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心灵土壤 守护心蕾成长——泸州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年会暨泸州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建设指导组送教活动

文摘   2024-09-30 22:20   四川  

929日,泸州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年会暨泸州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一体化建设指导组送教活动在古蔺县实验学校举行。泸州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理事长、泸州市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谢梦泸州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理事长、泸州市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刘文美泸州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副理事长、泸州十二中党总支书记李岚到会指导。泸州市四县三区教研员和近200心理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示范课

来自泸县二中梁才外国语学校的曾静老师上了一堂《小煤球变“心”记—活出更乐观的自己》。曾老师以小煤球的故事为线索贯穿课堂全程,通过让学生们解决小煤球的困境,让学生们明白了在面对困境时悲观的想法不是事实,要努力克服悲观想法。用身体呈现内心情绪变化过程的变“心”舞台更是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乐观的重要性。

来自合江九支初级中学校的陈默老师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一堂《长路漫漫亦灿灿——适应初中新生活》心理课。同学们在陈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在课堂上独立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困惑,对入学适应这一话题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到了对处理初中生活不适应的方法。

评课议课

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刘文美对曾静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有高度、广度、深度、长度和温度。曾老师的课堂十分用心,以自创的小煤球的故事为线索,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思考,但应该提高课堂立意的高度,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要更加细致,在课堂当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小煤的故事,参与课堂。"

谢梦老师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价维度》为题目,从辅导理念、活动设计思路、课堂互动氛围、辅导技巧运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五个方面对陈默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陈老师通过小组的形式,催化了学生们的思考动力,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但是在导入时可以设计契合主题的热身活动,拉进师生距离也要注意课堂板书的清晰性,帮助学生记忆理解除此之外可以思考课外拓展性作业,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内化于心。

讲座

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心理硕士教育中心的主任宋杨博士以《中小学心理筛查工作的技与道》为题,为在座中小学教师带来了一场讲座。宋博士围绕多元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筛查、法律与伦理原则三方面展开论述。宋主任提到看待一个人的健康与否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因素模式去考虑,随后给老师们介绍了学校的心理筛查的目标要全覆盖并且保证筛查的工具有效,最后宋主任还提示所有心理老师都应该有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在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在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和宋主任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总结

活动最后,古蔺县实验学校校长李杨介绍了古蔺县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并对未来加强心理健康做出展望。谢梦主任最后总结,她呼吁在场心理老师,积极加强系统专业的学习,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学生心理护航,做学生心理问题的守门人。

此次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知识的传递,教师心灵的触碰,彰显了教育共筑、心灵共育的美好愿景。(梅暄)

编辑|梅暄

初审|曾嵘

复审|李杨

终审|扶军


古蔺县实验学校
古蔺县实验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