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导演:国际团队做不好的镜头,换中国人实现了

创业   2025-01-31 22:25   北京  

来源丨央视新闻

原标题丨导演饺子:又为《哪吒3》埋下了新的“坑”


大年初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正式上映。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14亿元。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1》)票房破50亿元,成为当年票房冠军。历时5年多,电影原班人马交出了这部续作。创作期间,导演饺子要求,“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


为了做到“最好”,电影经历了怎样的打磨?又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鲁健访谈》栏目对话导演饺子,带你了解背后的故事↓



01

《哪吒2》背负巨大压力

也激发出了制作团队的潜力


2019年夏天,《哪吒1》路演结束,饺子就开始闭关创作续集,但没想到时间一下子超出了预期。“原先我心目当中大概有一个范围,可能三年,但做到后面,就‘刹不住车’了。”


之所以“刹不住车”,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跳起来够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天花板。铁锁链镜头是电影的重头戏之一,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每个人身上都缠着一条锁链,交战时锁链随之甩动,不仅要乱中有序,还要具有摇曳的美感。



此前,所有的特效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任务,因此不得不经历长时间的磨合。最终,他们把智囊团集中到一起,解决质感、数量、穿帮的问题,光这一个元素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用时就达一年。


“观众们这么期待《哪吒2》,预期拔得很高。机会是不能糟蹋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也正因此,饺子在《哪吒2》的制作过程中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如今回忆那段时间,饺子坦言,很多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走到这一步后,你总会找到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总能把事给扛下来。”


02

“把每一部作品,

都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


如果说《哪吒1》是动画团队用“小米加步枪”的条件获得的成功,那么《哪吒2》则是集结了“整个龙族最坚硬的龙鳞”,用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交出的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在《哪吒1》中,受当时技术所限,大规模的海水制作没能实现。到了《哪吒2》,哪吒不仅能“下海”,还能“开海”“闹海”。饺子说:“《哪吒2》如果砍镜头,都是因为时长的压力才砍掉的,而不是因为完不成特效。”



不光如此,电影结尾部分,“两军对垒”画面的呈现也实现了视效技术上的突破。饺子说,此前很多神话题材的作品,两军对战往往是把平面上的战斗“搬”到了天上,还是二维的构成。但他认为,战斗应该是三维立体的,人物应该冲击在一起,“类似于两个鸟群的战斗”。


饺子记得,当拿到剧本后,“分镜师是蒙的,特效(团队)也是蒙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入手”。但饺子坚持,一定要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东西——这样才有价值。



电影的视效总监刘欣介绍,两军交战时角色的数量达到了两亿,其中每个个体都有自主意识,他们的运动问题很难解决。“我们单个镜头渲染了很多遍,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当三维的战斗画面实现后,饺子又对作战的战阵有了新的想法。他自嘲自己又为《哪吒3》埋下了新的“坑”,但他喜欢这种追求极致的感觉。“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这座高山后你会发现不过如此,大家的能力又长了,下一部再去挑战新的极限。”


03

中国动画要

打动世界不能靠外包


饺子说,在制作《哪吒2》时,他们曾寄希望于找一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是中国的团队不断打磨、兜底,才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



“我们发现以往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有难做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我们也有这个潜力可以慢慢‘死磕’,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国外先进的工业流程和技术,差距也在缩小。”


中外的文化差异,也加大了外方团队参与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难度。《哪吒2》的执行制片人陈喆举例称:“镜头里要出现金箍棒,中国的团队都知道是什么,如果是国外团队,你得从头解释,还要讲《西游记》和孙悟空。”


而这恰恰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核心所在。在饺子看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作品本身,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



过去10年,中国动画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动画导演。饺子认为,这属于“水到渠成”,背后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大家对艺术生活需求的增加。“我们遇上一个好时代,才有这样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这背后也有动画人的热爱和坚持。饺子毕业于药学专业,但从大三起,他就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并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他独立创作了《打,打个大西瓜》等动画短片,也组建团队为大银幕观众塑造了不一样的哪吒。



他始终坚持:“我们做作品,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永远都要倾其所有去付出。”


-完-

推荐更多阅读:
两省广电局一把手调整!新干部均出身央媒
热搜第一!断更三年的李子柒现身新视频
慎海雄:年轻人要具有“舍我其谁”的锐气
爱奇艺低价亲情卡,谋划一盘大棋?
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迎来新社长
省级广电台长总编在忙啥(9月9日-15日)
省级广电台长总编在忙啥(9月2日-8日)
省级广电台长总编在忙啥(8月12日-18日)
省级广电台长总编在忙啥(8月5日-11日)
慎海雄已经分管中宣部电影工作
腾讯让影视公司转型合伙人,释放什么信号
张艺谋曾拒拍《三体》
湖南广电把直播做到了Next Level
AI与艺术“共生共荣”,未来电视的这两部哪吒主题短片创意满满!
两年爆款不断!“浙江宣传”靠什么?
为什么烂片容易出神曲?
《新闻联播》首位90后主播来了!
龚政文:我半路出家干新闻

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请把【传媒圈】设为星标
动动手指戳一下,优质内容不迷路!
《传媒圈》专为广电、视频、影视、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及融媒体业者服务,粉丝量和阅读量均领先同业。欢迎关注!欢迎合作。

传媒圈
广电 视频 影视等行业资讯,传媒圈招聘!
 最新文章