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联优秀学员访谈
为感谢广大学员们的信任和支持,七联就职特地开设「学员访谈」栏目。定期邀请优秀的内定学员,分享TA身上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以他人为鉴,助力就活💪
优秀内定学员介绍
基本信息
身份:七联20卒学员・L同学
课程:七联・在日就职训练营
出身:千葉大学・環境リモートセンシング
内定: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万字长文特别回顾版|
在做抉择之前
做好一切你能做好的准备
不管做什么
都事先做好准备
大家好,我是去年9月份加入七联的学员。来自北京,在国内读完高中,毕业之后就来日本读了大学。
家里人从小跟日本这边做生意,别人听着英文歌的时候,从小是听着日本歌长大的,从小听父亲打电话都是用日语,自己也比较喜欢日本文化,动画啊,传统的饮食啊,音乐也比较喜欢。
高三那年本来是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但还是决定再拼一把,所以在大家拼命扔卷子,扔书的时候,我进了北京一个机构学习日语,学了差不多两个月,因为机构本身有合作学校,可以帮你在日本本科申请成为预备生,但是去的大学都不是什么好学校,当时感觉“我都放弃了这么一个大学,我再去一个不太好的学校,我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最后还是自己申请语言学校来的日本。
但考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也算是历经了种种考验吧,在来日本的第二年考上了千叶大学,这之后没什么波澜,就正常上学,日语方面融入新生活稍微困难一点儿,后来顺了以后,就按部就班地去修学分、上课,一直没感到压力,就感觉,那我就顺着来了。
算有过这方面的考虑吧。
我一般都只想做好眼前的,没有明确说一定要做什么。考学时就想考一个好的国公立大学,专业的话其实学电器,电子都可以,正好那两年北京雾霾比较严重,水质挺差的,学部就选了地球环境科学,自己也挺有兴趣的,算是热点话题吧。大三下学期分研究室,其中有一个分野是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科学的探索,就跟着我们老师学水环境的卫星遥感。在过程中,经常看前辈学长怎么做的,处理数据会用到编程的知识,稍微有一点IT基础,但说白了,我还不算在日本学情报的,只是对它有一个应用,有编程的经验。
倒不是说一定想做这个,只是找工作走这个行业的话,感觉还是挺有帮助的。
想到今后可能也要回国,怎么着要读个修士,要不然就只是本科生太被动了,所以大三大四大家都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就感觉着什么急啊,也没有关心过这个事情。在本校教授也是挽留我,说“你这个研究做到一半,应该要给它做完“,加上自己英语不是特别好,当时考东大就特别费劲,研究室的环境也比较熟悉了,教授也对我比较好,我走了推荐,相当于就保研了,然后我就感觉那不着急了,等到研二,快毕业的时候准备找工作就完了。
去年5月份刚上修士一年级,学校有一个マイナビ的活动,我就被身边的同学拉着去了,去了我才知道,原来日本就职,相当于大三和修士一年级就要开始,瞬间就慌了。
进入6月份,夏季インターン就开始了,但说句实话,我不是一个对自己未来特别明确的人,唯一的想法是做好自己目前能够做到最好的,下一步事情来的时候再去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那个节点我完全不知道我这个专业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从上学开始,对于下一步怎么做想得不是特别多,更多的是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找工作也是,之前也没有什么规划,到了选择的这个时间点,要开始了,才会具体去想,要做什么,做哪些工作比较有发展,成功概率会高一些,然后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一上来不知道要做什么,正好家里有商社相关的经历,说不上感兴趣,是你周围都在做这个,是不是我也可以尝试一下,然后就看看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日立,索尼等等。
就专业本身而言,我的专业只能从事地质勘测。在日本,国家资源管理局、水资源管理局,然后涉及到国际机关,外国人是不让进的,接着就只剩下研究所,勘探机构。最后绕了一圈,发现我这个专业还可以从事IT行业。
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毕竟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自己要报什么,就把知道的一些大公司,都是To-C的公司,电器公司,食品公司都尝试着报了一遍。
说实话,在实习初期,自己一个人写ES,准备面试,最终结果是非常惨烈的。
投了10多家公司,不算没有选考的One-dayインターン,主要是有面试—复试的インターン,只有东芝一家公司进入了面试,这也算是就活生涯的第一次面试。
这是一个视频面试,我的电脑摄像头没有准备好,特别模糊,信号也不好,当时又切了iPhone的Facetime,有点害羞没对着屏幕看,因为iPhone镜头在屏幕上方,相当于一直给面试官侧脸,我都不知道他要问什么,说得磕磕绊绊的,结果可想而知,理所应当地掉了。
说实话,我是通过实习对自己的日语水平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什么时候理解到自己的日语不足,就那个时候感到不足。本来感觉来日本读那么长时间了,还挺自信的,因为平时上课,经过几年学校的训练,听力上没有任何问题,就是老师上课讲什么内容,理解它已经没有什么困难了,然后日常会话,不就是一问一答嘛,简单地说是否,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感觉挺好的。
当面试时被问到对于这个事情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去感受的,你想怎么去做,你为什么要来日本,这样需要用长段逻辑表述的时候,我这日语,真的,无法入耳,就是“啊,厄,えーと,あのー”全是这样的,瞬间感觉,又回到了5年前考大学的时候,挺迷茫和无助的。
我当时就意识到
既然想提高自己
那么只有找到我问题的地方
才对我真的会有帮助
一是自己看一些机构,二是去问之前已经找到工作的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他给我介绍了几家,然后我挨个走访了一遍,全部是预约了时间,然后去看看情况,看看师资力量怎么样的。
为什么选择七联呢,感觉是一个挺自虐的倾向。
我之前去的所有家,人家都在跟我说,你这个从学历上,能力上各方面都不错,来我们这块儿会怎么怎么样,我们有XX样的服务。只有我跟戴维哥第一次聊天的时候,我话说到一半还没说完呢,他直接给我打断了,跟我说,“你先别说了,我觉得你说话都有问题”。
说实话,我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戴维哥真的是一针见血,一下就给我说到点子上了。他说完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主要是我说话的时候,我老想着“我知道前因后果,对方不知道啊”,总想着对方能不能理解我说的话,知不知道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会补充很多内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一遍...但是他就跟我说,“你这样去说话的时候,你的中文我都不太理解,你再转换成日文,让日本人去理解,人家更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了。”
对,所有的就职机构上来跟我说的是。“你没问题,非常好,你来到我们这,经过我们的培训之后会怎么怎么样...",只有到七联的时候,戴维哥上来跟我说,“你这说的什么啊,你这是...”,就给我劈头盖脸说了一顿。
当时我只是前来咨询情况的,但他完全就是毫无顾忌地,很真诚地指出我的问题,真的是单纯为了我好。
当然,被人说了多少也有些难受,但是谈话结束后,自己坐电车回去路上,我就觉得说得对啊,非常好啊,然后我就把其他家都辞掉了(有些机构当时都问我什么时候交钱了)马上就联系了七联,说想报名。
我当时就意识到,我既然想提高自己,那么只有找到我问题的地方才对我真的会有帮助。
近半年一个长期实习都没有合格
一到面试就掉,一到面试就掉
现实告诉我,从能力上,从以前的想法上
我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一开始不知道有就职训练营与小班之分,不太了解,当时小班还没有开,就报了就职训练营。之后看到第一期“制造业+商社精品小班”宣讲会的消息,就去现场听了,然后加入了“制造业+商社精品小班”这套课程。
最初加入七联,就感觉有个组织,寻思着至少在氛围和情报上不能落下,知道Web-Test有专门的辅导,了解到大家在报什么公司,ES可以找老师修改,但当时学校课比较多,课程都是在线听直播,或者看回放。
去年9月份参加小班第一次宣讲会后,就决定加入了。
一方面,它主要针对制造业和商社,刚好符合我当时的一个就职趋势,也是我那时理想的业界,恰逢Jackie老师当时还在化学材料领域的公司,就感觉特别对口。
第二方面,进入小班我能收获更多的东西,比如老师会就某个业界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分在你身上的时间也相对多一些。
其实最开始一直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整个业界都没有确定,或者说自己做什么也没有确定。
赶上8月份暑假回国了一个月,就去北京,天津,还有江浙沪一带的日中公司都走访了一圈,了解下来,发现日本的化学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实例很多,市场规模大,当时收获特别多,感觉一下有了目标,最后决定就找化学材料相关领域的商社和制造业公司,主要是制造业公司,因为商社还是卖东西,并没有核心科技,所以找的全是東レ、旭化成、帝人。
当时跟戴维哥咨询的时候,我上来一本正经地说,“我要投化学材料的公司”,他当时都懵了,觉得我也不是化学专业的,也没有任何理由,哪来的这个想法呢?
当然,当听到我想选考化学材料公司之后,他没有完全否定我的想法,还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告诉我应该扩充备选公司的范围,让我别的行业也多看看,放开眼界,不要只盯着大手,更全面些看问题,但当时自己还是没走出来,还坚信自己这一套。
包括后来跟Jackie老师沟通的时候,他到最后也不太理解,你怎么对化学材料情有独钟。
是的,报的全部都是化学材料的商社&制造业公司,且全是事務系。
从暑假开始花了那么长时间了解,走访,自认为对化学材料领域很熟悉,觉得自己想做这个,但后来去参加真正的实习选考,失利,才证明这条路是不适合自己的。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真是这样,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最终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挺难受的。
回顾去年,1~2天的短期实习,相当于公司说明会那种,各种制造业和商社倒都去看了看,总结出可能自己不太适合商社。
但到了制造企业技术职的时候,首先我周围的人,他们的学习经历跟我相似,都是修士,他们整体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与我相近,和我平时接触的同学是一样的。而到了商社的时候,大家全都是学部生,属于那种非常元気的类型,天天跟打了鸡血一样,在做性格测试的时候,感觉跟大家有点格格不入,他们都非常积极,非常阳光,一般都是考虑事情之前就行动起来的那种感觉,而我恰恰是先考虑清楚再做的那种人,但就营业而言,感觉就丧失了很多机会。
不合适,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都没什么用。
实习过程中,得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知道了我就职的方向。Jackie老师也有察觉到,内容方面准备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失败原因可能不再会是你说的内容,或是你的日语,而是你的性格和你本身具备的能力不太适合去做商社,或者营业职,是职种选择的问题。
是的,直到2月底才明白过来,这条路是不对的,不好走的,终于承认自己之前投的那些公司方向都错了。而且看群里很多人都拿内定了,自己仍旧一无所获,觉得一下没了方向,挺焦虑的。
因为整个实习阶段非常失利,在进入正选考之前,Jackie老师约我在线下(七联教室)一对一面谈了一回,探讨今后的就职方向。
他跟我说,既然你是卫星遥感专业,不是化学也不是生物,学习过程中会运用到数据处理,算跟IT相关,有编程的背景,那为什么不去试试IT行业,或者说制造业跟IT融合的新型理念的公司,比如说NEC,富士通,日立,SONY之类的。
自己回去也想了想,如果是现在这个阶段,以我目前的能力,去做营业确实不是很符合。认真分析后,才真正转向我现在这个方向。
就这样,从实习时候主要面向的营业岗,经理职,到最终选考的技术岗(主要是SE),这么一个转变的流程。到3月份解禁,2月底陆续投的全是这类公司,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总共投了11家,其中有6家进入到了面试阶段。
正选考开始前就是这种状态
是个大企业能要我就阿弥陀佛了
对于自己能力和现状非常不自信
也非常崩溃
其实心里压力挺大的,就想着只要ICT领域(相当于把数据应用,创造一个新的商业价值的领域)有大手公司收了我就谢天谢地了。
自从2019年6、7月份开始就职活动,到今年2月底,就没有周六周日,平如要做研究、还要写ES,比写ES更费劲的,是找公司,不知道要报什么,就还要看,看完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又开始报名下一家了,特别费时间,白天要做研究,有的时候晚上7、8点才完事,但有些公司明天就〆切,就要熬夜把ES写出来,整个人就挺崩溃的。
虽然ES通过概率还是挺大的,但是面试全败(实习基本只有一次面试)整个实习阶段,没有合格过一家长期实习的面试。
心想着“我连实习的一个简单面试都合格不了,而且面试官基本没怎么深挖,只是单纯跟你聊聊天...“整个人都没什么自信。
完全没有。正选考的面试跟实习的面试又不太一样,实习阶段,比如问大学で一番頑張ったこと或者志望動機,回答完后他们只是对感兴趣的内容稍微问一下就过去了。
而正选考的时候,你上来先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我把你这个东西拆开了,揉碎了,我想知道你到底怎么回事。但我上来的时候还是按照实习想好的东西去背稿,比如我努力的事情是自己的研究,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通过和大家一起解决这个困难,最终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然后面试官开始细问,你在团队合作中产生了什么作用,是如何发挥的,具体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准备,就愣了,掰开揉碎地去问时候,我没有准备,也没有回答得很好,结果就掉了。
记得正选考第一次掉的面试是SONY旗下为集团内部做系统支持的一个子公司,当时疫情还没有很严重,是去公司面的。掉了之后跟Jackie老师聊了一下,自己总结原因,那下回再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准备一下了。
比如,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要把原因推到“因为教授跟我这么说了,因为研究室课题就是这个“,而是从主观上说,比如“自己想做什么事”,是发自内心,我主观上想做什么事,去包装一下,改一下自己的内容,然后又去面试了,反复几次下来,每一次面试都会被问到新的问题,同时也是会出现一些老的问题,老的问题继续完善,新的问题失败了再去总结,到底哪块又没回答上来。
人啊,最怕的就是
本身快到眼前的,已经期望值很高的东西
突然间失败了
感觉跟心脏骤停一样
....
有的,虽说是学校推荐,但说实话,我这个学科不是学情报,计算机的,其实是没有拿到推荐票的。企业乍一看,根本不知道你是什么学科,学科名就是一大串カタカナ,都直接略过了那种感觉。
本选考11家中,有3家是推荐,分别是东芝、日立和NEC,剩下的全都是自己志望度不是很高,想去练练手的公司,且都是自由応募。
完全是自己争取来的。
拿日立来说,当时我们学科是没有学校推荐的,参加学校企业说明会后,我就主动跟人事联系,问企业人事有没有什么名额,包括跟对方解释我这个学科是干什么的。按说本就没有正统的学校推荐名额,如果不主动问肯定是没有机会的。
东芝面试失败之后,说实话,真的没有那么坚强,我属于破釜沉舟了。
之前的选考过程看下来,面试官的反馈效果还是不错的,公司给我的反馈一直都是很积极的,前辈也一直看好我,尤其在东芝最后逆提问的时候,都已经谈到很多工作细节,还有入职之前我应该学习什么语言比较好这种问题,人事就说让我学习Java,做好哪些准备之类的,第二天告诉我不合格,当时就爆炸了。
人啊,最怕的就是,本身就快到眼前的东西,已经是期望值很高的东西,突然间失败了,给你一个非常大的心理落差。比如这家公司我没报什么希望合格了你很高兴,没合格的话感觉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失望。
但如果这家公司你感觉已经差不多了,都已经开始准备入职之后的事了,他跟你说没合格,感觉就跟心脏骤停一样,震惊了10多分钟吧,大脑有些空白。
记忆犹新的是,参加东芝的最终面试有一个技术匹配,公司通知我不合格的时候给我发送了一封邮件,也是一个反馈吧,其中列出的问题非常详细,相当于告诉了我为什么不合格的原因。
邮件中说了“我在哪些性格方面不太适合这份工作”,还说“我并不是想去解决问题(当时应征的是SE职),而是想从事对技术的研究(研发职)“。分析下来,可能是因为我面试的时候一直在说研究中做了什么事情,想如何活用研究中学到的这些知识等等,让面试官觉得我更适合研究职位吧。
总结下来,东芝面试失败的原因,主要问题不在于志望動機,而在于回答努力一件事情的时候,更偏向于技术研究了,是我说的内容,跟面试官谋求的人物像产生了差别。
他的感觉跟我一样,觉得我肯定进东芝了,我把我的情况跟他说了,他也认为我这么积极地对应人事,肯定稳了。
老实说,有点不太好意思说,当时感觉你已经很稳了,有リクルーター全场follow的这种情况下都能掉,况且东芝还是这八社里不是很强的一家,那其他的公司,说句难听的,就相当于是没戏了。
我当时都没敢跟Jackie老师说,老师期望很大,家里期望也很大,就感觉就职已经快结束了,但又被打回原形,重新开始了。
东芝是周五终面结束后,隔周一(工作日)早上就收到了不合格的消息,周三就是日立的最终面试,但直到周一早上日立的面试稿还没有确定下来,更别说修改语法,日语语言方面的问题了。
我就感觉如果我去这么说,再去面日立是一样的结果,没有必要再去试一遍了,换句话说,东芝是在面日立之前的一次演习。
当时东芝没有合格的时点之后,就马上打开电脑,把之前没报的企业全都报了一遍,富士通,松下,日立子公司啊,富士通子公司啊,凡是我能想到的全都报了一遍。相当于跟抓瞎了一样,有公司要我就行。
疯狂报名,疯狂写ES,虽然也是在套以前有的一些东西,一天就写了3、4家ES,到了晚上的时候突然感觉“你这么做的话,就是一个单纯重复的机械运动,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说的内容不行,结果还是不行。
每次面试,问题一直都差不太多,不可能都重新准备一遍面试稿,但这次我突然明白,我的面试稿本质上是内容存在问题,而不是我的说法,在这个基础上无论怎么改都没什么意义。
我之前所有的面试稿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几乎没有脱离以前的框架,很难说是推翻了从头开始写。
尤其是在找Jackie老师指导的时候,他说“你的ES,面试内容,整体看没有什么进步啊”,原因就是我不敢大动刀子,感觉从头做一个稿子多难啊,其实说句难听的,就是懒。
是啊,我就想前面已经都这样了,那为什么不拼一把呢,我当天就把之前的面试稿全删了,从头写,按照我现在具备的所有能力,彻底改了一遍,从晚上5、6点一直写到半夜2点多。
可以说是为日立的终面,从零准备了一份全新的面试稿。
当然,毕竟不是从零开始写,手头资料还是挺多的,甭管是Jackie老师讲的财报课程,还是自己的想法都是比较成熟的。我是重新把这些内容拆分,重新组合,再汇总在一起,还一直跟自己说不要有以前的框架。第二天去找学校キャリアセンター改了一下语法上的问题后,背了一整天,紧接着周三早上就开始面试。
没有,我就从头,按照我现在有的东西,就是我学到的所有东西,得到的反馈,重新去写面试稿。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面试稿的每一个字全都是我自己写的,但是,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思路,为什么我要去这么说,都是在七联上课学到的,比如上课学到的5W1H,提出框架上的东西等等。内容是自己想的,框架、及怎么说面试官会比较喜欢去听是上课学到的,相当于把从七联学到的对策,技巧活学活用,最终变成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点,东芝终面之前,正好Jackie老师针对“電機八社”进行了一次企业中期经营计划&IR财报的分析,相当于日立面试之前,我有材料,我知道如何去写这个东西。
IR财报分析里面就有日立,这个时间点特别关键,上完课后我自己回头又去看了IR财报发布会的内容,把他们最近在做什么业务,我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如果我进这家公司我打算去做哪些业务,设身处地地去想,不是很敷衍地说“您公司规模大,真厉害,范围广,到了您公司能有很大发展”这种话,是从公司最近的发展情况,和我的就职方向做一个结合,再通过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受,全都是主观地去表达我的志望動機,能感觉得出来,面试官的反应跟以前的反应也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最后稿子改好,重新整理完了之后,找Jackie老师面了两次。
模拟面试的时候,自己准备好了,他就完全自由发挥地去面我,我也不知道他问什么,他根据他的经验,想面试官应该会想问什么,最后尤其二面的时候,真的是几乎跟Jackie老师面的问题差不多。
在两次模拟面试过程中,他继续深挖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问到的几个问题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模拟面试结束后他就让我好好把这些东西准备一下,他说“要是我我会提这些问题的”,结果面试当中就真的提了这些问题,当时心里就有底了,心想,“这个问题我已经被问过了”,答完之后,面试官当时就感觉很不错。
最后一轮面试,我比较意外的点是,对方一直在反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逆问题),之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日立的终面是50分钟,Jackie老师跟我说逆问题一般准备2~3个就行,我很快就把自己准备的2个问完了,到后来我都没有怎么准备。
当时问了有5,6遍,我每次问完一个问题之后,面试官还反问你,不光是我问问题他给予回答,还继续对我的问题进一步展开。
比如我说“自己英语方面不是很完善”,他就说“那我们公司很重视英语啊,你是怎么想的?”感觉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就无限地做回答。日立当天是早上面试,晚上八点多就告诉结果了,还是挺迅速的。
说实话,其实还是挺谢谢东芝的,从2月底学校举办的企业说明会开始,我就积极地去找东芝的リクルーター进行今后工作的一个协商,包括ES,面试的内容都去找他修改、练习,对方挺负责的,尤其在最后一次面试的时候,他都认为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最后没合格还是挺意外的。
包括最后能合格日立也是挺谢谢东芝的,让我看清了现实,也让我下定了决心改了一遍稿子。
除了前面提到的,东芝面试时,我的表达方式,说话方法,引导对方认为我想做技术研究,而不是应用之外。每个公司最后一轮是人事採用的负责人,和一个技术部的负责人一起面,他们选人时会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基本条件符合之后,他们会通过我的对话设想一下,如果和你一起工作,我会不会舒服,乐不乐意与你一起工作,这个感觉人跟人是不同的。
个人觉得,你自己努力到了,有时不要太纠结去哪家公司了,剩下的其实就看跟公司的缘分了。因为你不知道给你面试的人事和技术负责人他们想找什么样的人。
尤其到最后这一步,与其说是特别在意你的能力,学历,不如说是眼缘。个人觉得一般一次面试过后,通过ES的审查和一面的反馈结果,面试官对你的能力就已经认可了。
之后主要看:一是你的志望度高不高,二是面试官是否想与你一起共事,其实就看这两点。
可以这么说,其他公司因为企业规模,待遇,制度等因素,志望度不是很高,之前Jackie老师进行IR财报分析的时候,非常用心地把网上的信息进行了一个整合,对这些公司进行了一个对比,有网上相关数据去评判,从他们的成长情况,公司规模,工作氛围等方面,有一个综合的评分,最好的是索尼,而在我选考的公司范围内,最好的是日立。
哪儿敢这么想啊,东芝给了我一个血的教训啊,虽然是到终面了,但完全不能掉以轻心,相比于七联小伙伴们报的公司数而言,我报的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大家至少是都投了20~30家公司。
虽然报得少,但因为每家公司都要准备研究内容发表,比起数量,我想更注重质量,既然我只准备11家,进入面试只有5~6家的话,那就把每一家都做好,都单独准备。
就像Jackie老师跟我说的:如果你的志望動機的说法越泛用,越每家都能使,它越不是一个好的志望理由。面试官就会问,你这个说法在我们这适用,那换一家呢?所以一定要去找这个公司它独特在哪儿。
日立结束之后第三天,NEC是一面,之前资料也都准备好了,但因为我是学校推荐,我合格了就必须要去,所以就推掉了NEC的面试。
从一开始不清楚面试怎么回答
到后来如何去找公司
到书类选考,小组讨论,面试该做什么
全都轻车熟路了
跟Jackie老师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那时还没有加入小班。
大概是加入七联的第3周,报了一家名叫カネカ(化学材料)公司的长期实习,颜值老师帮忙约了Jackie老师的个人模拟面试,那是第一次跟Jackie老师接触。
一上来,Jackie老师就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你这个不行啊,当时心里打击挺大的,感觉我如果能合格的话,面试官是不是看错眼了。
第二天就是这家公司真正的面试了,头天晚上做的模拟面试,当时说话特别磕巴,说到一半他就让我打住别说了,说你看一下稿,我说没有准备稿,就是想好要说的中心内容,他说怎么可能不提前具体细化到要说什么内容,只是一个中心就去准备呢。后来当然是没有例外地掉了。
也可以这么说吧,感觉Jackie老师有一双慧眼,能看得到我的问题,说得每一句都在点子上,超有能力。
他跟我说要注重面试上的内容,和细节方面的注意点,在每一次面试的时候都用到了,那次模拟面试他问到我的问题,和第二天面试官问到的问题基本一致。
比如,他问我的那些“基本问题”,我当时都不知道这叫基本问题,包括—你的强项弱项,学生努力时代做的事,志望动机,你为什么要来日本就职,为什么来日本留学等等,现在看肯定都懂了,当时都没有准备过。
拿为什么来日本留学这个问题举例,他听了我的回答后,就说你一定要说主观方面的东西,你想怎么怎么样,而不是受到别人的影响,不要表现出你是被动的。
比如说回答“大学で一番頑張ったこと”,他一上来就说,我说的完全不是面试官想要听到的东西,我当时的回答是“自己努力听课,努力听懂日语,努力修学分”,想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但这完全就不是面试官想听到的。
他告诉我,“你说这些想说明什么问题,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你作为一个大学生,说你为了入学很难这件事,那为了考大学谁不难,如果只说这些东西,面试官其实完全感觉不到你这个人的性格,或做事的方式方法...说到底还是没搞清楚企业问这个问题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回答“志望動機”时也是类似的情况,说得真的是很肤浅的一些东西,诸如“该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我对这个业务很感兴趣”之类的,马上就被Jackie老师一句反问,那“A社也在做,B社也在做,C社也在做,为什么选择我们啊?”我当时就傻了,然后我就感觉确实是,如果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那我怎么去说服面试官录用我,自己就觉得“对啊,我为什么要来你这边,我自己都不知道...”
内容上感觉非常实用,信息量大,案例丰富,因为Jackie老师是做营业出身,本身非常有说服力,从他的结论,做法,上课的整个流程来看,他说完的事情感觉就是对的。
譬如,他上课提供的资料,他给出的结论,一开始出现在PPT上的时候,不太理解,当他说完之后马上就明白了。
他在说结论的时候,不是直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而是通过罗列一系列证据、事实向你证明。
比如公司财报的分析结论,权威网站上的信息和评论等等,这点我觉得是真的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只是去说一些很肤浅的东西,谁都能从网上看到一些,相比之下,Jackie老师的观点就很独到,加上他是业内人士,财报分析的时候就会跟我们说,哪个点特别厉害,然后给你分析怎么厉害,跟你对比一般公司会怎么样,在我们去说志望动机的时候就非常有帮助了。
是啊,在小班课程一开始Jackie老师就告诉我们怎么做企业研究,说过让我们去看企业IR财报,发现我们做得不怎么好的情况下,紧接着3月份,为我们增开了IR财报分析的课程。
相当于,假如我是一个小白,我不知道怎么去找这些公司的资料,学会Jackie老师的方法之后自己能够模仿着去做,真的很有帮助。
可以这么说。
比如分析索尼这家公司,他不是单纯给你讲课,告诉你公司有什么背景,强势劣势,而是站在我们角度,模拟我要选考索尼了,我要怎么做,他连上课的内容都是现打出来的,真的是手把手带着你,走一遍从头选考索尼的流程—打开谷歌,打开公司官网,找到IR财报,看哪些情报是有用的,在公司财报分析会上对说的内容进行摘录,不是把做好东西呈现给你,而是带着你做一遍。
比如ES,更多的是给我们一个思路和框架,方向性的指导,某一件事情,写什么事情,怎么去写,都是他告诉我们,写完给老师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再改。
这里特别想强调一点,也是Jackie老师反复强调的,日本公司十分看重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别人让我做了什么,而是我想去那么去做。
在就活中也是,老师给我们方法,思路,带着我们往前走,但是我们自己更要主动思考,探索,这样对我们自己的能力提升才是最好的。
这是必须的,一般都是我先写好面试稿,在模拟面试前提前发给他,面试后会立即给出反馈。
平时有任何问题,都是随时沟通的,只要他看到了就会立即回复。
说话心里话,他当时手下还有很多学生,加上当时自己工作那么忙,能为我们大家伙儿做到这份上,真的内心挺感激的。
最大的帮助还是说从他专业角度上给予的帮助吧,作为业内人士,他知道面试官想问什么,想听到什么答案。
个人觉得,是专业性特别强的一个老师,他做模拟面试的时候,不是顺着我准备的面试稿从头到尾问一遍,而是想我是面试官,我会问什么问题,根据你的回答,他会告诉你,你应该这么回答,面试官想要听到这样的答案。
日立模拟面试时,回答学生时代最努力的一件事时,我就说自己兼职做炒股,按照套路说自己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他完全没有深挖我这点,反而去问为什么想做炒股,从中学到了什么,最近情况怎么样,股市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我完全没有准备,也不太明白,就想什么答什么,他就嘱咐我这个你一定要准备。真正面试时,就真的被问到了。
再比如,是否考虑回国这一问题,我当时说的是不考虑回国,他就跟我说一定不要贬低一方来抬举另外一方,不要用优劣势推出你的结论,而是通过你的主观。比如“我就是想努力做好眼前的,并不在于是日本还是中国工作,只要公司给予我舞台,我都想发挥最好的一面。“不是直接告诉面试官,我就留在日本了。之后面试被问到时,我就是这么回答的。
简单来说,不是老师让我这么做的,别人让我这么做的,而是我通过自己的思考,我得出的这个结论。
所谓主动性,即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基于你想去做,你想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行为表现。
每周的个人约谈,Jackie老师能从最专业的角度给你提供建议,因为我之前说话特别啰嗦,最开始都谈一个小时左右,后来每周20分钟,半小时,足够把所有事情说完了,也算是培养我的说话能力了。
之前跟Jackie老师进行单独面谈的时候,总被Jackie说到,“你做事怎么这么犹豫,怎么这么害怕失败,患得患失的”,“不想做就不做,想做就做呗”,当然,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他说得也确实是我的弱点。
后来凡是他跟我提到的问题,我都把它们记到本子上,时刻提醒自己,就想着跟他说话的时候“尽量”别再让他骂我了。
通过就活也渐渐改变了很多,以前做事情之前会想很多,迟迟不去行动,现在反而没有那么多犹豫或纠结了,跟人说话也都是简单明了地说事,没那么啰嗦了😂
领路人的角色吧。
通过七联,知道就活整个流程,应该怎么去做,通过业界分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行业,公司情况,分析出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比如有很多人都认为,日本这电器行业是不是不景气,其实他们已经把这些不挣钱的业务早都卖出去了,根本就没有以它们为盈利目标或主要业绩,但大多数人还存在误解,其实还是很厉害的,而Jackie老师就能带你去了解企业最真实的一面。
1. Web-Test支援十分靠谱,帮你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让你安心把精力花在ES,面试等方面
2. 七联专业性更强,有系统性的服务体制,能细分到不同行业,公司去辅导
3. 合格实绩方面,不是偶尔一两个学生拿到了很强的Offer,这只能说明这个学生很厉害,但是七联每年都有固定的内定实绩,这个真的很了不起了。
感谢七联优秀学员的真诚分享。
「七联优秀学员访谈」:以一对一深度访谈的形式,记录每位优秀学员从一无所知,自我探索,低谷徘徊,到加速逆袭,喜获内定的成长蜕变。就活是闪光点慢慢被看到的过程,是努力被认可、付出有结果的自信笃定,Offer不是上天随机的礼物,是综合实力的证明。
你负责努力,七联负责帮你就职成功
往期回顾
日立製作所内定者・千葉大学
9个月就活一到面试就挂,问题就出在“方向”二字
野村證券内定者・慶應義塾大学
临近大四毕业开始就职,2个月拿到野村證券内定,最难的是什么
野村総合研究所・筑波大学
2月份正式就职,3个月拿5家公司Offer,他是怎么做到的
日本IBM・名古屋大学
2020既卒就职,扛过5月狂掉大手的压力,成功入职IBM
DTFA・上智大学
2个月长期实习8家公司,拿下22卒早期选考Offer靠的不单单是努力
DTC・大阪大学
大一准备就活+大二加入七联+大三拼命实习=早期选考内定
エーザイ・京都大学
名校出身日英双语高分,本選考大手公司面试却连掉10家,TA靠什么逆袭?
Panasonic・京都大学
10个月拼命练习死磕咨询无果,重新自我分析后认清职业所爱,一路开挂
サントリー・慶應義塾大学
英语项目9月生斩获消費財メーカーOffer的背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
日立製作所&楽天&SoftBank・名古屋大学
暑期实习5天写不出一篇ES,本選考却收获12家公司Offer,TA做对了什么?
PwCコンサルティング・早稻田大学
2021既卒就职,加入七联面试5家公司3家内定,最终斩获四大Offer
DXCテクノロジー&富士通・明治大学
2021既卒就职,3个月拼命选考100+公司,斩获10家内定
IJDS&ワールドインテック・大阪大学
30+博士延毕就职,本選考中后期从零开始,结果完全超出预期
Accenture&Panasonic・大阪大学
本選考正式就职,書類選考通过20+,3个月收获7家大手Offer
DTFA・東京大学
修士入学6个月拿到DTFA内定,暑期实习选考公司50+,以考代练,坚持为王
PwCコンサル・大阪大学
2021年10月拿到23卒早期选考内定,聚焦コンサル,全心全意就活
Amazon・慶應義塾大学
广告VS咨询VS大手IT,字节长期实习惊喜蜕变,斩获Amazon早期内定
NEC・一橋大学
在日工作两年辞职升大学院,11月以新卒选考CFN,3周拿到NEC早期内定
PwC&Accenture・日本大学
日本大学文科生目标IT,实习一路挂,本選考逆袭拿到PwC&Accenture内定
日本IBM・明治大学
PwC实习是就活重要转折点,暑假高频度高强度训练GD&Case,软实力决胜一切
いすゞ自動車&SEGA・日本大学
学部艺术生跨专业就职,ES投递85+,面试60+,本选考斩获6家大手Offer
みずほ証券・大阪大学
文科大学院出身,春夏秋冬就职一年,历经投行&IT&咨询选考,本選考斩获7家内定
DTFA・慶應義塾大学
大学院二年级10月加入七联既卒就职,書類综合通过率95%,斩获4家Offer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北海道大学
英语项目生10月加入七联,选考75家公司,面试120+场,本選考斩获15+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