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好者注意啦!“凝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苏电影人影像回顾展”1:1搬来苏州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苏结合实际,持续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凝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苏电影人影像回顾展”9月30日起在苏州举办。
该活动由江苏省电影集团、现代快报社主办,苏影紫金影业、光影江苏运营中心承办,中国电影资料馆、苏州广电传媒集团特别支持举办,9月30日—10月7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三楼展出,通过展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江苏影人及相关作品,生动展现电影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在之前推出的“江苏电影冷知识”中介绍了许多南京电影人,网友们大呼“涨知识”了。
本期“看电影否”邀请到了展览特邀顾问、电影学博士刘亚玉,跟大家讲一讲江苏电影中的隐藏彩蛋,揭秘经典影片中的苏州元素。
这么多电影人,哪些是苏州人?
在中国电影的艺术长河中,一代代江苏电影人凭借卓越的风采和不朽的作品,闪耀着璀璨光芒,彰显着江苏力量,其中有不少“大明星”就来自苏州。
在苏州电影人中,费穆是非常重要的导演之一。“他导演的《小城之春》在电影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人把它评为中国100部最好电影中的第一位,或者说至少是前十位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刘亚玉介绍道。
“我们平时看到费穆的照片,包括看到他的一些作品,都觉得他是一个特别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但其实他是一个非常血气方刚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抗日战争期间,费穆没有选择沉默或者逃避,而是以电影为武器,投身于抗日宣传中。《狼山喋血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部电影隐喻地表达了抗日的主题,巧妙地利用了狼群对村庄的威胁来象征外敌的入侵,通过村民团结打狼的故事,传递出抗日救国的强烈信息。此外,他还作为战地记者去前线拍照,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吴永刚导演,也是苏州电影人,由他编导、阮玲玉主演的《神女》,可以说是中国无声电影时代的一个巅峰之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永刚编导了《离恨天》《铁窗红泪》等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表现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后又执导首次使用少数民族演员和语言的影片《哈森与加米拉》。1980年,吴永刚担任《巴山夜雨》的总导演,这部影片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倡导评选出中国自己的电影明星。这一倡议促成了“22大电影明星”的诞生,当时的电影院里都会悬挂他们的照片。而这22个电影明星中有很多是苏州电影人,包括张平、金迪等,都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演员,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电影演员里的“顶流”。
哪些电影是在苏州拍摄的?
《早春二月》这部电影与苏州有着很深的渊源,其取景地遍布苏州多个角落,呈现了很多当时苏州的景象。
“影片中的小木楼,就是今天的苏州市草桥中学,当然现在那幢楼已经没有了,但是草桥中学的旧址还在。还有主角在雨中漫步的街巷,正是在苏州桃花坞的老街附近。此外,影片中那场在花海中拍摄的经典场景,则是取自苏州的香雪海。”刘亚玉说。
该片导演谢铁骊虽然不是苏州人,但他的电影作品中时常透露出对苏州的深厚感情,他的镜头下记录了不同时代江南水乡的样貌。
除了《早春二月》在苏州取景,谢铁骊后来又在苏州拍摄了《包氏父子》,通过这部影片,当时苏州的水乡样貌,包括集市、水上的一些商铺等生活场景,都被生动地记录了下来。而他执导的另一部影片《清水湾,淡水湾》,更是整部片子都在苏州取景,故事的原型也在苏州。
为什么苏州的电影文化氛围如此浓厚?
回首中国电影史,苏州影人对于中国动画行业起到了奠基作用。
如今苏州沧浪亭旁边的颜文梁纪念馆,原来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50年1月,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科成立,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大多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科对我国动画事业起着莫大影响,这里走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动画创作者,如钱家骏、严定宪、徐景达(阿达)等等,正是他们创建了中国动画学派。“80后90后小时候看的《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都是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友们的杰作。”
近年来,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在苏州的落地,以及苏州本地举办的多届修复影展,吸引了非常多的影迷参与,这些影迷中有很多是电影创作者。刘亚玉说,江苏省电影集团每年都会举办的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以及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等活动,其实都是在为江苏电影创作建“蓄水池”,让更多热爱电影、对电影创作感兴趣的人进入电影创作领域。
在“凝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苏电影人影像回顾展”中,既可以了解到江苏影人在中国电影史里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可以看到江苏省近年来促进电影发展的努力和成绩。想收获更多关于江苏电影的知识?国庆假期来展览现场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