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66年——巴运印象”
开栏语:公司与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砥砺奋进66年——巴运印象”主题文学、摄影作品有奖征稿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文学作品95篇,摄影作品4幅。由于摄影作品数量较少,未作评选。按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2名,经评审,遴选出18篇优秀获奖文学作品。
这些获奖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巴运的印象和了解,通过诗歌、散文、话剧等文学表达方式予以再现。同时也有来自巴运员工分享工作、见证发展的真情实感。开展这样的活动,表达了企业通过文化交流展示自身形象的良好愿望,也是企业主动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一次有益尝试。
从本期开始,公司将陆续刊登这些获奖作品,以飨作者和读者对巴运的关心、支持和信赖。
“ 砥 砺 奋 进 66 年 — 巴 运 印 象 ” 主 题 文 学 作 品 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1名)
《巴运长歌》(组诗)
作者:路志宽
二等奖(2名)
《梦里依依巴运情 》
作者:吕 波
《团结奋进的巴运人》
作者:张慧珍
三等奖(3名)
《最美抒情“巴运情”》(外一首)
作者:李珂珂
《时光与你》
作者:肖东华
《情满旅途巴运车》
作者:郎有存
优秀奖(12名)
《巴运情缘》
作者:苏常亮
《巴运,一同走过一路追梦 》
作者:夏宇欣
《巴运长歌:流动的钢铁生命线》(组诗)
作者:刘 玺
《巴运货运人》
作者:马 健
《巴运,用爱丈量距离》(外一首)
作者:何建彪
《候车室轶事》(情景剧)
作者:杨秉智
《乡村振兴路上那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龙 文
《巴运车轮滚滚》
作者:苏 和
《巴运之歌:内蒙古的繁荣篇章》
作者:陈宏辉
《悠悠六十六载,风雨巴士情》
作者:魏 松
《初心永恒——巴运情谊 》
作者:贺 燕
《我为巴运人点赞》
作者:张 悦
内蒙古巴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
2024年6月5日
佳 作 节 选
《巴运长歌,或六十六年璀璨辉煌的颂词》(诗组)
作者:路志宽 一 等 奖
巴运,一面旗帜
写下这内蒙古巴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名字
就像是高高举起一面交通运输行业的旗帜
栉风沐雨,是自己走过的六十六年时光
迎风飘扬,是自己的无上荣光
播种下梦想的种子
始终不曾停歇追梦的脚步
六十六年如一日,以自己的理念为指引
日夜兼程的大道上,巴运人
一直都是气势如虹
用自己的辉煌成就
浓缩成这巴彦淖尔大成就的一面镜子
写进这巴彦淖尔的地方史志
“巴运”的名字,总是最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浓墨一笔
巴运传奇
回想起你的往昔,或忆及你的今日成就
或许,唯有经典传奇
才能配得上对你的形容
播种下一粒梦想的种子,这巴运就破土而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巴运的滚滚车轮上,都是你们集体书写下的大美诗章
踏平坎坷成大道,创业的路上
从来都是不惧艰险,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无论怎样解读,这六十六年
也都只是一个节点,继续弘扬这独特的理念
继续在这别样精神 战略激励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手脚为笔,蘸着汗水智慧和梦想的墨
崭新的经典传奇篇章,正在这别样人追梦的新征程上
被大气磅礴的唯美演绎,和璀璨辉煌地淋漓书写
巴运颂
巴运啊,以你的名字为诗题
书写下的是这巴彦淖尔豪放的大气磅礴
以你的名字为词牌,书写下的
是这巴彦淖尔婉约的经典抒情
巴彦淖尔,梦想的沃土之上
巴运集团,一直都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六十六年来,一直都与这巴彦淖尔人民是朝夕相伴
风风雨雨的往昔里,多少的故事
牵动彼此心中的柔肠,今天我们集体赞美你
我们的巴运啊,当你把越来越多的人
都放在你的心上,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
将你也放在我们的心窝窝上
巴运啊,为你写下这些颂词
赞美你曾经的荣耀,更赞美你更加美好的诗与远方
写给巴运六十六年的辉煌颂词
01
如果把这巴运的六十六年的创业史
写成一篇散文或一部报告文学
其中,会有着多少令人荡气回肠的章节
你看,那一个个与这 一起成长的人
读到动情处,眼中的泪光
也是幸福的心声,在温情地漫溢
之于漫长的历史长河
六十六年,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
而之于这巴运而言,那是一段别样的峥嵘岁月
破茧成蝶的巴运啊,是经历过阵痛
但也成就了无上的荣光
02
六十六年栉风沐雨,六十六年风雨兼程
六十六年坚忍不拔,六十六年砥砺前行
你们用热血面对着冰冷的挑战
你们用激情和意志战胜艰险
你们用追求和梦想打造未来
雄赳赳气昂昂的脚步,一直抵达自己梦想的星辰大海
巴运啊,你总是以自己的方式
书写着自己的经典传奇
产业报国的新篇章里,你总是
有着最浓墨重彩的书写与抒情
03
用一次次的拼搏,打造出自己的璀璨品牌
堆积起自己的辉煌成就,当初的名不见经传
到如今的闻名天下,巴运啊
你是一束光,在这巴彦淖尔人世间
总是有着最最温暖和光明的抒情
扎根于这巴彦淖尔的福地沃土
汲取着无尽的养分,疯长的巴运啊
一直都在疯狂拔节,你听你听
那咔咔作响的恢宏之音里
让多少巴运人的热血在沸腾,在激荡……
《梦里依依巴运情》 作者:吕波 二 等 奖
01
下了火车,已是灯火阑珊的光景了。出了临河站,只见最后一班巴运班车,停在广场中央,车灯温柔,车内温馨。上了班车,一路向北,载我到达某宾馆。
回望已经远去的巴运客车,如一位憨实朴素的老农,不辞劳碌,不计负重地奔驰在漫漫长途上。留给街道的是一路的明亮的车灯。
巴运,自我记事起,就在巴彦淖尔全境运行着。巴运情,自我上学起,就在巴彦淖尔人心中装载着。山沟卯梁,乡村土道,城衢街巷,哪都有他们的身影。巴运客车,托起了巴彦淖尔客运的整个江山。多少提篮背袋的农民工、老人小孩,妇女男子都依靠着巴运客车出行;多少农资货物都依靠着巴运客车运送;甚至一句话、一封信、一个重要的文件都依靠巴运客车来传递。
曾几何时,我的家乡朝阳村到临河只有一趟班车。乡亲们把它称为临河车。我上学只能坐临河车来往。它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发车,我必须在四点起床穿衣,洗漱,吃饭,收拾行李,然后在父亲的陪伴下,出家门,往西边公路去等临河车。这时候,天黑地如锅底,星星泛着慵懒的光,似乎在沉睡中。父亲用手电照明,在四周搂几把干草,找几根木棍,一堆篝火瞬间就攒成了。点燃了,火光照得大路明亮,冷气随之散去,烤着火,心里的暖流不断涌动。父亲说,生堆火,一来可以温暖身体,二来可以提示临河车有人等车。不然黑黢黢的,容易错过班车。
我开始不懂,后来才明白父亲的用心。等车,父亲也有不一样的学问。想到父亲凭着一股子钻劲儿,自学木匠,学会了修理自行车,学会了盖房子,学会了初高中数学,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就心里禁不住赞佩。父亲做事,一定会是独立思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度。父亲有句名言,叫做“求人不如求己。”所以,他一生都在创造与奋斗中提升自己,也打造着我们这个家。
车来了,我顺利的上了车。在车上,我从后车窗望出去,见篝火照映下的父亲,依然在望着巴运客车,望着客车上他的儿子,一个刚离开家外出求学的毛头小子。
以后,巴运客车载着我,在家与学校之间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次。每一次上车,都有一种家的温馨感觉。因为朝阳村是临河车的终点站,司机要在乡政府的招待所过夜。所以,他和乘客的目的地是相同的,自然要同车上的老乡拉话。每次都会聊些乡里的奇闻轶事,或者是风流韵事,让听者或者受益,或者逗乐,有一种如在家中的亲切感。我虽然是学生,不会乱搭话,但听着这些满注着乡音的拉话声,心里就颇觉温暖。
坐车次数多了,司机就认住了我。而且也知道了我周五回家,周一上学的规律。每次到了燃起篝火的地方,就会大按喇叭,鸣笛催我。我就撒腿飞奔,一路小跑箭一般的上了车。司机就笑笑,说你小子以后早点,不然不拉你了。我羞赫地笑笑,就这么一次,下次不会了。
02
还记得有次去临河考试。那是我第一次到临河。那时的公路都是砂石路,也叫搓板路。汽车跑上去,有节奏的颠簸着,发出一阵阵的哒哒哒声,震得人耳鼓发麻。车速就提不起来,所以从朝阳村到临河得走九个小时。到了临河,人早饿得软面条了。不知是谁提议,到一家叫做“翠花上酸菜”的饭店吃猪骨头焖面。那顿饭那个香啊,简直人间无俩了。十几个人十二斤焖面,没用五分钟,一扫而光。酸黄瓜菜吃了好几盘,大蒜吃了个没数。吃完饭,所有人满嘴大蒜臭气,熏得人脑袋疼。
这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瓜蛋子,一路嘻嘻哈哈地奔向宾馆,开了房间,就爬在床上看复习资料,预备明天进考场的事宜。
那是临河车带我第一次到临河。我才知道,临河原来比我想象得要大得多。考试间隙,我逛了新华书店,发现了一本河套叶子写得散文集《河套叶子散文选》,文章写得老辣,劲道,嬉笑怒骂皆有可观之处。于是掏出仅有的零用钱,握着手汗买下。
原来,河套叶子就是刘光明兄。若干年后,在市文联开会相见,提起买书这件事,光明兄说,早知道是你,应该送你一本才是,让你手心再也不必出汗了。我笑道,应该感谢你,没有你老兄的那本书,也许我还到不了市文联开作家代表会呢。
的确,光明兄那本散文集,给了我不少启发。写作这件事,就是这么奇妙,写出心灵的东西,就会碰到共鸣的读者。这可能在本质上是一场量子纠缠吧。
03
巴运给老百姓带来了无数便利和好处。住在偏僻的山村里的人们,每天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等待巴运客车到村。那时候,车上会下来很多客人,也有村里出门办事回来的人。这时候,村里就热闹起来了,大家伙都跑出来,迎接车上下来的人。帮忙提东西的,找人拉话的,乱作一团。巴运司机总是率先下车,帮助乘客取下行李,叮嘱拿好东西,别落下。司机与村里人,都是熟稔的,非常亲密。
二十世纪初,明安镇的赵宽买了一辆大巴车,加入了巴运集团,开始跑客运。后来,风起云涌,各个乡镇的个体户都争抢着买大巴车,搞客运。一时间,巴运客车成了致富的捷径,跑班车成了时尚的营生。其实跑班车是非常累人的。一天到晚跑十几个小时,还得给乘客提东西,帮助乘客放物品,车上车下忙个不停。这还不算,司机必须有个好脾气,和和气气才能跑长久。要是吃不了苦,忍不下气,那你趁早别干班车司机。因为每天见得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了,尤其是某些老年人,撒泼碰瓷大有人在。你必须尽心尽力帮助好每一位乘客,不能怼人,不能骂人,不能发脾气。不然你的车就会被举报了,或者有人就来找你麻烦。所以,能跑巴运客车的司机,都是千锤百炼的“弥勒佛”。
家庭轿车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了。这对巴运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巴运车上经常是零零散散几个乘客,拉不满人。司机为此很苦恼,而且还有私家车偷着搞运营,对班车运行也是一个挑战。但巴运车依然如故,肩负着历史使命,驰骋在梦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市场变了,运营方式就得变。于是,网约车应运而生。不管怎么变,巴运情是不变的。三年疫情期间,巴运客车在抗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很多巴运客车都临时改成了核酸检测站,临时医院等等,而且还运送医护人员支援抗疫前线等多项复杂的工作。无怨无悔地为抗疫付出了汗水和力量,成为抗疫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怎么能忘?乌拉山高速入口,十几辆巴运客车停在道路两侧,搭架起临时的核酸检测站。为支援抗疫,巴运人义不容辞。
怎么能忘?为运送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巴运客车载着10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
怎么能忘?巴运选派14辆客车,圆满完成了转运400多名额济纳旗滞留旅客来我市健康检测的任务,为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04
我们的生活不管怎么变,怎么发达。我觉得,社会还是需要公共交通的。公共交通作为老百姓切身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公共交通如何发展,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要综合研究,系统谋划。无论未来的交通如何发展,我想巴运客车六十六年为河套大地的公共交通担当尽责,通行乡里,方便群众,服务八方,积累下的巴运情是不会改变的。2021年度,巴运公司被授予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是内蒙古唯一入选企业。巴运公司秉承着“奉献社会,共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价值观,一直在“情暖旅途”上做文章,为社会稳定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公共交通事业,是阳光事业,是民心事业,巴运客车一直在路上,巴运情,情满旅途,一直在老百姓的心上铭刻着。多少次,我在学校与家里的来回奔波中,巴运客车给予了我快捷便利的服务。看着那些依然在巴运客车上手握方向盘的司机,白发生雪,以前的年轻气象已经退去,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这个岗位,叫人不胜唏嘘。
每当灯火阑珊的夜晚,我总能忆起青年时乘坐临河车上学的情景。让人依恋那巴运司机带给人的踏实感和温馨感。人生一场大梦,转眼已是秋凉。但巴运情却在我的心上,永远挥之不去,铭刻在生命深处。
《团结奋进的巴运人》 作者:张慧珍 二 等 奖
团结,是形容词,也是动词;是精神食粮,也是物化供给;是内驱动力,也是有力推手。纵观中华民族的兴盛荣辱,团结一致,必是不可或缺的一首高昂凯歌。
从人类到民族,从民族到国家,从国家到企业,只要有群体的集聚,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获益匪浅。
而巴运人的身上属实是有着这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团结。就是这种凝聚力十足的力量,让巴运在时代改革、变迁、发展的颠簸路段上,走过了66个年头,并一直在奋进的路上!
翻开《巴运情》的扉页,那些由三代人精诚凝聚而成的文化理念,像一面面盾牌,扑面而至。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旧照片记录了这些文化理念的实践、继承、发扬。一个“情”字,便可让每个时代的巴运人,不由分说地踏上整齐划一的节奏。
回首上世纪50年代,巴运这个婴儿的诞生。简陋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无一不是在为她的成长抛出难题,但是事实证明,物质的匮乏并不能打倒一个精神巨人,那时候,在党如母亲一般,温情的关怀和指引下,她一日日汲取着养分,变得硬朗,有了力量。这份“情”意,深深地刻入了巴运人的时代记忆里,它又变成了精神血液,流淌在了代代巴运人的骨血里。
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成长历程里,党和国家给予的这份温“情”,并没有被截流,更没有被独享,而是化作片片“情”意继续传递。巴运以“运”为载体,把这片片“情”意,载向用户、载向旅客、载向顾客、载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直至这片片“情”意,凝聚成了一面精神盾牌——“巴运情”。
从国有走向自主经营,改变的是体制,是形态,不变的是“巴运情”,是意识。巴运“情”暖了旅客一程又一程,暖了用户、顾客一次又一次,拳拳情意化作了荣誉,一个个荣誉又化作了动力,激励着每一个巴运人奋进。
从精神走向精神盾牌,从一面精神盾牌走向另一面精神盾牌,这里面饱含了一代又一代默默奋斗,付出的巴运人的深情。当所有巴运人的力气向一个地方使去,当所有巴运人朝一个目标前行,当所有巴运人以同一样服务为快乐;可能大家出发的站点不一样,过程中的作为也不同,但是力量的对象、目标的定位、喜悦的内容却不约而同的一致,那么,我们就说这是一种团结。这种团结是基于企业的精神驱动,由此,巴运的另一面精神盾牌,也就顺其自然的铸就了。
新时代、新征程,已然成熟的巴运斗志昂扬。铺陈了以“运”为主,多种经营并举的新局面。时代在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方式也在变,甚至人们的思考方式也变了。但是“巴运情”没有变。巴运的新生代力量依然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出发,迈向同一目标征程。而且,我们也坚信,把真“情”传递给每一位旅客、用户、顾客,真心、热忱地服务好每一个角落的“巴运情”,会是永不过时的旋律。
奋进在新征程路上的巴运人,在过去的三年里,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一场疫情是时代的一粒灰,但确是压在这个时代个体身上的一座山啊!巴运人,就是凭借着过去66载中,以“情”为根基,树立起来的一面面坚实的精神盾牌,扛起了这座山给予的所有!并在面对这座山的时候,勇敢亮剑,再次夯实了“巴运情”的根基,为今后的奋进,吹响了更加激昂的号角。
勇敢些吧!奋进吧!巴运的每一份子,都应握好手中的这一面面盾牌,向着百年征程奋进。何必怕呢?毕竟“巴运情”的号角一直嘹亮,而团结的力量又如此刚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