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影评 | 《老枪》:拼好尊严的缺角,然后交给下一代

文摘   2024-11-05 19:24   江苏  



两极分化。

最近上映的电影《老枪》,票房和口碑,不可挽回地向两个方向狂奔。

一方面,观众的评价极好,“年度十佳”“国产黑马”这样的美誉不绝于耳。

另一面,人气却始终惨淡,截至目前,累计票房也不过341.6万。

眼看着要石沉大海,实在惋惜。


这部电影的内涵很丰富,可以深聊的东西也很多:

比如它的大背景,老东北工厂里发生的动人故事,像是《钢的琴》《漫长的季节》珠玉在前;

比如故事的走向,一个男人顶着命运的捉弄,重拾信心、找回尊严的过程,让人联想起经典的《出租车司机》;

比如说里面表演,祖峰、秦海璐的戏,每一场都值得玩味,还有《边水往事》火起来的新人周政杰,戏份也相当不俗。

不过,这篇推文,我们不聊电影明线上的东西,谈一谈影片里埋藏的一条暗线,“父子”。


父亲的尊严

父子关系,向来都是复杂的,特别是中国式的父子,关系更难处。因为中国式的父子关系,不像其他一些文化中那样,可以把问题一股脑儿全摆上台面。

我们的台面上,永远是孔子教的“父父子子”,可父亲怎么像个父亲,儿子怎么像个儿子,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要靠猜。

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初曾子的父亲老了,曾子每顿饭都有酒有肉地奉养,酒足饭饱后还要征询老人剩饭怎么处理。

以至于后来,曾子老了,儿子也拿好酒好肉养他,但处理剩饭不问老爷子,就被认为是“养口体”不“养志”,传承走了样的表现。

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就有着“改于父之道”的隐忧,尤其是当父辈的尊严不再的时候。

就和《老枪》里描述的一样。主角顾学兵年轻时风光过,射击运动员,枪法无双,但是因为伤病,只能委身在保卫科里面混日子。


混都不好混,时代剧变下,厂子正在一点点被掏空,顾学兵挣扎过,无果,只能窝囊地堕落:

窝囊地吃饭,窝囊地睡觉,窝囊地恋爱,窝囊地过活。工友们也看不起他,私下管他叫“聋子”。

因此,找回尊严,不仅是一种社会性的需求,也是一种做父亲的本能的需求。所幸,电影中的他找到了。

眼看,在窝窝囊囊中,整部电影就快结束的时候,一场抢劫打破了一切。

劫匪来了,要抢走厂里的工资。顾学兵拿着自制的手枪挺身而出,在中枪的情况下,他瞄准了逃跑的车辆。

扣动扳机,转睛,一枪制敌。

拼贴回了尊严的缺角,当年赛场上的荣誉,在这一刻又回归到他的身上。


儿子的救赎

严格说起来,电影里耿晓军其实算不得顾学兵的儿子,而是他爱慕的对象金雨佳的儿子。

耿晓军亟需一场“救赎”,特别是他在和其他孩子偷电缆,并且亲眼看到了工厂背后深埋的罪恶,感受到了成人世界的不公之后。

中国的文学传统,或者说中国式父子的关系中,孩子的救赎常常是伴着父亲的遗憾完成的。

比如说《红楼梦》,贾宝玉出家拜别贾政,贾政突然理解了自己的儿子,但是再也追不上了;

比如说《白罗衫》,徐继祖要将养父徐能绳之以法,情和法就纠葛不清,最后事件以徐能之死告终。


但有意思的是,《老枪》的传承没有遗憾,而是一种“弥补遗憾”

父亲把所剩无几的尊严拼贴了回去,然后告诉下一代,他们应该怎么样活着?

电影里,顾学兵教会了耿晓军最重要的一课,稳稳地拿住枪,带着心底深层的骄傲,“精力回收”,然后不同凡响。

即使身边的东西变了又变,曾经他奉为圭臬、那些坚硬的东西,也都消散无踪,即使这些年来他像一个“遗老”一样,一根筋地在白眼中活着。


这是前半生伤痕累累的他,唯一坚持的事情。看似特立独行,可也往往因为他只会这个。

而现在,他可以骄傲地把这一切交到下一代手里。坚持的意义有了,他的人生就成立了。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王子扬

江苏省电影局
官方全媒体平台
光影江苏
 ↓↓↓
长按即可关注

光影江苏
江苏省电影局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