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有补贴的海外新能源展,都参加了吗?

学术   2025-01-13 13:47   江苏  

2024年,国内新能源市场被频繁地与“低价”、“内卷”和“淘汰”等词汇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之间在技术、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争夺愈发激烈,仅依靠国内市场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出海已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谋求生存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设电池厂,比亚迪在巴西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匈牙利建立电池组装厂。光伏企业前瞻性布局东南亚产能,已陆续实现了硅片 - 电池 - 组件一体化产能布局,并打通了绕道东南亚出口美国的绿色通道。东南亚地区已拥有 59.8GW 光伏电池产能和 90.6GW 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 9%-10%。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电池、组件产能均超过 50GW,硅片产能达到 26GW。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在东南亚配置有生产基地,形成了海外一体化产能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不出海,就出局。”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六字言论的含金量仍在上升,在新能源行业亦是如此。


中国新能源技术出海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和战略的需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如江苏省商务厅按照省市联动、集中资源、错位扶持公开公正原则,制定了《江苏省商务厅2025年贸易促进计划》,其中就囊括了13个境外新能源行业展会

通过出海,中国新能源企业可以将国内的产能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产能的合理配置和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出海还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通过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2025年,常州市光伏行业协会也将组织会员单位出海参展,共拓商机。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新能源企业正站在出海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国内市场的低价竞争和内卷化趋势愈发明显,企业若固守本土,终将面临出局的困境;另一方面,盲目出海、缺乏战略规划和本地化运营,同样会陷入水土不服、品牌难立的窘境。

中国新能源企业需汲取宝贵经验,结合自身优势和全球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出海战略。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广阔舞台上脱颖而出,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本文只供光伏领域学习讨论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


光伏联播
光伏新闻,光伏政策,并网流程,安装工艺,技术知识,新能源产品、销售与安装;新能源项目咨询、技术服务,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销售、安装与维护,太阳能设备、配件及组件、光伏支架、逆变器、电线电缆、并网线、安装;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