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糕是伴随着端午节流传千年,生活在准格尔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它凝聚着这里一代代劳动人民的信仰与文化,它带给我们的还有生长在这一方水土的一方人对家乡的思恋。
凉糕的制作是根据准格尔旗酸粥发展而来。酸浆是制作凉糕的基础,要先用当地出产的优质黄米加水熬制米汤后,放置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发酵,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挑拣、清洗好的黄米、江米,因为是分开制作,所以分别倒入两盆水中,同时,加入已经发酵好的酸浆,放到温度适宜的地方浸泡。温度和发酵程度完全靠制作者多年的经验来把握,水中冒出许多小气泡就说明米已经发酵好了,用酸浆发酵后的米外表光滑,做出来的凉糕入口更加绵滑。黄米或是江米经过两天时间的发酵准备,端午节这天一早就可以制作凉糕了。酸浆的催化让水和泡在其中的黄米、江米摸上去手感黏黏的,闻起来酸气十足。入锅熬制前需要经过六至八次的反复地淘洗,使发酵过的江米、黄米手感不再黏腻,酸味散去才好。
随着发酵好的米和清水入锅,最费力气的活儿就来了,这活儿就是搅动。水和米的比例是1:1,入锅后先用大火煮沸,就像平日里熬粥一般,水沸腾后立即改小火慢慢熬煮。这就到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刻了。小火熬制时要用勺子顺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这是为了使黏性较大的黄米和江米“上劲儿”,所谓“上劲儿”就是要让做好的凉糕入口更筋道、弹牙、有嚼劲。搅拌过程中不仅方向有讲究,勺子的放置也有很多说道,勺子必须是勺底朝下与锅接触,这样是为了防止糊锅,也避免把已经糊在锅底的锅巴抠起来影响凉糕的口感。随着水分的逐渐减少,稀粥变成了稠粥,米的黏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把在锅中不停搅拌的勺子紧紧包裹其中。米的黏性越来越大,搅拌的阻力也随之变大,这时,搅拌就要使尽浑身的力气,甚至连锅都带着一起晃动,这样的动作持续大约40分钟,胳膊酸痛不已。随着力道十足地不停搅动,一粒粒米紧紧地黏在一起,好像是随着时间的浸润让爱从萌发到浓情。不禁想到一个母亲在厨房劳作的场景,不计辛苦、不计痛楚,把无形的爱化为有形的凉糕,只有情到深处才能有人为你如此执着吧!
出锅的黄米倒在平盘中用铲子铺平,按压均匀。反复按压调整后,用力抬起盘子振动几下,排出气泡。长时间的搅拌、熬煮并没有破坏米粒的形状,反而使之更加饱满。铲子在凉糕表面游走,拨弄着每一粒米,可以看到铲子划过时米粒下沉又弹起,米香也比刚才更加浓郁。趁热将洗净、去核的红枣切块和葡萄干、芝麻均匀按压在凉糕表面,加了果干的金色的黄米凉糕上再覆上一层加了果干的雪白江米凉糕,一黄一白清丽诱人,内里的红枣受热散发的甜香飘荡在满屋的米香中,诱惑力十足。
更多信息,请关注
投稿邮箱:ordoswhl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