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影评 | 《志愿军:存亡之战》:最不能忘的,还是人的故事

文摘   2024-10-05 14:20   江苏  

就和下棋的逻辑一样,前期布完了局,后手,免不了一场硬碰硬的“厮杀”。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布局”,全景式地把抗美援朝的故事铺陈开来,群像戏极其磅礴。

后作《志愿军:存亡之战》就是“厮杀”,聚焦关键的战斗,把每一处细节都做到极致。

全片三场战斗,高潮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一场至关重要的阻击战,“铁原阻击战”。

好点题的“存亡之战”。

“存亡”二字从何谈起?

在历时13天的防御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如果美军作战部队突破志愿军的防线,我们的作战部队可能就会面临被追击或者说被迂回包围的不利的局面,甚至敌人兵锋有可能会直抵平壤。

这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战斗,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怎么尽可能拍出当时的战况,点对点地还原出历史史实?

得益于《志愿军:雄兵出击》坚实的“布局”,《志愿军:存亡之战》继承并发扬了前作最核心的优点。

核心优点有三。第一,是战争的场面。第一部里面的松骨峰战役,场面之大,在国产电影,乃至全世界的战争电影中,都是稀见的。

而到了这一部,一点没打折扣,运动战、阵地战,还有队伍的穿插、战术的运用,几乎每一个战斗场面都叹为观止。

据幕后纪录片透露,准备工作的庞杂艰苦超乎想象:二十万平米的布景,上万米的战壕,连起来十几公里种类多达十四种以上的坑道。

导演团队不仅自行设计坦克,而且为了达成现实中步坦炮协同的效果,动用了超过两千人同时参演。

第二,是信息量。其实很多时候,一些创作者拍戏的逻辑是删繁就简,删掉多余的“线头”,只保留卖座的戏剧冲突。
但《志愿军:存亡之战》包括之前那部《志愿军:雄兵出击》,都保有大量的信息量,像是纪录片或者科教片,而非商业片。
电影中有一幕,印象非常深刻。朱亚文饰演的专家来到了前线,运用自己的土木知识,教战士们如何构筑工事。
宽度、间隔怎么设计,土层松软程度怎么搭配,怎么利用弹坑做掩护,反坦克装备要怎么使用……
这样的设计,就是喜欢的观众会非常喜欢,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是享受的过程。

第三点,是讲人,那个年代的人。
从第一部就能看出来,导演陈凯歌与当下年轻导演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层次是不一样的。因此,志愿军:雄兵出击》里面的历史人物,都是有血有肉,而且个性十足。
甚至说,很多可能是编剧虚构出来的台词或是行为,但是放到某一位历史人物的身上,都不会觉得违和。
因为这就像这个人物依循自身逻辑会做出来的事情。
到了《志愿军:存亡之战》里面,这种优点被发扬了,发扬到了每一位普通人的身上。
电影聚焦的,就是一家三口,辛柏青演的父亲,朱一龙演的哥哥,张子枫演的妹妹。战争的故事,也是家庭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

陈凯歌在角色特辑中提到:“这一部与第一部最大的不同,就是要讲战争中的人。”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角色,“杨三弟”,在战场上,他会记录每一名战士的牺牲情况,包括他隶属于哪个部队、参与了哪些战斗、所牺牲的地点……
他所做的这一切,何尝不是陈凯歌,还有整个拍摄团队在做的。
陈凯歌还说,我最害怕就是这些人被遗忘。
不敢忘,不能忘。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王子扬

江苏省电影局
官方全媒体平台
光影江苏
 ↓↓↓
长按即可关注

光影江苏
江苏省电影局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