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来了!户用光伏的信心在哪里?

科技   2025-01-08 15:05   上海  


近年来,户用光伏作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随着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波动,户用光伏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一、政策驱动市场变革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为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修订后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十六条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这标志着户用光伏“入市”已成定局。

这一政策变化对户用光伏市场的影响深远。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达到43.48GW,创下历史新高。然而,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部分地区已出现消纳问题。《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分布式光伏的合理接入和电力的高效消纳,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首次明确了“非自然人户用”项目类型,赋予了非自然人进行户用项目备案的权利,解决了长期以来户用项目投资主体与备案主体不一致的问题。

据测算,我国户用光伏市场拥有超过1600GW的庞大容量,预计可安装户用光伏屋顶超8000万个,目前其渗透率仅为10%左右,具备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

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河北省为例,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为分布式光伏入市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操作指南。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市场现状与挑战


尽管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但户用光伏市场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接网容量的逐渐减少和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部分地区已出现消纳问题。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末,在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的6个试点省份中,均出现不同程度消纳问题。

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化交易后,电站运营商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消息,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达到3.4亿千瓦,占光伏总装机的44%。随着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电站运营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户用光伏市场还面临着技术升级、成本下降、融资难等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例如,近年来户用光伏电站的成本持续下降,性价比不断提升,推动了市场的普及化、大众化。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融资支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和农户解决融资难题。

三、发展趋势与信心

尽管户用光伏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行业的发展趋势依然向好。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181.3吉瓦,同比增长27.27%。其中,分布式光伏贡献突出,总装机规模达96吉瓦,占比达52.97%。

绿电绿证交易蓬勃发展:绿证既能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电量的计量,又代表了可再生能源所生产单位电量的大气环境贡献。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4年1-8月,我国绿电交易电量达到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绿证交易超过2亿张,同比增长近5倍。

市场信心逐步增强:尽管政策变更短期内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原则不变,市场具备稳定的增长空间。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分布式光伏将从当前的694.4GW增至2353.5GW,行业发展前景充分可期。


国内户用屋顶光伏实现快速发展,需求持续释放,新吉瓦级市场不断涌现。江苏、安徽户用屋顶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6.7吉瓦和3.1吉瓦,山东、山西、河北、辽宁、浙江等省份户用屋顶光伏发电装机破吉瓦。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户用光伏电站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例如,近年来户用光伏电站的成本持续下降,使得更多农户和企业能够承担得起安装费用。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进一步推动了户用光伏市场的普及化、大众化。


头部企业正在积极创新业务模式,为行业发展打造全新“样板”。其中,正泰安能山东潍坊诸城皇华镇3.5MW户用光伏整村开发项目颇具代表意义。项目通过整村开发模式,改造乡村原有配电网,实现电站的集中开发、设计、建设、运维、管理及高压并网。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产生绿电超450万千瓦时,25年内可节约标准煤4.0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27万吨。


未来,分布式光伏在农业农村、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化,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将更加紧密,将与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发展。


“微电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提高配电网承载能力和消纳能力、解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智慧能源论坛上,国家电网首席专家孙树敏重点关注了微电网的发展情况。如今,不少地方建微电网时会布局可再生系统。比如在零碳园区内,全用绿电,生产的产品符合碳关税要求,还可降低碳税,提高产品竞争力,这在未来的新能源建设中将会成为市场热点。


未来,分布式光伏在农业农村、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化,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将更加紧密,将与储能、智能电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发展。还可通过整村开发模式,改造乡村原有配电网,实现电站的集中开发、设计、建设、运维、管理及高压并网,构建多场景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调度中心达到发、配、用(充)、储一体化动态调控,让户用光伏发挥更大效益,提升其系统稳定性、可调性和智能化水平。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提出,总体看,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方面,未来企业应关注四点: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电力市场;二是提升项目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三是通过集中汇流并网可提高电网承载能力;四是转变定位,着力于能源管理服务、改造升级、离网型系统等。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户用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户用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代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户用光伏电站的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推动市场的普及化、大众化。

来源:长三角双碳院

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
用于发布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的活动信息,行业资讯及社会新闻,推进光伏产业技术交流与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