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政策或迎"补丁”,城投平台退出热潮或加速,今年以来已有16家退出

科技   2025-01-18 12:07   北京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月15日讯(编辑 李响)开年后化债政策再迎"补丁”,或加速城投平台退出热潮。


据中诚信国际研报显示,近期监管文件对于地方城投平台退出重点省份指明了方向,并对退平台的条件、流程、退后管理等制定了相关制度,或利好地方重要国有企业发行的产业债,尤其是募集资金用途有地方重点项目的债券,而前期具备退重点省份的地区基建或固投发力的力度可能性会较大。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表示,2025年仍将是地方债务风险的化解之年,不过以房地产风险大幅弱化为标志,化债或已不再是政策最优级,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再次提升到第一位,而此次政策补丁出台正是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多项化债补充政策文件接连出台,政策倒逼下,城投公司通过转型、整合等方式退平台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


2024年425家城投平台公示退出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累计425家城投平台公示退出,声明不属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不存在地方政府为发行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情况。从省份分布上,仍以发债大省江苏、浙江、山东为主。从近三年来化债政策执行效果来看,地方政府通过债务重组划拨等操作,将整体债务规模较低的区县级平台优先出清,也构成了近年来退平台的主力。


尽管与2023年退平台最高峰721家相比,2024年有所走弱,但同时或也表明当前困扰城投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迫切需求与资产、资源、资金的高度匮乏之间的矛盾在化债政策下已有所缓解。


在中诚信国际看来,尽管退平台并不能切断城投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诸多关联,二者的关系将持续调整和重塑,但对于退平台后企业的信用分析是后续投研机构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产业化主体组建加速并预计承担地方稳增长和积极财政政策,但产业化主体多为新组建企业,其治理模式以及后续是否融资平台化,信用资质和水平需持续动态关注。


平衡化债中的发展问题或成当前地方政府关注重点


第三方机构法询金融撰文认为,目前来看,化债不再是政策最优级,发展的重要性再次提升到第一位,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化债,这在2024年下半年后的一系列补丁政策中不断强化。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尤其是在超5万亿地产“白名单”审批贷款项目下达后,对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融出负担逐步减轻,已初步具备在防风险的基调下发展恢复地方经济的根基,而经过近两年地方自发性融资收缩下,也需腾出手平衡化债中的发展问题。


据华创固收团队估算,根据 2024年11月推出的10万亿化债方案来看,2025年用于置换隐债的地方政府债规模将达到至少2.8万亿元,目前地方专项债资金已启动发行,随着化债资金逐步到位,城投债提前兑付节奏或加快,也为城投退平台提供资金来源。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城投退平台数量已有16家。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目前的补丁政策已在城投平台退出制度上有所放松,如即便仍有存续金融债务,但城投平台征得2/3金融债权人同意后仍可实现退出,地方政府原则上对于转型后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债务,应实行不少于一年的跟踪监测。


在法询金融研究人士看来,退出重点省份名单对于地方政府会是重大利好,预计会引发一波地方“退重点地区”热潮。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声明退平台的城投公司并未公布退出后的融资情况,也无法多方核实,暂时无法判平台脱离政府信用背书后市场上对其认可度。



查看更多行业政策资讯


「明树云基建投融资政策」数据应用,聚焦基建投融资领域前沿政策资讯,基建政策报告,基建政策图表。 



系统搭建覆盖中央和地方两级、数据实时更新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库,涉及新基建、交通运输、乡村振兴、EOD及城市更新等相关领域热点资讯;行业重点、热点专题定期进行专项汇编,政策内容一目了然;每月推送明树基建投融资数字化专家组发布的政策报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对于数据产品有什么需求和想法,都欢迎联系我们,填写用户调研还可以获取积分,可抵扣数据服务支付费用,点击右边蓝字了解更多:行业大咖们都青睐的应用你都用过几个?


与我们一起探索数据要素的价值,共享数据时代的红利!


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试用

实时追踪政策,了解行业热点



「明树云」APP现已在华为、苹果、小米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直接搜索“明树云”下载使用更方便哦!


扫码加入行业交流群

微信号 |  quanquaner1107

投稿及商务合作 | monsterdola

新基建投融圈
坚持专业、独立、共享,每天奉上最新鲜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政策解读、行业分析、实操指南与中标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