5日至8月16日期间向陈某某支付利息合计27500元,应在诈骗金额中予以扣减,认定郑某梅诈骗陈某某318000元。
因此,二审法院予以纠正,并在责令退赔判项中予以变更。虽然二审认定郑某梅的犯罪数额有所减少,但结合本案的犯罪事实及量刑情节,原判量刑并无不当,应予维持。
裁判要旨
诈骗犯罪数额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非法占有的财物数额。行为人在被侦查机关立案前已归还的部分钱款,包括以利息名义给付被害人的钱款,不应计入诈骗数额。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
一审:广东省 吴川市人民法院 (2024)粤0883刑初434号 刑事判决(2024年2月28日)
(刑三庭)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 律师必备326份文书大全(附下载)
☛ 律师办理民商事业务操作指引大汇总!(共21件)
☛ 《民法典》全文+司法解释(2024)
法律微信公号联盟
↓↓点击下方,选你喜欢↓↓
最后,小编恳请大家做一件事,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看不到我们推送的内容!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刑事法律事务”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和“赞”,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